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数学思维论文 » 正文

源自生活的主动学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5  浏览次数:298
广东学前教育网论文频道导读:观点报告:源自生活的主动学习大班数学教学活动《门牌与号码》衢州市实验幼儿园 徐丽娟选材背景: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除了参考教
观点报告:源自生活的主动学习——大班数学教学活动《门牌与号码》
衢州市实验幼儿园    徐丽娟   
 
选材背景: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除了参考教材组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生成教学内容,帮助幼儿梳理原有的凌乱的生活经验,初步形成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更好地为幼儿进入社会生活服务。正如《纲要》强调的那样: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求之一是“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进入大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加强,随着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幼儿会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与同伴教师的互动。由于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知识,他们喜欢用数字记下电话号码,喜欢用一些常见的字来留下地址,加强相互间的交往和联系。这时,对数字概念的理解都还处于零碎状态的幼儿,那些知识碎片就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和疑问,比如“我家是102,你家也是102,那我们俩不是住在同一个家里了么?”。
 
     为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以门牌号码为切入口,将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挖掘、梳理和提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设计了《楼房与号码》这一教学活动,揭示数字和住址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正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观点阐述:
    “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正确科学的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让幼儿在感知需要的前提下主动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丰富认知,促进发展。良好的数学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感受生活数学,促进主动学习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由此我们领会到其中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向幼儿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知道: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同时幼儿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把每一个与数学有关的场景,都以一个开放具像的方式表现出来,事先我向幼儿请教本地的一些建筑设施,详细问询幼儿的生活情况,包括环境、地址等,并强调了数字概念,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幼儿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又从镜头中关注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建造模拟小区并根据地址搬家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等等,把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易于幼儿理解接受。
            活动中,给门牌编号码,是主动探索的开始。对于编号这个任务的完成,幼儿没有十足的把握,这关系到序的排列和相邻数的认知,不仅是横向的,而且有纵向的,同时又关系到起点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难题摆在幼儿面前,需要他自己整理出思绪进行操作。这时我简化了操作的材料和方法,重在为幼儿提供最便捷的方式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保证了主动学习的可能。这一环节是重点,又是难点,巩固了这点,为后面的数字与楼房之间的各种联系做好了准备。在经过老师引导和与同伴交流后对自己进行检查和调整,都为幼儿主动思考和检验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大班幼儿还缺少自觉学习的能力,需要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思考,实现主动学习。
 
1)师幼交流:为了引导幼儿愿意说,我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请他们做小主人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家和家乡,激发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在活动中,我都以“请你说一说”的提问引发幼儿表达与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同伴,形成热烈的交流和主动表达的学习氛围。
 
2)同伴交流与合作:
       《纲要》中指出: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在生活与学习中也不可或缺。从与好朋友共同合作造楼房开始,幼儿一直有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楼房造在什么位置,怎样给门牌编号,给小区取名,说说小朋友的家在哪里,提倡同伴间的学习和帮助,建议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很多环节中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同伴共同学习的气氛中进行。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使幼儿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借助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施教者。深奥的数学更加需要与生活相联系。实际上,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感受了数学是如此贴近生活之后,我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和思考的机会。幼儿的尝试操作学习带有一定的自我主观意识,可能会显得迷茫、凌乱,加上自我检查能力和自觉性比较弱,缺少自我反思的方法,但是我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幼儿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学习。之后再根据尝试结果引导幼儿相互比较对照,让幼儿进行观察,寻找思考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在这过程中,幼儿有了自我调整和反思的认知,尽管是粗浅的,但是对于幼儿的学习帮助很大。如自我阐述表达编号的方法,这是幼儿对自己思维的一种梳理,有表达的要求,更有思考的难度,能参与表达的幼儿其主动学习和调整行为的能力强,不能参与表达的幼儿能从发言的幼儿身上学习,试着调整。能进行调整的幼儿就是在有了反思之后的行为表现。在反思之后的调整,正是将数学知识严谨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对于一些需要归整的知识,比如对编门牌号的方法(101、102、201、202),比如对栋、单元、室之间的表示(2-3-201),我还是进行了统一,规定了按照约定俗成的方法进行,给幼儿一个常规的、正面的完整认知。
幼儿的数学知识和常识,经验的建立,依赖于实际生活实践,从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中得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幼儿逐渐储备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幼儿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幼儿思维发展。
 
 
三)创设学习情境,实现游戏中学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整个活动都由幼儿主动操作创设环境,然后逐步解决很多关于小区住房的实际问题,幼儿对这样的操作充满了兴趣。
从自己动手建造楼房开始,整个活动的环境都是由幼儿动手创设,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在学习,更象是在玩构建游戏,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幼儿分外珍惜,特别用心。小区落成了,兴高采烈地帮助人们搬家,所有的环节都有幼儿的参与,虽然是游戏,但是体会到的真实情感是深刻的,整个过程充满了游戏的快乐,又有学习提高的深度,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学习。
    活动中,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合作得很愉快,气氛很活跃,由简入难的环节过渡自然,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学习中去,热情很高。解决了杜威所说的“课堂上缺少可以引起思维和经验的环境”的问题。
 
 
四)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化程度
       到了大班,很多孩子具有了比较多的数学知识,数、量、形、时空等都有所掌握,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中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除了课程中的数学内容,幼儿生活中碰到的数学知识在教材中出现了空白和遗漏,针对这一实际,我们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既能吸引幼儿学习兴趣、引起幼儿主动学习并能为幼儿生活服务的数学知识,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水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我提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选题原则,设计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思路,并构建了边发现边学习边应用边提高的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尝试操作—探究学习—巩固迁移—延伸提高”的基本教学模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梳理数学知识,获得系统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在自己的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寻找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把已有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检验,在生活中运用和实践。经过这个活动,幼儿会不自觉地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注意数学乃至很多生活中的科学,养成主动学习探究和实践的能力,促进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另外,数学教学让幼儿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幼儿提供了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从而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和征服知识奥秘的成功喜悦,真正实现了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意义。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