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北京市远郊区,总面积1021平方千米,人口55万,下辖19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420个行政村。按北京市总体发展规划,顺义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将建成未来北京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物流配送枢纽、国际商贸中心和旅游度假基地。顺义区陆空交通完善发达,方便快捷。中国最大的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坐落境内,京承铁路、大秦铁路穿境而过,公路体系完善,主体公路网络发达,总里程1704公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使顺义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聚集的重要地区。多年来,顺义区委区政府紧抓机遇,创新工作,完成了由首都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的转变,区域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5年以来,GDP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8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15元。顺义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位发展迅速,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区,多次被评为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区。到2008年顺义区发展目标是“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迈入较高层次的小康社会。
强大的经济区位优势和发展态势,为教育发展打下了基础,带来了机遇。长期以来,顺义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1993年通过了全国“两基”工作评估验收之后,把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普九”成果,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上,高标准实施义务教育,高标准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先后实施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教育技术现代化工程”、“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协同德育工程”和“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办学条件根本改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顺义区1989年、1996年和2002年三次荣获“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称号;1993年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997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2001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和全国特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区。
目前,顺义区有各级各类幼儿园77 所,其中城区直属幼儿园8所,乡镇中心园19所,分园9所,村办园34所,部队办园1所,社会力量办园6所,收托幼儿8800多名。市级示范园1所,一级一类园4所,一级二类园4所,二级二类以下园19所,市级早教示范基地园2所,区级早教示范基地园4所。全区共有幼儿教师1086名,全部达到合格学历,大专以上学历644人,占教职工的59%。多年来,顺义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重视教育工作,以《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创建较高标准的农村中心园为重点,实行适度规模办园,促进了全区幼儿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去年,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后,我们组织了认真的学习,结合顺义实际,确立了幼教工作的四个目标取向,即幼教事业发展以均衡化为目标取向;办学条件改善以标准化为目标取向;教师队伍建设以素质普遍提高、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为目标取向;保教质量提高以幼儿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取向。同时着手理顺管理体制、重组教师队伍、实行级类管理等项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切实提高认识,不断强化政府责任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最前端,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人生之本的教育,是教育之本的教育,是民族之本的教育。发展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保障顺义区九年义务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益,最终提高顺义区人口整体素质,消除发展差异,消除贫困,减少犯罪,实现“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认识,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切实把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子系统,装在心上,摆在桌上,抓在手上,纳入到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要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自加压力,积极地、高度负责地抓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要定期研究幼儿教育工作,定期学习关于幼儿教育的法规文件,了解幼儿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解决幼儿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用全新的理念办出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幼儿教育。
2002年,顺义区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区、镇两级政府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区政府对全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担负八项主要责任,各镇政府对本地区基础教育承担五项主要责任。教委主要负责各级各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指导,包括教师培训、课题研究、活动组织等。我们设立了幼儿教育培训中心,配备幼教专职干部,承担起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指导任务。卫生局主要负责各级各类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指导,制定了幼儿园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制度,监督并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业务工作,负责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卫生保健营养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具体工作由区妇幼保健院完成。建委会同教委在新建、改扩建住宅小区中建设了与小区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人事局、财政局会同教委核定人员编制、教职工聘任和财务预算等。区镇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和0-3岁早期教育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了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合力,保障了我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二、理顺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均衡发展
建立顺畅有序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是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全区19个镇27所中心园中只有6所是市立园,其余为镇办幼儿园。办园体制的不同,造成师资配备、设备配置、办园思路、办园心气儿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园所之间发展不均衡,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影响了全区整体保教质量的提高,成为制约全区幼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2003年6月,在与各镇、各中心园及有关部门多次协商下,区委、区政府决定每个镇只保留一所中心园,统一为区教委所属事业单位,给编制,拨经费,配备合格教师,实施统一管理。管理体制的改变,有利于综合考虑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有利于对中心园业务的统一指导,同时也给中心园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中心园面貌蔚为改观,较好地发挥出了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建立富有生命力的投资体制,也是幼儿教育运行机制中的一个环节。多年来,顺义区建立起了多渠道筹措幼儿教育经费的机制。主要渠道有:区财政列支、镇财政投入、社会各界捐助、家长适当交费。“九五”期间,全区共为幼教事业投入资金2000万元,其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000平方米,建起中心园教学楼6栋,为中心园配置较高标准的设备。进入“十五”以来,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力度,其中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4所中心园,投资130万元,重新装修了5所中心园,投资75万元为5所中心园配备了幼儿班车,投资200多万元,装备了6所中心园的保教设备。2004年又新建、改扩建5所幼儿园,并对部分幼儿园进行了装修和危电、厨房、厕所的改造,为全区幼儿园添置教师办公设备、室内玩教具、图书和0-3岁亲子屋设备等。目前,全区幼儿园办园条件上升到了较高的层次。
三、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坚持把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作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不动摇,建立起了区教委制定总体培训规划,区财政提供经费保证,区幼教培训中心具体落实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通过规范入口抓来源、落实待遇抓稳定、强化培训抓提高的办法,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幼教师资队伍,结合全区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素质的实际,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全区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实际制定了《顺义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制定了考核办法。每年评选“师德标兵”,从净化教师语言、美化教师行为、完善教师形象入手,在全区开展了以“敬业、务本、爱生、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
二是适时对教师队伍进行重组。根据小学教师逐步超编的状况,几年间我们从小学选调242名教师充实到农村幼儿园,辞退了一部分素质较低的民办幼儿教师。使这支队伍的基础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是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除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加不同别的学历培训班以外,我们还与北京教育学院联办了幼教大专班和本科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了59%。
四是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顺义区先后举办了“新时期教育观念”、“如何开展教科研”、“如何撰写课题报告”等专题讲座;参加了北京市0—3岁早期教育培训班、上海市举办的教科研培训班、北京市西城区教科研展示周等;举办了园长培训班、新转岗教师培训班、保育员培训班,创意剪纸、油画棒、软陶等技能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园长、教师的专项技能。
五是开展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从2002年9月开始,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以学习、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基本功竞赛。竞赛分理论考核、教育技能展示、半日活动评比、组织与指导游戏能力等。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六是组织教师学习探讨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模式。在全区推广了生活化、游戏化课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做中学”课题研究。近两年,先后组织教学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百余节。
四、实行级类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新时期指导幼儿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要求,以《纲要》的贯彻落实为主线,以实行级类管理为抓手,促进了保教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首先,从2002年开始,全区广大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和北京市分级分类验收的有关文件,先后召开了“我谈《纲要》落实”园长沙龙、贯彻《纲要》研讨会和级类验收动员会。通过学习、研讨,大家充分认识到,围绕《纲要》落实,实行级类管理,是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全区整体办园水平的必然要求,必须以此为契机,使全区幼教干部和教师经受锻炼,提高素质,进而大范围提高保教质量。
第二,组建验收机构,制定验收办法。2003年,我区成立了由行政、教研和卫生管理部门人员参加的级类验收领导小组,制定了验收工作的原则、程序和奖励办法。要求各园认真准备,强化自我检查、自我完善。为鼓励各园上级上类,区教委设立了专项资金,根据级类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3万元的奖励。
第三,重视验收过程,发挥导向作用。在整个验收工作中,我们强调,要对照标准,全面检查分析园所的各项工作,并突出办园方向、办园行为、教师素质和保教质量四个重点。各园在迎接检查验收工作中,依据《纲要》和验收标准,认真进行自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边查边改,加强了软硬件建设,强化了内部管理,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保教质量。
第四,在幼儿园级类验收工作中,我们还将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园和社区早期教育工作情况纳入检查内容,使学前教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目前,全区公办幼儿园尽最大努力接收了服务区内的流动人口孩子入园。在0-3岁早期教育方面,我区从1998年开始启动,分别在城区和农村地区确定了两所试点园。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全区整体推进了这项工作。各园做到了以幼儿园为主体,通过单独编班、组织亲子游戏、送教到户以及开展家教讲座等形式,使学前教育延伸到0岁,0-3岁儿童受教育率现已达到80%以上。
经过半年的检查验收,全区28所幼儿园取得了级类资格。目前,各幼儿园根据标准,都在研究如何上级上类;达到较高级类标准的幼儿园,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如何创办优质品牌园所、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上来。实行级类管理,使各幼儿园都能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确定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策略,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园所间“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另外,我区还认真贯彻落实市教委下发的《关于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加强“兴趣班”管理的通知》,《关于在幼儿园中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民办园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规范了我区幼儿园开办的兴趣班,确定了残障幼儿随班就读试点园,对民办园进行了年度考核。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是与人民群众对优质的幼儿教育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村办园的保教质量亟待提高;二是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水平仍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三是骨干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需要进一步挖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区、镇两级政府和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学前三年幼儿教育的普及,积极探索0——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努力把幼儿教育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2004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