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数学思维论文 » 正文

幼儿数教育: 发现、酝酿、活动--数学思维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浏览次数:438
幼儿数教育: 发现、酝酿、活动――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数教育
 
奉贤区解放路幼儿园  张洁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我园作为上海市市示范园和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大量尝试将数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从孩子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选择幼儿身边熟悉的资源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在积累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数概念和发展思维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快乐学数学”、轻松学数学”。       一、发现-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因子”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纲要》指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例如:早上有多少孩子来幼儿园?(数数);你今天带来了什么玩具?(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玩具怎么分家?(分类、统计);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认数、排序);你排在队伍的哪里?(序列和空间方位);现在几点了(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对数的感性认识。   案例:早上自主点心时,小宝专挑三角形的饼干往盘子里放,“你看,我的饼干好多啊?”旁边的可可看了看说: “1,2,3……对,你有7块饼干,真的很多。”小宝马上反驳:“不对,我盘子里是6块”,可可有些不相信,伸出手指一块一块数着验证。由于饼干放的杂乱,可可数了一圈还是忘记开始数的第一块而多数了一遍,这下又数到了7块。小宝急了,干脆把饼干拿出来放在桌上呈一排,一块块数给可可看 “1、2、3…我有6块。”接着他又向可可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两个两个数2,4,6。”我吃了一惊,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班中的孩子们大都是点数或默数,很少会两个两个数,为什么今天小宝会这样数而且完全正确呢?于是我想试探他,夹了几块饼干放在另一个盘子里。“小宝,你能帮我数数这个盘子有多少块饼干吗?”小宝欣然同意,把饼干放成一排马上数给我看:“2,4,6,还剩一块,加起来一共是7块饼干。”完全正确。   事后,我针对小宝不同方法的数数进行了小组交流,发现在以往集体教学中重答案轻过程,虽然数学游戏活动设计很丰富,但是孩子一般停留在点数或目测的方法上,加上练习时间短缺乏连续性,所以这样一来,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一些的孩子就跟不上节奏,达不到教学预期效果。自主点心作为孩子每天接触的生活环节,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吃东西时,孩子们其实对饼干的大小、多少都很关心和在意,而且氛围比较宽松自然,所以才会出现上一幕小宝和可可的交流。这不就是很有启发的数学教育因子吗?   生活中孩子感兴趣的“数学教育因子”其实还有很多,例如玩彩泥时可以感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感知结构、硬度、大小、质量获得有关对称、形状、重量等经验。玩积木时通过选择、摆弄、插塑、平衡等方法感知不同的体积、大小、平衡、空间关系等基本数概念。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多用开放性、启迪性的提问方式引导,依据孩子不同的需求提供一些辅助用品,更好的促进孩子自主的积累数经验。       二、酝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构建数概念   一次午餐后的散步,孩子们发现地上飘落着许多树叶,有的孩子忍不住捡起几片拿捏在手里。老师建议说:“我们玩个游戏吧,看谁能在10秒中之内捡到最多的树叶。”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起劲的像做游戏似的捡起来。“时间到!数数你一共捡到了多少片树叶,你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们数清楚的?”于是孩子中有的把树叶排成一直线边排边数;有的按照大小或颜色差异分开摆放,一小堆一小堆数;也有的将树叶排列成一个封闭式的物体,然后用手指按住开始的第一片接着往下数……。孩子们在交流分享中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数数方法,不过最关键是数数时要仔细,记住第一个开始数的地方,不重复也不漏数。针对有共性问题的呈封闭状排列实物的数数方法,我们将其延伸扩大,结合目前的主题组织活动,进一步迁移到日常生活用品中,将个别化经验转化成集体经验。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教师在不同情境中可通过不同形式的提问与交流,将幼儿积累的点滴、零碎的经验,加以整理、归纳、总结、提高,以情感化、生活化、整合化、自主化的教学模式,将数教学融于生活、主题活动中,增强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建构数概念和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幼儿在数、量、图形、时间和空间、思维逻辑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较好的完成教师预设的数学教育目标。       三、活动-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数教育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逻辑数理知识不是来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物体的操作和对其动作的内化。例如:模拟买卖的生活情景中了解加减的意义;值日生分餐具练习中感知对应和掌握数群……一日活动中数教育的渗透其实有很多,无论是正式活动还是非正式活动,这些都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有效推动了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1、区角活动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阶段教育目标创设的个别化教育环境   案例:在了解自家门牌号码的基础上,活动区里投放了生动形象的立体材料 “动物新村”,孩子根据小动物身上的门牌数字提示找到相应的房间。旻旻很专心地边操作边研究着,门牌数字“101”、“201”等几个小动物已经送到了指定的房间。“咦?小马身上的“503”是什么意思?”旻旻思考了好一阵来问我。“是这里吗?”他指着三楼的‘305’说,我摇了摇头没有告诉他答案,这时又有几个朋友参与进来。渐渐的,我发现这份材料对班中孩子难度比较大,特别是第二层次的内容,能力强的个别孩子能准确地完成,而大多数孩子的准确率比较低,有的甚至还不太明白标志的实际意义,在数序和逻辑思维方面比较欠缺。依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从幼儿实际经验出发,我对这份材料进行适当调整:在保留原有第一层次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第二层次,将数字标记改成点子数,先让幼儿点数然后再送动物回家;第三层次根据号码难度则比较高,这样的调整既面向全体也关注个别,满足了班里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   案例:诚诚今天做美食城里的蛋糕师傅。他先观察示范中‘AB、AAB、ABC、ABA’四种不同的图形排列,对于前两种排列方式很快完成并且完全正确,但是‘ABC’模式开始有些犹豫。我发现诚诚的困惑后,请他按示范中的模式试着将后面的用口述排列。诚诚回答的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多处发生错漏,有些连自己也没有发觉。在老师的指导下诚诚学习用口述的办法检验自己的操作成果并及时纠正,将指定的示范排列图形用框框圈出,经过几次修改终于成功了。对于‘ABA’模式的排列练习则在下阶段尝试。可以看出,诚诚具有一定排列图形的经验,能够看着指定的图形排列用口述继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手眼协调方面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是有欠缺,加上缺乏自我检验的经验,所以一时间无法准确判断自己正确有否。教师的指导在这里就会起到关键作用,如何依据教学原则增强指导策略?如何根据现有掌握程度及时调整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       2、户外活动蕴含蕴含了大量的数教育素材,它是孩子数实践的游乐园   例如:跳方格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辨认1-10以内的数字,区分单双数,了解简单的数序,初步感知空间方位中的前、后、左、右;大型玩具时通过攀、爬、钻、滑等过程,引导幼儿理解空间方位如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快速跑道中体验速度、距离、时间等数、量的结合;器械玩具时可通过个别或小组等形式比较大小、多少、方位、重量等。   案例:操场上孩子们套着呼啦圈当起了马路上的车,咦?“车”太多怎么进停车场呢?乐乐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号,从1到30排队吧!”这下大家积极的响应,孩子们依据自己学号的数字大小开始排队。“15号呢?”“22号呢?”大家一边排一边寻找缺失的数字朋友,相邻数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化。接着孩子们又提出按照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服装颜色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经验进行分类和计数。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感受到数的涵义,加深了对数的理解,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获得了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奥秘的兴趣,真正体现了数教育的价值。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作为幼儿园教师要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一方面学做有心人,善于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契机,帮助幼儿积累数经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把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孩子逐渐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做到“生活中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只要真正领会了课改思想所引导的教育价值,认真解读孩子的生命,那么,还有什么工作,能比培养一个新的生命更有意义呢。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