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
2006年9月,我市正式由市教育局发文,成立了广州市幼儿教育教学研究会,标志着我市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年多来,我们在逐步规范了教研制度、使全市性教研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的同时,深入学习、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努力把《纲要》的要求具体化为课程与教学的过程,把在教学领域落实《纲要》精神作为主要任务,抓好抓实,力求切实促进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观的明显转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围绕着“建设一支队伍,建立两个平台,健全三种制度”的整体工作思路,通过理顺机构、建立规范、锻炼市级教研骨干队伍;通过开展园本教研,改革园本教研的观念和方法,探索有效贯彻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成立市幼教教研会,建设市级教学研究骨干队伍,形成全市性幼教教研网络
2006学年,我市幼儿教育教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教研会作为我市开展市级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组织,隶属于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负责全面统筹幼儿教育的全市性教研工作,为幼教教研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市级教研会由各区幼教教研员及骨干幼儿园业务园长组成。经过公开选举,产生了教研会的常务理事及理事,并从常务理事中产生了会长及副会长,组成了教研会的领导机构。在教研会理事会的基础上,我们也吸收了部分由各区推荐的骨干幼儿园的代表,组成了市中心教研组。此外,各区也根据市教研会的要求,成立了区级教研组织,初步形成了全市性的幼教教研网络,为有计划地开展全市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建立健全市区两级教研网络的基础上,市中心教研组同时也成为我市开展幼教教研工作的骨干队伍。中心教研组的定期的教学视导和业务学习,通过实战演习,为被视导区提供了一个培训本区教研骨干队伍的机会,同时为区幼教教研骨干队伍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进行了教育视导的操作示范,为各区培养了一支观念新、业务精、水平高的业务骨干,较好地承担了对本区幼儿园进行专业引领的责任,使目前全市教育教学领域缺乏交流平台和专业引领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我们还定期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研引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二、建立教学交流研讨会和网络交流两个平台,提供全市幼教同行相互学习的机会,加强各区的业务交流
在教研会建立之初,我们抽样了部分幼儿园进行了全面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建立平台,为幼儿教师提供全市性的业务交流平台,是目前幼儿园普遍较为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近年来教研会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建立了两个交流平台:一是教学交流平台,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促进全市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研讨,一是网络交流平台,即我们建立的互联网“广州幼儿教育”交流站。
首先是教学交流平台:我们开始尝试进行问题中心式的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围绕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进行全市性专业研讨的工作,努力建立一个制度化的、有效的全市性的交流平台。它同时实现以下几种目标:一是供幼儿园展示教学研究的成果及经验,二是通过成果或教学活动的展示,促成有效的研讨,提高幼儿园的教学反思能力,三是对所展示的成果和教学活动进行专业人员的评析,提供专业引领,提高在该专题上的理论及实践水平。
近年来,我们进行的专题研讨内容有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成果交流展示、幼儿语言教育、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议、幼儿园科学教育研讨,多次组织全市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结合专业引领和评析,每个专题的研讨我们都结合了相应的专家培训、并将有关的过程进行了录像并制成光盘,并将发放给各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讨。
其次是网络交流平台:2006年6月,我们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工作交流平台“广州幼儿教育”站。此站借助互联网,除了对有关的教研活动信息进行公布和评述外,还用于热心的幼教工作者发布有关的论点和进行相关的讨论。在些基础上,我们拟建设一个规范的学科教研网站,并将其纳入广州教研网的统一管理,希望建成相应的教师学习交流和教研工作管理平台。
三、健全三种制度,使教研工作有序开展、活力倍增
在建设全市性的教研网络的基础上,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制度建设。
一是将定期的集体视导的程序和模式进一步规范化,并制订相应的工具保证其实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仿照市教研室集体听课调研制度,我们建立了集体视导制度,每次视导为时一天,每学期两次,由各区轮流推荐和提供进行视导的幼儿园,锻炼市中心教研组进行专业指导的能力,并对各区教育教学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控。
二是健全质量检测制度。教学质量的监控作为教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拟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一是进行教师专业水平检测,一是进行幼儿发展水平检测。每学年分别进行一项教师能力的检测或一项幼儿发展水平的检测。如我们进行了教师专业论文写作的比赛,围绕“师幼互动”及“班级管理”两个主题进行了全市性的教师征文大赛,并与旅游出版社联系,拟将获奖教师的论文集结成册公开出版,提供给全市幼儿老师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我们还举办了全市性的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活动,围绕科学教育主题,进行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参与面广,教师受益匪浅。
三是业务培训与学习制度。每学期,教研会将围绕教师共同关心和需要解决的专业问题,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业务培训的机会,开展专题讲座和主题学习,促进教师在专业上的成长。近年来,我们组织了 “从《纲要》的语言目标看幼儿语言教育”的专题讲座学习、关于园本教研制度的辅导讲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习、柯达伊音乐教育法体验、蒙氏教学法的中国化等内容多样,形式不同的教师专业培训,对现阶段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实践困难及具体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指导教师更好地掌握技术层面的操作方法。
四、主要工作亮点和突出的经验
(一)开展制度化的全市性集体视导工作,建立主流价值观系统,倡导新型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常规视导由教研会下设的中心教研组具体实施,实行制度化的园所视导。集体听课和视导制度实现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建立全市性的教学检查督导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二是锻炼教研员队伍,提高这支骨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通过集体视导活动,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和研讨,逐步建立幼儿教育的主流价值观系统,解决目前课程模式太乱太滥的现状。每一次视导,一方面是对被视导幼儿园进行的教学监督和检查指导,也是对教研组成员,即来自各区的幼教教研员、骨干园业务园长的一次培训和锻炼,有利于统一思想,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宣传和倡导新型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围绕这两个目标,我们近年来已经在全市十二个区组织了幼儿园教学的集体视导。视导的对象,包含公立园、民办园,规模上从六个班到二十多个班,视导的主题也针对不同的视导对象,灵活转换主题,如对公立园园本课程建设的视导和监督、体制改革中的突出困难的对策、对待评估幼儿园的全面教学指导、对民办园办园规范的检查、对农村幼儿园具体的教学指导等,但总体上又形成了基本的工作制度和统一的操作模式。通过集体视导,我们对近年来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有效经验进行了推广,对于视导中发现的问题,如幼儿园教材使用过于混乱无序,缺乏基本的审查制度的现状,我们除向市教育局有关部门反映,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更为重要的是,教研组成员之间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为进一步引领区域的幼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启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工作,以课题带动,探索整体提高幼儿园教研活动水平的有效方法
配合国家教育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开展启动了园本教研项目,并申报了市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以课题带动,把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工作作为一项常规的工作来抓,进行教研活动有效途径的探索。我们召开了项目的启动会,组建了项目专家指导小组,和试点园研究小组,并吸收了一部分外围幼儿园参加。
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进行了有近千人参加的园本教研方法的培训,还观摩了由朱家雄教授亲自组织的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天河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工作坊。组织了由项目专家组主持和引领的三所试点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坊,并针对在本学期园本教研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学期小结。
在研究中,我们创造了一些很好的行动研究的模式,如教研工作坊模式、一课两讲模式和参与式培训模式。把幼儿园的日常教研活动、教师团队的研讨和思考与专家的专业化引领融合为一体,让专家从理论层面的指引更贴近幼儿教师,更接近幼儿老师的需要,更能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当然,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形式化,面具化,教师主导化等等。这些问题提示我们:在近十余年的幼教改革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集中精力要解决和改革的问题,为什么目前仍然普遍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根本要点还在于教研要真正回归教育的基本元素,帮助教师理清什么是教学中应该去考虑的基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制订了有关的措施,聘请了有关的研究人员,对所有教学活动的录像进行全程的整理,对过程中有研究价值的点和片段进行归类分析,为项目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做好准备。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理念的灌输,组织相关的理论培训,揭示了复杂性哲学视角下的园本教研本质,开始引入我们的基本理念,和第一阶段的体验学习结合,推动参与者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考,为研究进行总结阶段,打下基础。同时,还结合过程中涌现的问题,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如对项目园进行了国外园本教研的一些实战技术和教师参与式培训技术的讲座,并定期对项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的培训和引领,不断理清思想,探索前进。
(三)开展作市性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从07-08学年,我们就着手进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准备。这个活动主要针对的是目前幼儿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抽象纲要下的教材无序状态导致的教师教学的随意性、经验性、面具性,通过比赛的形式,强迫教师去思考选择一个教学内容、选择某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活动中我们明确比赛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引导教师放弃围绕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习惯,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教会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学会先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再去考虑怎么做。
本次教学能力比赛我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和初赛,第二个阶段是市级对科学活动教学设计评比和教师说课比赛,第三个阶段是各区和市级的科学教学活动教学和说课展示,并配合专家的点评,进一步启发和促进教师的思考和学习。比赛的内容确定为科学领域,首先由各区组织开展科学领域教学的一般规律、重要理念、基本原则、主要方法等的培训,并针对说课环节的要求,重点引导教师去考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设计的环节能否达到教学预期目标等问题,逐步引导教师改变先考虑教材好不好用、形式新不新颖,转变为先考虑基本教学价值再进行方法选择和设计和做法。在初赛、决赛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点评、分析的方式,组织各种层面的教师培训,针对他们的教学设计、理论思考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指导老师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本次活动,参与面很大,基本上囊括了全部幼儿园。比赛由片开始,组织片内所有的幼儿园参与设计和比赛,并由片区选送优秀选手,参加区的比赛,最后由区选派选手参加市的比赛,然后是全市的展示。这个过程中,有些区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比赛,每一阶段都组织了相关培训、专家点评、指导和修改,无论是教师还是教研员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