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儿童:国内国外接种方式有异
为使子女不忘祖国文化,许多在国外生活的哈尔滨市市民经常把孩子送回国内生活一段时间。但国内国外交叉生活却令这些“两栖”儿童在接种疫苗上遇到难题。
近日,市儿童医院地段科开展查漏补种工作的3天内,先后接待了5位刚刚回国的“两栖”儿童。这几名分别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回来的孩子带给医生的是不同国家的免疫接种单。医生发现,国外与我国接种疫苗在种类、时间和方法上均存在不小的差异。
疫苗接种程序对接不上,让医生和接种者都犯难。该院地段科主任王焕介绍说,一名儿童从美国回来前,当地医生一再叮嘱其不可接种卡介苗,但在我国,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名儿童在国外接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针剂,回国后发现我国的疫苗是口服糖丸,剂型、剂量均与其已接种的不同。王焕介绍,近年“两栖”儿童逐年增多,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医生只能根据儿童在两国的居住时间、身体状况等情况与家长商量着给孩子接种。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统一标准解决这一问题。
人户分离儿童:无法按时收到辖区通知
为保证辖区内所有孩子都能种上疫苗,社区医生经常是逐户敲门通知。据了解,一位负责某小学学区内地段医疗的社区医生近日按户籍登记走访了10家,却只通知到两名儿童,另外8名均不在此地居住。这位医生告诉记者,人户分离后,很多孩子无法按时收到接种疫苗通知,耽误了种疫苗,也就留下了患某种传染病的隐患。
据介绍,很多居民搬迁后,没有及时迁移户口,造成人户分离。还有部分家长采取迁户口办法让孩子进名校,使孩子居住地与户口分离,按户口所在地通知却找不到孩子,孩子也因不是现居住地的辖区户口而未能收到该辖区通知。
据了解,为避免学龄儿童漏种疫苗,南岗区要求学校定期查看小学生的免疫接种证。王焕认为,此举应在全市推广,学校严查是最大限度避免人户分离儿童漏种疫苗的途径。
流动人口子女:通知难 免费补种也难
与“两栖儿童”和人户分离儿童相比,让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子女接种疫苗更为困难。王焕介绍说,首先是通知难,媒体上发消息、社区内贴通知都很难通知到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社区医生只能到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居住区一户户去找,因为白天家里没人,多数只能在晚上通知,且由于他们经常更换住址,社区医生无法与其建立固定联系。其次是接种难,即使找到适龄儿童,要为他们免费接种疫苗也是难事,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很多对医生怀戒备心理,甚至拒绝让子女接种。一些子女接种某些疫苗后出现发热等正常现象,家长还会因此责怪医生。
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同时在户籍管理部门建立流动人口管理联系网络,才能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疫苗接种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