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儿童片,费力不讨好。开机没有钱,院线不接招,映后不叫好,国产儿童片像政治课,中国的儿童片没有国外的儿童片吸引人……”这当然是老调重弹,但是,既然问题依旧顽强地存在,“老调重弹”就未必不可,甚至显得尤为必要。难道要让“无为无力的局面”永远持续下去吗?
电影作为一种承载文化的艺术形式,在传播文化上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儿童片与市场文化的走向并不相关,似乎儿童电影是隔绝在电影市场之外的一种存在。人们很难在电影院中欣赏到儿童电影,甚至,很多人对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一无所知。不知道没有融入市场体系,对儿童电影而言是幸运还是不幸?相反那些不被标上儿童电影标签,以商业电影的身份参与到市场中的“准儿童电影”倒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如《一个都不能少》等。不难发现的一个事实是,儿童电影没有能产生出相应的社会价值,这是一种二律背反还是一种必然?或者说是一种宿命?
正如影评人指出的那样,国外的儿童片对儿童的智力和想像力都是个启迪和丰富的过程,对感情是个宣泄的过程,对经历是个大开眼界的过程。但是,在我们这里,似乎变成了单一的说教,甚至是灌输。那么,谁高谁低,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有人指出我国儿童电影的一个致命弊端——开始创作时就先想这个片子要教育孩子哪一点,于是编一个故事头尾很清楚,线索很分明——我就是要教育某些人。儿童电影如果被这种思维定式所控制,肯定不能向前发展。
事实上,我国有一个专为儿童电影设立的奖项——“童牛奖”。这种奖项的设立,连一些国外导演都是羡慕的,并且每年的获奖部数都很可观。不过,公众面对的尴尬是获奖的电影很难与儿童见面,成了自娱自乐的游戏,一问儿童,得到的回答是“我看过《哈利·波特》”而不是所谓的获奖电影。我国有两亿多小观众,为什么我们的儿童电影却没有观众?原因何在?
数字最能证明儿童电影的繁荣,仅改革开放以来,就拍摄了三百余部儿童影片,平均每年至少11部。 但颁发“童牛奖”的热闹大大超过了儿童对影片的反响。这样的讽刺,谁能读懂?
必须明确,儿童电影必须走向市场,否则,就无法成长,长此下去,我们的儿童就只能观看国外的儿童影片。这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契机。但愿,我们能赢得孩子,赢得未来,而不仅是用那些“童牛奖”来证明儿童影片的存在。而要达到这种愿景,首先要摆脱的就是把教育儿童当做电影的重要功能甚至是唯一功能的陈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