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幼教各地 » 正文

京华时报: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孩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02  浏览次数:408

本报特约评论员乔子鲲

那些花季的孩子,那些稚嫩的生命,为什么一次次成为行凶者砧板上的鱼肉?

原以为前些年那些砍杀孩子的重大伤亡事件,足够引起各方警觉,拿出有效可行的办法,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原以为那些孩子的家长和所有呵护幼小生命的人们,在以惨痛代价唤醒社会良知后,再也不必触景伤怀。

然而一再发生的悲惨事实表明,这只是善良人的一厢情愿。在南平小学血案凶犯郑民生28日刚被执行死刑之后,又发生两起校园伤害案。28日,一名男子冲进广东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砍伤师生16人。昨天940分,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一男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31人(《北京晚报》429报道)。

一次次血案,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些人意图发泄心中的不满,心生报复社会的恶念,胆怯又使他们不敢面对强者,就拿那些弱小无反抗能力的孩子开刀。

即使这些人曾经遭受过什么样的委屈和不平不公,采取如此极端残忍的方式都是不可饶恕的,都不应得到社会的点滴同情。我们诚然要确保社会公平公正,以减少这些制造血案的深层次根源,但在一定程度和客观意义上,那些心生恶念报复社会的人,总还是会有的,总还是一种不可预知的社会存在。为这些人寻找解脱和给予理解,在一定意义上开脱的恰恰是主管方和全社会的责任,最终只会导致血案不可知、不可防的论调,使孩子总是受到伤害。

由此我们追问,为什么一次次血案没能引起校园、教育行政机构、警方的足够重视?难道这些生命安全责任主管方会认为,谁生病谁才吃药,我们这片不会发生血案?难道会只是采取一时应急之举,风头过后又放松了弦?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那些行凶者总是会从最薄弱的防线和最易疏忽的环节突破。因此,维护校园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常态之举,决不是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校园某一个时段的事情。教育部门和警方应当联手拿出一个系统性的长效办法来。

面对孩子不能获得应有的保护在校园被砍,面对人的一生中总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期然的危险,我们所有家长无奈而现实的办法,也许是告诉孩子如何避险。尽管在行凶者面前,孩子的避险方式或许很无力,但能尽量减少受到伤害,也是绝境中的一线生机啊。

无论哪个孩子受到不该受到的伤害,无论哪个家庭遇到类似不幸,我们其实都是受害者和不幸者。我们不能存侥幸,都有责任去推动全社会为孩子撑起安全的天空,让孩子们不再受到伤害。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