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问题近来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在中央出台学前教育“国五条”,做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战略部署之后,各个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配套措施加以贯彻落实。综观各地的措施,重点多集中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以及新开办高水平幼儿园,同时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方面。
细究各地对策,存在颇多值得商榷之处。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各地政策多需要较长时间周期才能见效。比如新设公办园,就既需要有人员编制,又需要有场地、资金配套;建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院校,更需经历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而当前幼儿入园难问题根源是特殊时点人口爆发增长。2007年金猪宝宝、2008年奥运宝宝及2009年牛宝宝们激增直接造成了当前学前教育供求矛盾集中爆发。“远水不解近渴”,地方政府促进学前教育供给的措施,以及广大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应该依据现实条件做出更有弹性的调整,才可能有助于缓解供求高度紧张的局面。
就供给而言,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宜确定为政府搭台、市场唱戏,不宜仅靠政府方面资金、人员、场地、设施的投入,全面主导学前教育增量供给规划。况且,从历史渊源看,当前学前教育紧张状况,一定程度上也源于昔日部分地方政府过于激进地裁撤各级各类主体所兴办幼儿园的举措。同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兴办主体资质过于严苛的要求,也制约了市场供给的反应效率。笔者认为,要实现短期内尽快平衡庞大需求的目的,只能求助于市场机制。就现状而言,一是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多元化主体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二是通过减免税收及地方行政费用等手段,降低学前教育办学成本。三是在教师资质认定方面,进行更有灵活性的规定,将确有能力又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及时吸纳进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