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昌荣 李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阅读提示】
农村孩子入托,是个现实难题。
无论是在外打工,还是在家种田,娃儿的教育都让家长牵肠挂肚。这些年,生活好了,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了。可是,许多乡镇村落要么没有幼儿园,要么办园条件很差。到城里上吧,排也排不上,上也上不起,把不少家长难坏了。
专家介绍,我国农村学前3年毛入园率只有35.6%,与城市相比,差距非常大。如何破解农村娃入托难,让农村娃接受像城里娃一样的学前教育呢?
问题一:园少设施差 大量孩子呆在家
幼儿园门外的马路边上,十几个孩子正在做操,旁边是来往的行人和车辆。狭小的院子里,一个没有护栏的自制滑梯旁五六个孩子在玩耍。教室的墙上已裂开了几道缝,里面却挤着20多个孩子……这是近日记者在河南省淅川县某乡镇一家民办幼儿园看到的景象。
条件虽差些,总还有园上。在一些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不少农村娃还徘徊在幼儿园外。记者从淅川县教育局了解到,该县4至7周岁的学龄前孩子共2.3万人,实际在校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只有1.9万人,还有17.4%的农村孩子呆在家里。
从全国范围看,淅川县的情况还不算糟糕。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介绍,2007年全国城镇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55.6%,农村只有35.6%,两者相差20个百分点。
农村家庭幼儿未能入托的原因情况各异。有些是孩子家长早教观念滞后,有的是父母打工在外、老人无力接送。另外就是当地条件不允许。有些地方群山连绵,人口稀少,公办幼儿园没有,民办幼儿园受生源少、交通不便等条件所限,难以开办,造成农村学龄前儿童无园可进的“窘境”。
同时,由于农村幼儿园多数实行“家庭作坊式”管理模式,教师教学随意性大,要么是“保姆式”哄孩子,吃饱玩好不出事就行;要么是“拔苗式”超前教育,灌输小学知识,忽略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食堂卫生、学生安全、教学质量等难以保证,再加上校舍小、设施不全等因素,也使得一些家长忧虑重重,不能让孩子放心“入托”。
农村幼师待遇低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广东幼师的工资水平基本贴近最低工资标准。收入不高,但劳动强度极大,需全天不间断陪护和教育数十名幼儿,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这导致幼师队伍大量流失。
问题二:父母去打工 留守儿童何去从
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是丹江水库区边的一个普通小山村,也是今年南水北调丹江口地区首批移民村。凌岗村有1700多人,由于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成了一个由老人和儿童组成的留守村。
由于山区村民居住分散,最近的凌岗小学离村子还有两公里多,幼儿入托只能去小学里的学前班。
凌岗小学学前班分大小班两个,分别由两个已经五十多岁退休的女教师担任老师。虽然半年学费才200元很划算,但在大城市打工,见过一些世面的村民张艳昌担心学前班起不到幼儿园的作用,耽误了孩子。“3—6岁是孩子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将来至关重要。”
去年,张艳昌曾经把孩子带到广州打工的地方。为此,夫妻俩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个学期学费700多元,另外还要上百元的生活费,真是太贵了。”
和张艳昌家里的情况不同,村民周胜珍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5岁,都无奈地留给母亲照顾。而已经65岁的郝改芝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勉强能够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对其他方面的发展已经很是力不从心了。
尽管如此,张艳昌告诉记者,村里的孩子到了入托的年龄,除了有能力带走去大城市的外,村里90%的孩子都会读学前班,“因为现在大家的意识都提高了,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不过,随着移民的搬迁,这些困扰张艳昌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如今,张艳昌和周胜珍的新家都已经落户在唐河县毕店镇凌岗的移民新村,在这里,设施在逐渐完善,水泥路已修了起来,路灯也已架好。村中小学旁还要专门建设一个幼儿园,而这也正是有适龄孩子的村民最期待的。
问题三:兜里还差钱 指望不上高价园
记者来到广州番禺南村镇中心幼儿园,适逢下午4点半家长接小朋友下课的时间,校门口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该幼儿园条件确实不错,除设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室外,图书阅览室、手工坊、亲子活动室、音乐舞蹈室一应俱全,小朋友们学习、午餐、午睡区域严格分开,教师/保育员与学生的比例基本达到1∶7……但这样条件的幼儿园收费可不低,平均每月保育费加伙食费及服装费、体检费各种杂费,每个小朋友每月平均费用超过600元。
这样的收费让附近的村民直咂舌,在附近楼盘做钟点工为生的李六妹感叹地说,自己的小孙孙下半年就要上幼儿园了,而她每个月做工的收入仅仅850元,家里微薄的收入如何支付得起如此高的幼儿园学费?
但这家幼儿园的收费并非最高,与附近几个楼盘小区幼儿园的收费相比,它还是“小巫”。附近楼盘小区华南碧桂园幼儿园,平均每月各种费用支出达到2000元;雅居乐配套的幼儿园,收费更高达3000元以上……上幼儿园的费用远远超过上大学的费用,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高收费的小区业主,反倒是觉得能够将小孩送到南村镇中心幼儿园为幸事。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家长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而民办幼儿园更可以避过物价部门定价,自行制订各项收费标准。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走向高收费,而这种月耗千元的“奢侈”出现了向农村蔓延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珠三角地区尤为明显。
上不起“奢侈”的幼儿园,只好去特简陋的,“中间选项”比较稀缺。
家住祈福新村的郭超的小孩一直在一家设在农民房中的民办幼儿园就读,这里主要是周边村民和农民工子女入托的地方,尽管每月各种费用加起来仅仅300元左右,但设施简陋,谈不上小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
【对策】盘活众资源 多办公益幼儿园
在如今的河南省荥阳市高山镇,农村幼儿不再像以往那样挤向市区幼儿园,而是纷纷回家入托。
是什么让这些农村家长自愿把孩子接回来读书?原来,高山镇利用原来镇政府的办公场所改建了个中心幼儿园。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学校还配备了4辆接送车,条件比私立幼儿园还好。
“幼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园长许永红告诉记者。
为了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从2007到2009年,荥阳市撤并了一批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的学校和教学点,多余出来的年轻教师重新上岗,成了幼儿园公办教师。
荥阳市教体局局长王景战告诉记者,之前市区仅有一家公办幼儿园,农村公办幼儿园更是罕见。资源整合后,12个乡镇中已有10个乡镇成立了公办中心幼儿园。
目前在广东,中山古镇、东莞石排等许多富裕地区,都陆续实现了农村免费学前教育。
广东德庆县就探索出了一套“公益性、半公益性、市场化”三路并举的发展模式,全县学前3年入园率达到80.19%。记者走进德庆县新圩镇大同幼儿园,老师正带领孩子们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以及废旧物品制作各种教具,这里的很多教具、玩具都是老师和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幼儿园的办学场地也是利用了大同小学的闲置校舍开办的,连幼儿园园长也是由大同小学校长兼任。
目前,广东省在各地逐步开展农村学前教育试点工作,并希望借此将全省学前3年入园率达到80%以上,东西两翼、粤北达70%以上。(记者 曲昌荣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