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师幼互动论文 » 正文

教师提问与幼儿回应的研究--师幼互动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浏览次数:351
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与幼儿回应的研究   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智能,必须在提问的设计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研究中的体会,对此进行简单的小结。 1、提问内容的启发性与幼儿的回应 设计提问内容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为幼儿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提问要能引导幼儿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让幼儿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途径、结果的问题,强化幼儿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故事《小老鼠吱吱》中,教师就设计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其中有“猜猜看这些礼物是谁送给小老鼠吱吱的?”“小老鼠吱吱收到这些礼物会怎样呢?”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积极性提高,创造性也较强,都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2、提问内容的趣味性与幼儿的回应 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幼儿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活动的主题,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幼儿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如在故事《鼠宝宝学外语》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提问:“鼠妈妈所说的外语到底会是什么语言呢?”“为什么大花猫会愣住了?”这些问题的提出又一次把幼儿带入了有趣的故事中,因此   幼儿回答兴趣极高,而且很快地理解了故事中表现的意思。 3、提问内容的针对性与幼儿的回应 结合教学活动的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把活动的“筋骨”抽出来,将有助于幼儿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故事《对换节》中,主要让幼儿知道父母工作是很辛苦的,而自己从小要学好本领,长大才能做好事情。于是教师针对这样的思路设计问题,“大人在对换节里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孩子们做了大人以后高兴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幼儿在自己的思考讲述中,自觉地理解了这些道理,而不用老市去特意地告诉他们。 4、提问内容难易度与幼儿的回应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基于这一认识,在选择幼儿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幼儿无从下手。要为幼儿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幼儿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幼儿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如在一些教学活动中,经常发现有些简单的问题幼儿想要回答得较多,如“故事中有谁?”“你喜欢故事中的谁?”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是优先考虑那些平时不善言语、胆子较小、能力较弱的幼儿,让他们又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多锻炼也会增强他们的自信,相应的提高他们原有的能力。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如“他想了什么办法帮助了别人?”“如果出现了什么情况可能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等等,会让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起带头作用,先来进行回答,并通过他的回答来带动其他幼儿的思考和表现。这样的方法经实践可行性较好,不仅能力强的幼儿展现了自己,也鼓励了能力弱的幼儿,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在实践中还发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幼儿的主体作用。毫无疑问,提问尤其应当体现这一精神,因为在提问中教与学矛盾的两个方面关系表面化,幼儿参与活动过程本身最为直接。 一方面,提问要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活动中幼儿应当是教学的中心,处于主体地位,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心中首先要想到幼儿,估计他们会怎样思考,怎样回答。对于回答问题的幼儿,要采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方针,回答对了,当然很好,即使答错了,也应当给予鼓励,这样,在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才能始终活跃,没有思想负担。其实,幼儿的回答与正确的思路、标准答案南辕北辙是难免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对待,即使幼儿回答是完全错误的,教师也应倾听他说完再给予评解,说不定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作为教师应及时予以讲评纠错才是。 另一方面,在组织提问时,要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条件。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幼儿内因作用,引导幼儿去积极探求真理,鼓励幼儿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放手让幼儿直接参与提问设计,引导幼儿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情境,从根本上改变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同时,要鼓励幼儿    发表创新见解,鼓励幼儿对自己的讲解提出不同看法,对教材内容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绝不要有意无意地压抑幼儿发表创新见解的积极性。 提问的设计技巧,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幼儿,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提问为幼儿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启迪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帮助他们在各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