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学前教育史 » 正文

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11  浏览次数:939
广东学前教育网资讯频道导读: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 最初我国学前教育一直没有关于课程标准的规定,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各行其是。 1922 年幼稚园
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
    最初我国学前教育一直没有关于课程标准的规定,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各行其是。 1922 年幼稚园制度确立后,学前教育有所发展, 幼稚园课程和教材的审查编辑的问题就更为突出 , 此外还有师资、推广乡村幼稚园问题等。编订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就成为幼教战线一项迫切的任务。同时国内的很多幼稚园,如南京鼓楼幼稚园、晓庄乡村幼稚园、南京高师附小附属幼稚园都在幼稚园课 程等方面做了改革实验,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因此,制定一个全国通行的课程标准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 陈鹤琴等11 人受教育会议的委托,着手进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拟定。1929年9月《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拟定完成 , 并由教育部令各省市作为暂行标准试验推行。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称《幼稚园课程标准》,1936年又修正一次。这个“标准”,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幼稚园课程标准》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
    关于幼稚教育总目标 ,“标准”指出 :
(一) 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
(二) 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三) 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 (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 。
(四) 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 , 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范围,规定的幼稚园的课程内容有: 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 , 共七项。每一项都分别阐述 , 各项均列目标、内容及最低限度的要求。
    “标准”的第三部分是教育方法要点。共列 17 项 , 说明幼稚园具体的教育方法。主要内容举说如下: 规定幼稚园七项课程不可截然分开。于实际施行时,无所谓科目, 而实行课程(作业) 中心制的设计教学,以一种需要的材料,做一日或两三日内作业的中心,一切活动都不离开这个中心; 各种作业 , 可由儿童各从所好 , 自由活动 , 但每日必有一次团体作业, 故事、游戏、音乐、社会和自然,大部分都可由教师引导, 施行团体作业; 教师是儿童活动中的引导者、把舵者、裁判者,教师必须作充分的准备 , 提出引导儿童活动的材料, 指导儿童活动的方法 , 教师应体察儿 童的心理 , 为儿童准备的活动材料和指导儿童活动的方法 , 都要切合 儿童的经验 , 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裁判者 , 但又不是替代者,儿童的问题,应由儿童自己解决,儿童确不能解决时,教师也只可从旁启发引导。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它建立在幼稚园制度确定以后幼稚园数量上的较大发展和各种实验活动开展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由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 上 , 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而形成的, 因此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
    该“标准”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的特点,它要求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其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比较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 育的要求,因此有较强的科学性。在教育内容上,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训练,不仅开发儿童的智力、身体、德性、美感,而且注意了儿童社会化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运用团体、分组和个别的方式,组织儿童的各种活动,儿童的活动有相当的自由。教育目标也比较灵活,除一般要求外,还有最低限度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幼稚园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同时,这个课程标准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社会背景下,也存在一些封建主义的余毒和西方教会的影响。
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
    1922 年壬戌学制颁定后,确立了幼稚园制度,我国的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实验、改革、发展的时期。从数量上看,幼稚园有了长足的发展.就全国讲,1929年全国幼稚园数为829所,1936年发展到1283所,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幼儿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1940 年全国幼稚园数减至 302 所 , 抗战胜利后 , 幼稚教育得以恢复,到1947 年全国幼稚园数为1301所,恢复到战前水平。
    幼稚园制度建立后,在陈鹤琴、张雪门等一大批学前教育领域的优秀教育家、教师的推动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探索建立中国化、科学化幼教育为中心的实验改革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幼稚园,如厦门集美幼稚园、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幼稚园、北京香山慈幼院、南京鼓楼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等,从它们各自的办园特色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幼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形势。以厦门集美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等为例。
(一) 厦门集美幼稚园。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19 年2月21日在厦门集美学校内成立,是一所私立的独立设置的幼稚园,共招收幼儿百余名。1920 年并入集美学校,改称集美学校附属幼稚园。1927 年,集美幼稚师范成立,集美幼稚园改为中心幼稚园。
    集美幼稚园的办园宗旨是 : 深信幼稚园是教育的基础 , 要教养儿童成为健康的儿童 , 教育应以儿童为用心 , 教师是儿童的伴侣,幼稚园应成为 " 儿童的乐园 ", 幼稚园教育应有改造家庭教育的责任等。在学 习编制上,曾试行以年龄、智力为分级标准 , 取代仿照美国幼稚园的 学年编级制。在课程实施上,分两步拟定计划,即: ①一个月的活动计划 ; ②一周的活动计划。该园的教学内容有:故事、音乐、游戏、自然和社会、识字与计算、工作、餐点、静息、家庭联络工作,共9项。
(二)南京鼓楼幼稚园。陈鹤琴创办于1923 年春创立,是一所实验性质的幼稚园。以研究幼儿心理与教育为中心。陈鹤琴任园长,聘请东南大学教育科毕业的张宗麟为研究员,开展了幼稚园教育改革的全面实验。该园也是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儿教育实验园地,开创了在大学进行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活动。
    该园的实验活动包括课程实验、行为习惯的培养、技能学习、幼稚生生活历的安排、幼稚园设备等。实验总结了音乐、游戏、工作、常识、故事、读法、数法、餐点、静息九项课程。这九项课程成为以后教育部制定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通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探索,总结出了对儿童进行卫生习惯、做人习惯等方面训练的内容。在技能训练方面,总结出了生活技能、游戏运动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和日常常识等的内容。在幼稚生生活历方面,总结了入园儿童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的生活历。该园的实验经验和出版物在全国颇有影响,1952年由南京教育局接办改名为南京市鼓楼幼稚园。
(三)南京燕子矶幼稚园。这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于1927 年11月11日创办。该园办园宗旨为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该园结合农村实际,确定保教内容,选取教学材料, 草订幼儿生活纲要,分全年的、一月的、每周的、当天的四种。在教学方法上,继续试验“设计组织”的方法 , 尤其注意:①户外生活多,室内生活少;②注意卫生;③注意读法;④看护极小的儿童。
    在幼稚师资教育上燕子矶幼稚园用艺友制的办法训练艺友成为幼儿园教师。在燕子矶幼稚园的影响下,当时很多地方出现了创办乡村幼稚园的活动。
上述所举幼稚园实例,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创办情况,这些幼儿园中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既有附属于其他学校的,也有单独设立的,既有设在城市的,也有设在农村的,这说明当时我国的学前教育的极大发展。另外,这些幼稚园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教育实验研究。形成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幼稚园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风气,带动了全国幼教工作者的研究兴趣,这是新中国建国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作好的时期。
三、幼稚园师资的培训
    1922 年学制作了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可附设幼稚师范科的规定。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幼稚师范教育还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192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陶行知、陈鹤琴分别提出开设幼稚师范和在普通师范中设幼师科的提案,经过讨论通过。193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师范教育法》,1933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规程》,对附设幼稚师范科作了若干规定, 规定师范校要附设幼帷师范科,修业年限三年或二年,招收初中毕业生。1928年全国教育会议以后,幼稚师范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幼稚教育的师资不断增加。1929 年,全国幼稚园教职员为1580人,到1936年, 增长到2607人。。在此期间公立幼稚师范科有了一定的发展,私设幼稚师范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和国立幼稚师范专科。以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和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为例。
    (一) 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是香山慈幼院的一部分,创建于1930年,张雪门为校长。该校以培养幼稚师资为己,以实现全民的幼稚教育为最终目标。学校重视实行教学做的方法, 实习的内容有:幼稚园实习,实行先参观、次参与、后实习的制度,还有家政实习、自然实习、儿童文学实习、手工实习、游戏实习等。学制三年,但可分年结业。一年制为速成科,可任幼稚园教师或助教。二年制为幼师科,可任幼稚园主任。三年制毕业后,可兼任小学低年级及婴儿园教师。
    (二)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由陈鹤琴在1940 年10 月创立于江西泰和县,附有小学、幼稚园、婴儿园。1943年2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办学宗旨是: 一、培养幼稚园的师资; 二、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教法的实验研究;三、进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课程内容分为精神训练、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三项,外加人生心理一科。教材和教学方法强调尽量与小学实际、幼稚园实际相联系, 教学方法强调以“做”为中心,采用陈鹤琴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学校校风优良,自由平等, 实行" 纯爱 " 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幼教战线的优秀人才。1948 年并入南昌女师,改为幼稚师范科。
(广东学前教育网网讯)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