这几天,徐女士发现今年刚上幼儿园托班的儿子小迪有点反常。入园前小迪就已经会自己大小便,而最近却常常尿湿裤子。经过细心观察和询问,徐女士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时曾不小心尿床,结果受到了保育员阿姨“严肃”批评。这之后他一有尿意嘴里就不停嘀咕“要憋住,要憋住”,心理阴影日益加重。“现在对教师都要求专业化发展,那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保育员需不需要专业化发展呢?”徐女士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一日生活皆为课程,如今已成为幼教界普遍接受的理念,幼儿园中每个环节、每个活动都有它的教育价值。而且这一阶段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来开展学习的,因而幼儿园保教人员的言行举止都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保育员职业素养的高低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地位低、待遇差、难留人
今年50岁的杨阿姨,在本市某示范幼儿园做了4年保育员,最近正寻思着“跳槽”,理由是工作太辛苦,工资又低。
早上7:30到幼儿园,先打扫卫生,9:00准备幼儿点心,配合教师开展活动,11:00准备午餐,接着是洗碗、洗毛巾、消毒、打扫教室,下午看管幼儿午睡,14:40协助孩子穿衣、叠被,之后又忙着准备下午点心……“基本上没有闲下来的时候,累得快要趴下!”杨阿姨说。
按目前最常见的配置,幼儿园每个班级配备2名教师,1名保育员。保育员工作量大,责任也重。就拿一块小小的毛巾来说,孩子们吃点心前要用一条,吃完还要用一条,洗完手也要用一条,一个幼儿每天要用毛巾至少七八条,毛巾的清洗、消毒都不能马虎。而根据《上海市普教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比例标准(试行)》,其中并没有涉及保育员的岗位。由于没有编制,保育员在幼儿园中相对地位低,待遇差。钱少,规矩又多,很多人干不了多久就退出,有能力的保育员更难留住。
据上海市托幼协会最近组织的对本市幼儿园保育员、营养员现状的调查显示,在编的保育员只占18%,大部分是向社会招聘的下岗协保、退休和外来务工人员,这其中年龄在46岁及以上的占48%,工龄在5年以下的占64%。年龄偏大,工龄偏短,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这就是保育员队伍不容乐观的现状。
照料生活是专业化工作
目前保育员承担较多的是保洁工作,普遍缺乏对幼教课程的理解,也缺乏对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了解。而与此同时,上海正在推行的二期课改,却对保育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些幼教专家认为,保育员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课程,这是幼儿获得经验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的保育员似乎无法扮演这样重要的教育者角色。
幼儿园课程大致可分为生活、运动、游戏和学习四大板块,日常保育员介入最多的是生活板块。“事实上对幼儿来说,大量的学习内容正来自生活,脱离了生活就谈不上学习。”上海市教育功臣、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说,“对幼儿的生活料理看似简单、平常,其实却是一件非常个性化、专业化的工作。”就拿小小的盥洗室来说,就涉及如厕、洗手等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相应的课程内容,但现在很多保育员不会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教育。
郭宗莉举例分析说,2-3岁的托班幼儿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没有发育完善,尿湿裤子是很正常的现象,保育员该做的是尽快使一切恢复平静,可轻声安慰,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并帮助孩子换上干净衣裤。而大呼小叫、厉声呵斥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并不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应设立相应的准入资格
在幼儿园,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无疑是第一位的,但现在很多地方幼儿园教学小学化,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保育的重要性。重教育轻保育的观念一直存在。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把保育员定位为工勤人员,大半个世纪过去,这样的定位从没进行过调整。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保教并重”。对此,幼教专家的解释是,幼儿园中保育员和教师的作用同等重要,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必须确立保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保教并重”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
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将保育员纳入专业技术人才,并设立相应的准入资格,以此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