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福建省教育厅了解到,福建省全面开展无证民办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已取缔1357所无法整改的无证民办园。
据了解,今年4月起,福建省开展了历时5个月的无证民办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杜绝安全隐患,保障儿童在园期间的人身安全。
福建各县(市、区)均由政府牵头,成立了由当地政府领导为组长,教育、公安、消防、卫生、工商和交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形成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教育、消防部门等部门联合开展行动,按照“项目逐园过关、排查不留死角”为原则,逐一开展幼儿园的现场检查评估和分类梳理。
对存在重大消防和卫生安全隐患,确实无法整改的无证幼儿园,我省坚决予以取缔;对经整改后基本符合办园条件的,补发办园许可证;对当前在教育、消防、卫生等方面未能符合条件,但经进一步整改能基本达到教育、消防、卫生基本要求的,现场提出整改的具体意见;对经整改后基本达到消防、卫生要求的,且在园幼儿分流难于一步到位的幼儿园,通过进一步指导和检查,使之逐步到位,并鼓励、扶持积极整改的民办园。
如南靖县教育局为奖励符合条件的民办园,对经核查认定办证的每个民办幼儿园,由县财政奖励5万元,民办园教师资格由县教育局审定后,纳入全县机关企事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所需单位缴纳的资金统一由县财政拨付。
福州市通过制作《无证园清理整顿情况进度表》,要求各县(市)区每周汇报取缔无证园进度,详细掌握清理整顿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对清理整顿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予以通报。漳州市加强幼教专干队伍建设,要求每个县至少配备1名幼教专干和1名教研员,在每个乡镇至少配备1名幼儿辅导员。目前全市共已配备县幼教专干、教研员29人,乡镇幼儿辅导员124人。
在落实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福建还积极有序做好被取缔园幼儿的分流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在城区,各地将扩大公办园资源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增加公办园容量做好分流工作。
如福清市在城区筹建3所公办幼儿园,并积极探索将开发商建设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回收由政府举办,园舍由开发商无偿提供,师资和经费由教育部门调配。晋江市制定政策,对人口集中地区的集体办园进行扶持,加大财政投入,下达公办教师编制,最大限度挖掘这些园的办园潜力,解决老百姓入园难问题。
在乡镇和农村,一是扩充乡镇中心园资源,扩大容量吸纳生源。如顺昌县郑坊镇加大投入,利用文技校校舍改造并扩大乡镇中心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解决当地5所被取缔民办园在园幼儿的分流问题,同时,通过增加带编教师数量,加强与城区公办优质园捆绑互动,提高师资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乡镇公办园办园水平。沙县已把全县的公办乡镇中心园由原来的差额拨款单位转为全额拨款单位,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乡镇中心园稳定、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据介绍,截止8月31日,全省共清查民办园6711所,核查率达到100%,其中,通过验收和补发办园许可证的民办园达4109所,占61.23%;取缔无法整改的无证民办园1357所,占20.22%;尚在限期整改的民办园1245所,占18.55%。在确保清理整顿与分流组织入园两不误的前提下,今年福建省各地幼儿入园情况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