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幼教各地 » 正文

婴幼儿抚养九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2-02  浏览次数:268
        上世纪80年后出现了一次生育高峰,如今这些80后的人也已经到了适婚生育年龄,加之民间流传,今年是难得一遇的金猪年,所以现在很多年轻的夫妻都争相怀孕生子,但俗话说“生儿容易养儿难”,是不是所有想生金猪宝宝的夫妻都清楚应该如何抚养才能让宝宝茁壮成长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专家许积德教授指出,由于受到传统抚养方式的影响,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误区。纠正这些误区,才能抚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怎么才算是健康的孩子呢?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即将做父母的准爸爸准妈妈们和刚做父母不久的年轻夫妻们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许积德教授指出了哪些抚养误区和纠正这些误区的方法,以此来避免步那些错误抚养孩子的父母后尘。       误区一:不能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许教授说现在在门诊看病时发现,有些两三岁的孩子还不会咀嚼,或者是咀嚼以后不会吞咽,最终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吐了出来,造成营养不良。“没有学会如何吞咽、咀嚼。”这个问题要追述到儿童出生后五六个月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家长在这个阶段没有及时地为孩子添加辅助食品。辅助食品的添加应该先从加米糊、菜泥,然后再到稀饭等。就是说孩子的饮食应该有“从流质-半流质-半固体-固体”这样一个过度阶段。如果没有这么一个过程,直接让孩子从流质变成了固体食物,孩子一时不习惯固体食物,自然就会吐出来。       但往往有些家长认为吃奶非常方便,孩子喝奶既不哭也不闹,吃点米糊、稀饭则会恶心,就一味地给他吃奶,认为反正奶里面的营养成分已经是非常丰富了,不吃别的也没有关系。这样就会丧失训练吞咽咀嚼最关键的时机。关键时期过了,以后再训练就显得非常困难。       误区二:突然转喝配方奶       由于现在的家庭多数都是靠夫妻双方赚钱维持的,产妇生产后过一阵子就要重返工作岗位,上班后的新妈妈们没有办法继续给孩子喂母乳了,就只能让孩子改喝配方奶。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转喝配方奶的过程太突然,往往是孩子上周还在喝母乳,这周妈妈上班了,突然就开始喝配方奶了。这样对绝大部分的宝宝来说,一时间适应不了,因为母乳的口味、香味和配方奶的不一样,乳头的感觉和塑胶奶嘴的感觉也不一样,这样就会使他们排斥配方奶,很多宝宝情愿饿着,也不喝配方奶,急得妈妈团团转,束手无策。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母亲在上班前的两三周左右,每天都尝试让宝宝喝点配方奶,让他逐渐适应新的奶味和新的奶嘴。       误区三:营养全在汤内       如果问:“鸡汤的精华在哪里?”相信绝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在汤里。”     许教授明确指出,这是错误的。     很多人煲汤,喜欢煲很长时间,吃得时候又喜欢多喝汤而少吃煲汤用的原料。因为他们觉得汤煲的时间长,营养就能全析出渗透到汤里,认为喝汤既不容易发胖又最有营养。由此家长们为了“宝贝”孩子,把汤让给孩子喝,自己则吃煲汤用的肉、鱼等。而这种“宝贝”方式,往往营养补充“错了位”。因为事实上,汤里面的营养只占到了所有营养的10%左右。孩子倒是没补充什么营养,父母吃的原料倒是补了不少。     所以应该是既要喝些汤,更重要的是吃汤里的原料。       误区四:裤带束得太高       在穿衣方面,特别是在给孩子穿裤方面,家长喜欢在孩子的裤子上束一根裤带,并且把裤带位置束得很高、又紧,往往要束到胸部,认为这样做孩子的裤子就不容易掉下来,即便裤脚太长也不会拖在地上。     而这样的穿裤法,则会造成孩子肋骨外翻,看到孩子肋骨外翻就以为孩子得了佝偻病,这其实是人工压迫出来的“佝偻病”。     针对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让较小的孩子穿上衣和裤子连在一起的衣服。较大的孩子,则裤带不要束得过高,如果裤脚长了,就把裤脚翻上去,或者穿背带裤。       误区五:孩子和父母同睡可增进亲子关系       由于平常工作非常忙,不少家长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孩子,为了增进亲子关系,就让孩子和自己同床睡,甚至有些家长还让孩子和自己睡一个被窝里。这样其实不好。因为孩子将来需要独立生活,如果长时间和父母同睡一个被窝,和父母的皮肤接触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这样对于以后的分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都会有不利影响,造成孩子事事都依赖父母,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不能独立而为。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存有不利。       另外,同被睡还存在一个安全隐患。有些家长,让孩子含着奶头睡觉,万一妈妈一翻身不当心正好把孩子压在身下,很容易造成孩子窒息而死。还有晚上喂奶的时候,妈妈把孩子放旁边躺着喂,也易引起孩子呛咳窒息。       因此,对婴儿来说,最好分床睡。实在放不下两张床的家庭,只能同睡一床的,家长和孩子也要分被睡。对幼儿来说,有条件的家庭,孩子和家长分房睡。晚上喂奶的时候则一定要把孩子抱起来喂。       误区六:认为吃蛋黄补铁最好       “蛋黄补铁最好。”许教授说这个话只说对了一半。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中,2岁以下的孩子有24.2%患有缺铁性贫血。绝大部分家长都知道缺铁会造成营养性贫血,知道补铁的重要性。但是多数家长认为肝是解毒器官,里面都有毒素,血也很脏,所以不让孩子吃这类补铁食品。而他们多数又认为蛋黄补铁是最好的。     应该说蛋黄里的含铁量是丰富的,但是因为蛋黄里有高磷复合物,后者会影响人体对蛋黄内铁的吸收,所以蛋黄补铁的吸收率其实并不高。最好的方法是给宝宝吃动物的肝或者动物的血。因为肝和血含铁量高,且所含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高。另外一般蔬菜里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很低。     因此在宝宝五六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每周吃点动物的肝或血,这样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治疗轻度缺铁性贫血。从肝的种类来说,鸡鸭肝比猪肝嫩,鸡鸭肝煮后可以压碎,而猪肝不能压碎,所以主张给孩子吃鸡鸭肝。对于较小的宝宝来说,可以把肝做成肝泥,血可以煮开后绞碎加于米糊中。       误区七:家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家庭安全问题,应该受到重视。有统计,五岁以下孩子死亡主要原因是意外伤害事故。     家长往往认为家里最安全,但我们要给这个“安全”打上问号。家里真的这安全吗?     家长们请你们想想,你有没有在孩子洗澡的时候离开孩子,把孩子一个人扔在浴缸里,比如说孩子洗澡时去接了一个电话。请你们再想想,你家的插座是否都装上了安全套?你家的塑料袋有没有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你家的床上是否都是被子?     较小的孩子在浴缸里洗澡时,水深只要五厘米,家长突然离开,孩子滑倒就易溺水。如果电插座的插头不被封住,孩子好奇地把铁丝或者钉子伸进去就会触电。如果塑料袋在孩子随手可得的地方,万一他们把自己的脑袋套在里面再一扎,岂不是要闷死。只能在床上活动的孩子一个匍倒,被被子闷住,不也要窒息了。     所以家并非如有些家长所想的那么安全。家长要做的是好好看管孩子,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意外。        误区八:仅仅补钙 不补维生素D       母乳中的维生素D量很少,1000ml的母乳中只有20个单位的维生素D,维生素D是帮助钙磷吸收的一种维生素,就是由于维生素D的严重缺乏,造成了孩子对母乳中的钙无法很好地吸收,也因此患上了佝偻病。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佝偻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D而影响钙、磷的吸收而发生的。并不像老百姓所说的佝偻病是因为缺钙。       所以需要呼吁母乳喂养的孩子要及时添加维生素D帮助奶中钙的吸收。添加维生素D的时间应自在出生后的第10-14天开始,而不是如目前大多数的家长从满月后开始,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佝偻病。对于治疗佝偻病来说,也不能仅仅补钙,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同时补充钙剂。       当然补充维生素D也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门诊中许教授也经常遇到一些已经补充维生素D及钙,但还是有佝偻病的孩子。这是因为目前市面上含有维生素D的保健品有很多,有些家长胡乱地给孩子补这个补那个,补的太多了,反而造成了中毒。或者是所吃的保健品,其维生素D的含量没有达到预防佝偻病的剂量。所以切忌乱补。       误区九:只喝奶不喝水       有些家长认为,牛奶的营养丰富,又可以解渴,为了孩子能更健康,就用牛奶代替水。     许教授说,牛奶里有营养成分,有热卡、有蛋白质、有脂肪,水就是水,就是为了解渴。对于较小的孩子来说,母乳充足的话,不提倡另外给孩子喝水。但是对于较大的孩子来说,如果用喝牛奶代替喝水则不可取。因为牛奶喝的量太多,影响一日三餐进食或会造成肥胖或者肠胃道消化不良。孩子每天的牛奶量不能超过1000ml,母乳一天的量大概是800-900ml,喝母乳的小婴儿偶尔可以喝点果汁,大约20-30ml。     家长在抚养孩子的时候只要多看看育儿书、多听听专家的意见,相信一定能抚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