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正文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29  浏览次数:3295
广东学前教育网论文频道导读: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做出了分析: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极大,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应对策略,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环境、正确运用批评与惩罚和奖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同时也要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影响,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 
关键词
    儿童 ; 攻击性 ;原因分析 ; 应对策略
一、前言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述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行为,它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如没有引起重视或未能及时矫正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发展。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心理学家对攻击性行为的研究都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对攻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至今仍存在很多分歧。
攻击的解剖学定义认为,攻击是指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行为模式;攻击的前提条件定义强调攻击发生的前提条件——即伤害意图或伤害的有意性;攻击的行为后果定义攻击是“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班杜拉认为,攻击是一个涉及行为结果、形式、强度、意图以及行为者和行为对象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在对其作出界定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因此,所谓攻击,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做出的一种判断。
本文所采用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定义,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分类
1、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根据攻击的目的,可以把攻击行为分成两类: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如果行动者的主要目的是伤害他人,其行动就是敌意性攻击;如果一个人以伤害他人的方式来达成其他目的,这种攻击就是工具性攻击。
2、反社会攻击行为、亲社会攻击行为、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根据攻击行为的性质,即是否违反了社会规范和准则,可以把攻击行为分为三类:反社会攻击行为、亲社会攻击行为、被认可的攻击行为。一般我们所说的攻击行为,往往是指反社会攻击行为。亲社会攻击行为是指社会治安、逮捕罪犯等行为。被认可的攻击行为是指自卫行为。
3、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攻击
按照表现形式,也有研究者把攻击分为三类: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攻击。身体攻击是直接以身体动作实施的攻击行为,如打、抓、撞、踢他人以及抢夺或破坏物品等;言语攻击是以言语方式实施的攻击行为,如辱骂他人或给他人取难听的外号等;关系攻击是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并以破坏他人人际关系为目的而实施的攻击行为,例如不让他人与攻击对象做朋友等。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一)生物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 如荷尔蒙的分泌、发育状况、气质等) 对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攻击性倾向的高低与雄性激素的分泌量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攻击性更强,男童比女童更易发生攻击性行为。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完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所以控制能力较差,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父母遗传给孩子的神经类型带来了气质上的不同,那种天生爱哭爱闹、爱发脾气的气质“困难型”婴儿,在日后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这些生理特性不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决定因素,他们必须通过环境、教育等因素才能体现其影响。比如,上述“困难型”婴儿,其攻击性行为并不直接由其气质类型所导致,而是由于该类型婴儿经常哭闹、情绪不稳定、不易教养,容易使父母给予更多的禁止、警告和限制,亲子之间的冲突较多,使得该类型婴儿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征,从而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
(二)家庭环境
1、不当的教育方式的影响
过分专制和过分放任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的家长和教师惯用惩罚和高压统治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会导致孩子严重的挫折感,孩子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同时他也从老师和父母的言行中学会了攻击他人的行为模式。溺爱与纵容也会培养或间接鼓励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当孩子的攻击行为得到奖励或“默许”时,他便从攻击行为中得到了“奖励”,从而在今后去重复它。例如,孩子在与别人争抢玩具时,采取攻击行为( 打、推倒对方等)获得了玩具,老师或家长不加理睬,孩子以后就会更多地采取类似的攻击行为。在外打架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管甚至夸奖“真是好样的”,“在外就是要厉害点,免得受人欺负”。孩子受到这类夸奖,就会更爱攻击。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进行干预,如没收抢到的玩具,进行批评、惩罚,使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不是从中获得“奖励”而是获得批评、惩罚,那他以后就会很少有攻击行为,以避免批评和惩罚。
2、家庭结构的影响
 家庭结构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有一部分幼儿生活在单亲或离异家庭之中,这种家庭是不完整的,而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中的幼儿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得不到才成人的关注,幼儿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容易产生自卑、嫉妒等不健康的心理。到了幼儿园,他们常常会以打架、欺负其他小朋友的方式来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
3、家庭暴力的影响
家庭暴力也是幼儿形成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农村家庭的理念过于传统、守旧,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孩子有一点地方做得不对,就会实施暴力,以打、骂、威胁等方式教育幼儿。有的父亲有酗酒的不良习惯,经常醉酒后回到家拿孩子出气,并且出手及其严重,经常利用皮带、扫帚、木棒等物体惩罚幼儿。长此以往,幼儿心理严重受到伤害,有的会越来越胆小,不敢与别人交往。另一些则会产生攻击行为,模仿父母对他们的暴力行为而去施加给其他的幼儿。
(三)学校环境
1、不合理的活动空间密度及活动材料的配置
研究表明,让幼儿处在一个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幼儿易产生攻击性行为。80 年代,史密斯( P. K. Smith) 和科纳利( K. J. Connolly) 的研究发现,人均空间密度在 25平方英尺( 约 2. 3 平方米) 以上时,空间密度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不发生影响,当密度下降到每个儿童 15 平方英尺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增加,而合作性行为明显减少。
此外,年幼的儿童对活动材料和玩具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在集体活动中,如果活动材料和玩具数量较少,或者玩具种类搭配不合理,极易导致争抢玩具的行为发生,引发幼儿间的矛盾冲突。
2、教师态度与教养方式
第一,教师的消极评价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如果教师对某个幼儿有偏见,一再批评该幼儿,这样其他小朋友也会对这个幼儿产生偏见,幼儿经常处于这种被排斥,不被接纳,缺乏关心、表扬的环境中,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该幼儿为了使自己不受其他小朋友的排斥与欺负,就会对其他人产生防备心理甚至是防备行为,时间长了这种防备行为就会演变成攻击性行为。
第二,教师的教养方式也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在上课时,教师一再强调类似于“谁做得最好”“谁谁谁最棒”的问题,时间长了就会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行为会转化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竞争行为,导致班集体中出现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
3、同伴之间关系
幼儿生活在集体环境之中,同伴对幼儿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比如班上有一个攻击性很强的幼儿,他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比较霸道,另一些和他能玩在一起的幼儿就会认为他很厉害,便会跟着他一起欺负别人,并认为自己的行为很“男子汉”,那么有些本来没有攻击行为的幼儿也慢慢学着别人变得爱打人,欺负同学。
(四)社会环境
1、暴力性的影视传媒和游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通过观看电影或电视上的暴力行为,即使年幼的儿童也会习得攻击他人的种种方式。随着电视、电脑进入千家万户,影视及网络媒体成为人们尤其是幼儿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这些媒体也经常出现争勇斗狠的暴力场面,一些凶杀、枪战等成人节目不断地影响儿童,即使是专门为幼儿设计的卡通片和游戏,也常带有浓厚的暴力色彩,不合时宜地宣扬武力、战争、称霸宇宙等。幼儿常常无法分辨哪是现实哪是虚构,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无区别地加以模仿。可以说,影视、游戏、网络等媒体中的争斗与暴力内容无疑给幼儿提供了攻击性样板。
当前流行的动画片《奥特曼》,虽然主题是“保护地球,消灭怪兽,维护人类和平”,但也有大量渲染暴力、血腥的场面。奥特曼打怪兽,“以暴制暴”、无所不能,成为幼儿崇拜的“英雄”。出于对“英雄”角色高度认可,幼儿特别喜欢学习和模仿他的言行举止,往往将自己化身为片子里的英雄人物打打杀杀,攻击性会变得特别强。
2、印刷媒体
印刷媒体的诱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很多城镇街头巷尾,甚至是一般书店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内容极不健康的印刷低劣的书籍刊物,比如一些含有暴力内容漫画书,这些书刊对幼儿的行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家庭教育方式,给儿童以心灵安慰
第一,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也因为他们所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这就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有的孩子平时生性懦弱,小朋友欺负他,他也无法反击。于是父母就在家里教他:“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之类的话,于是有一次就在他奋起还击的时候,反被同伴用指甲划破了脸。没想到,其父母非但不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反而严厉指责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事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应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因为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能使儿童对父母产生信任并从父母那儿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应耐心仔细地倾听孩子的说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尽量不要打断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到你十分尊重他;等孩子讲完以后,父母对其讲的内容要作出反应。这样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彻底抑制其攻击性行为。
 第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传统的中国家长的心中已根深蒂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甚至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比,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索然具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有其闪光点,如爱探索,聪明,有主见等,这些优点往往因为家长的主观看法而被忽略,如果家长换个角度看待儿童,发觉其闪光点及其潜能,在教育儿童时多给儿童鼓励,让其感受到表扬与关心,这是教育具有攻击性行为儿童极其有效的方法。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减少环境中易于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1、为儿童创设适宜的室内外活动空间
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控制好班额,不要为了单纯的经济效益而不断增加班级人数。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将各活动区域进行合理间隔,尽可能为幼儿创设更多的空间,防止幼儿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造成冲突和摩擦。在指导幼儿活动时也可以有意引导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到人数较少的区域去活动,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
2、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很多是因为争夺玩具或材料而引发的。因此,适宜的玩具和材料的投放,对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适宜的材料包括材料数量的适宜和内容的适宜。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数量要充足,以减少幼儿彼此为争抢玩具而产生的矛盾,而材料的内容也十分关键,有一些玩具本身就具有攻击性倾向,如小棒、玩具刀枪等,教师在投放时应回避这些材料。
3、为儿童创设一个适宜的心理环境
幼儿的行为易受情绪支配,处于不良情绪状态的幼儿更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教师对待幼儿严厉苛刻,则幼儿必定对教师心存畏惧,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幼儿对教师的不满情绪往往会通过攻击同伴发泄出来。因此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平等地关注每个幼儿,理解他们的各种需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师生之间、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使每个幼儿都处于积极的情绪体验中,尽量避免给幼儿造成过多的挫折感和压抑感,并注意观察对出现不良情绪反应的幼儿及时加以疏导,使他们能从不良的情绪体验中恢复过来,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减少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
(三)正确运用批评与惩罚
批评、惩罚攻击性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和默许。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要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根据规则给予必要的惩罚,让幼儿认识到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但是批评惩罚一定要做到及时、合理、适度,切忌体罚。体罚是一个反面示范教材,只能让幼儿更加推崇暴力。
(四)及时表扬奖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积极因素,尤其是攻击性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奖励,使其得到强化。当我们看到一个经常表现攻击行为的孩子跟同伴玩得很融洽,或者正在帮助别人时,不要把它看作一件平常小事,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因为对其良好行为的正面强化正是对其不良行为的抑制,幼儿正确的待人方式得到教师的肯定,就会慢慢向好的方面进步。
(五)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和自控能力
1、要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
第一,要帮助他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和社会规范,初步培养幼儿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评判是非的标准,让幼儿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令人讨厌的。第二要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让他们学会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对违反规则的行为感到自责和不安;第三要帮助幼儿正确评价自己、理解他人。那些攻击性强的幼儿大多生活在同伴的回避、成人的指责氛围中,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理解他人。教师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理解和信任,帮助他们重建自我认识,增强“我是好孩子”的自信,并按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要求和塑造自己。有些敏感幼儿还将别人的友善接触误以为是攻击,教师应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理解和认识别人的行为,以友好的态度与同伴相处。
2、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小学生、青少年还是成人在受害者明显表现出痛苦时,都会停止攻击。然而幼儿往往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心理学家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缺乏同情心,在伤害别人时,他们一点都没有感到羞愧或不安。培养儿童的同情心,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培养同情心最关键的就是要让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学会体验受害者的痛苦,心理学家称此为“共感性”,即从他人的角度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的感情、感受的能力。对幼儿共感性的培养,关键在使幼儿知道其他人也会疼痛、痛苦,意识到攻击给他人造成的伤害。也就是教会幼儿把自己对疼痛、不快的感觉扩大到别人身上,让他体会受害者的苦痛,从而抑制自己不再进一步攻击别人。
3、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的策略
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教给幼儿自我控制的方法。比如注意力转移法,在情绪不良时,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延迟满足法,当幼儿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烦恼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积极思维: 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自己的需要过一会儿也会获得满足; 自我意念控制法,鼓励幼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默念“我不发火,我能管住自己”,从而避免冲动行为。
(六)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心理宣泄法
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认为,应鼓励人们时不时的发泄内心的不满,否则这种冲击性冲突积聚到一定极限就会以暴力的性质发泄出来。因此,他大力推崇宣泄法。攻击挫折理论也认为,人们一旦被挫折情绪激怒,愤怒的情绪就会作为具有攻击危险的准备而存在,愤怒的情绪只有得到宣泄,才能有效降低人们的攻击性行为。宣泄是一种有效地消除攻击性行为与愤怒的方法。所以,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要使幼儿学会对他人和自己没有伤害的幻想攻击活动等进行适宜合理的宣泄。例如,在儿童情绪失控或愤怒的情况下,可以将其攻击对象转换成物品,如给他没用的玩具或者沙袋,让其发泄,并在事后告诉他们发脾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这样既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也可以使其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还有助于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七)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影响
当前,儿童受大众传媒影响较大,他们很容易将大众传媒中的暴力行为转化为现实。因此,儿童应在成人的指导下观看对儿童有益的影视作品。家长在为儿童选择动画片等影视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其选择能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关心、温暖、团结合作精神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形式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五、结语
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与家长要正确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针对其原因采取措施。教师与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尤其是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根据其心理特点,尊重其发展规律,发现其闪光点,挖掘其潜力,正面教育为主,多给予儿童关心、表扬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多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树立其科学的价值观,同时,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因人而异的进行教育。这样就会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转变为积极向上的行为,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辛自强. 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如明.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李幼穗. 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王益文,张文新.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5]刘晋.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2008.
[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黄锐:《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8]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
[9]管红云.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6,6.
[10]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K—2B   饶备备
                             2015/9/13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