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幼儿动手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因为“爱”而限制或剥夺孩子活动的权利,想动但不许动。成人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他出事,许多事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而由成人包办,孩子因而失去了一次次动手的机会。
[二]、
幼儿的动手材料少。
农村的孩子由于经济条件较差,70%的幼儿只有一两件玩具[有的甚至没有]导致有的幼儿整天随心所欲的玩,无目的地疯玩;有的幼儿则成了动口不动手的乖宝宝。
[三]家长观念落后。
家长只重视幼儿单纯的知识智力的开发,如买书、教幼儿拼音、汉字、数学等,不懂得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给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给幼儿探索和作决定的机会,鼓励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便成了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利用现有资源,多途径、多形式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美术教学中
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及废旧物 利用,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及制作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选择地教幼儿手工制作。小班可让幼儿用报纸、火柴棍等进行简单的撕、拼、摆、贴;中班可让幼儿用麦秸、植物、种子、水果等进行较复杂的制作,如用土豆做“长颈鹿”,用树叶拼“金鱼”;大班则可用纸、线、浆糊、透明胶带及易拉罐等废弃物品来做玩具。根据我园的实际调查表明:动手能力强的幼儿,据了解,有2/3的幼儿入园早(2.5岁),从小班就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捏、撕、贴、折、涂等,延续 至中班,动手习惯逐渐形成,1/3的幼儿自幼受家庭熏陶,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剪纸,有的喜欢制作玩具。可 见,教幼儿从小开展一些简单的剪剪、画画、贴贴等美术活动,将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各种趣味科学游戏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仪器设备,按照科学操作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 科学游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做,在做中学习。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演示,对某些简单的科学理 论的验证,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 会探索科学的方法。例如,小实验“天花板上出彩虹”的游戏,教师示范一遍后,可让每个幼儿动手操作,当 幼儿看到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花板上时,会高兴得直拍手。在趣味小实验中,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甚 至拆拆、装装,既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一 个个都变成了专心致志的“活动家”和“实干家”。再如“筷子折了”、“神奇的塑料尺”、“多彩的气泡” 、“旋转的纸蛇”等科学小实验,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初步了解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而且发展了动手 能力。
[三]、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大自然中
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他们可以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堆雪人、打雪仗、制作动 物标本而忘记吃饭。因此教师要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在幼儿园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小种植、培土、插花 、捡花瓣、编草帽的活动。在春天教幼儿扎风筝,一块到野外放风筝,夏天教幼儿玩打水仗的游戏,秋天一块 到野外捡落叶,进行树叶粘贴,冬天则可让幼儿冻冰花,堆雪人。充分利用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锻炼,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古人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正是对儿童在接触大自然中一些活 动的写照。
[四]、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各种操作活动中
操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当形形色色的操作材料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他们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 互作用,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在发现、探索中有所收获。例如,在玩建构游戏时“小小建筑工们”根据材料的特性变戏法地运用土豆、蒜、萝卜搭建出一座座高楼大厦、蜿蜒的山路;还会用“沙、泥土、石头”修筑一道道战壕,领略一番解放军的风采。
同时操作活动也有利于充分发挥 个别幼儿的才能,尤其是一些平时不爱说话易被教师忽视的幼儿。有的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善于思考 ,动手能力强,并富于创造性。例如,有个叫宁宁的小朋友,性格内向,不善说话。每当玩玩具时,常常将玩具拆的七零八落,尔后再重新组合。每次全班幼儿玩拼图、插塑之类游戏,他总是首先完成,而且还别具一格,经测查,宁宁智 力发展很好。可见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多收集冰糕棍、雪碧瓶等 废旧材料及剪贴、自制拼图卡片,利用水果、蔬菜等植物资源、购买智力魔方等,为幼儿动手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午餐、午睡等生活环节中
排纽扣不要以为只有正规的教育教学才能动手、学习,利用各种时间各种场合组织的非正规性活动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午餐午睡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时机。
1、指导幼儿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
有许多人都认为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就是帮他们准备好一切,让他们吃现成的喝现成的,包办一切,有许多孩子因此动手能力非常弱,习惯依赖成人为他们作好所有的准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幼儿教师应该指导帮助幼儿学习、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切实提高幼儿生活服务方面的动手能力。如,吃饭时帮着分发碗筷,吃完后帮助整理教室,练习自己穿脱衣裤,折叠衣裤,到了中班后,完全可以鼓励幼儿学习自己整理小床铺。每天午休后,我们都要求幼儿比赛叠被子,尽管有的幼儿叠得不怎么美观,待幼儿离开后教师需再重新整理,更加麻烦,但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教师还是要求幼儿天天这样做,并已初见成效。 我们并不要求孩子做的多完美,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做的自己做,能想的自己想”,学会自己动手,而不是依赖他人。
2、鼓励互相帮助
在许多动手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可避免的会有能力上的差异,还有一些操作光靠孩子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这个时候,我们应当鼓励孩子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如,穿好衣服后互相整理检查,和好朋友一起整理床铺等等。
有些竞赛性的活动,能对幼儿的动手能力起到强化作用。例如,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有意组织了一次“穿衣”比赛,结果有的孩子扣扣子张冠李戴,有的幼儿根本就不会穿,急得直哭鼻子。通过这项比赛,幼 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地练习自己穿衣服了。
此外,开展一些如夹豆豆、纫针线、穿草珠、等比赛活动,对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都非常有利。
三、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的策略与方法
[一]、多为幼儿提供动手的机会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为了支持学生去探究动手操作,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为其动手操作活动铺路搭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问题设计各种操作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探索来解决问题,获得答案。如科学活动、“沉与浮”,教师完全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物品,让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得出有关“沉”与“浮”的简单道理。类似于此类的操作活动经过多次以后,你会发现幼儿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会有质的飞跃。同样的方法,可以将这样的形式扩展至各种区域活动中,教师精心选择制作区域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
[二]、多让幼儿体验成功
清代学者颜昊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小孩子喜欢奖励的,不喜欢抑阻的,愈奖励他,他愈喜欢学习,愈抑阻他,他愈不喜欢学习。”毋庸质疑,只有当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他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愉快的投入到动手操作中来。教师不要怕活动环境被搞乱了,材料被损坏了,要放手大胆的让孩子去动手,多对孩子说“你能行!”、“你真棒!”这一类的赞美话。教师的欣赏表扬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更
有兴趣去“动手”
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的初期可以降低操作难度,有意的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孩子也能比较容易的感受到成功,“敢”动、“乐”动;接着可以进行操作难度分层,引导鼓励幼儿向更高要求努力,动手操作能力层层递进。如:《我为妈妈设计包》一课,教师可以先将班上幼儿的情况摸清,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将他们分成三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动手能力一般的,动手能力弱的。分好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让不同的幼儿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动手能力强的幼儿从设计包的式样,到剪、帖、画、涂色,全是一人制作。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和动手能力一般的幼儿结成伙伴,分工合作。谁会画就画一画,谁会设计就设计……这样,不仅使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有成功的机会,也满足了一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不断挑战自我的需求。
[三]、做个“懒老师”
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1、延时帮助。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并不是当幼儿一要求马上就给予,这样的教师不能算是好老师。当幼儿发出请求,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教师可以先鼓幼儿“你再试试!”“你能够做到的!”许多时候,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只要再稍微努力一下,问题就能够解决,幼儿的求助,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将结果告诉他,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答案,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机会还是应当留给幼儿。
2、多“差使”
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如:请他整理一下玩具柜,请他帮老师送一样东西等等。一方面,幼儿是非常乐意成为教师的“小帮手”的,另一方面,也帮助幼儿养成了乐于动手的好习惯。
五、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优势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老师永不卸任的”。发挥家庭优势,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兴趣,时间充裕,亲情可以作保证。
1.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我们首先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向家长介绍一些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经验和方法。如:孩子要自己吃饭,父母就不要去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父母就不要给他穿;孩子的房间,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打扫;孩子的书包,让他自己收拾整齐;父母闲暇时刻,可以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搭积木,学剪纸,做手影……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楷模、榜样,孩子喜欢去模仿父母,所以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爱动手操作的好形象。这样,孩子会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不但培养了动手操作的兴趣,还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2.及时进行家园双向反馈。如:有的孩子依赖性较强,需要及时鼓励和家园密切配合,于是我们要定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进步情况,同时要求,家长在家统一要求,及时反馈在家情况,共同发展孩子操作能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要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个体水平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及各类活动之中,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环境,深刻挖掘动手操作的多方面教育因素,将幼儿动手能力作为一种素质,切实地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培养的根本和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权利,理解和重视幼儿发展的需求,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做中求进步。作为幼教工作者和广大家长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多种途径,为使幼儿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明。皮亚杰的幼儿学习理论[J/OL].开封刘振明幼儿教育研究专页。
[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3]唐淑。以陈鹤琴教育思想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幼儿教育,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