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健康教育论文 » 正文

科学有效调节幼儿园体育课的密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14  浏览次数:6648

  幼儿体育课的密度又称为课的一般密度,它是指体育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是指教师的指导(如讲解、示范、纠正儿童错误等)、儿童的练习和相互观摩、合理的组织措施(如整队、调动队伍等)和合理的休息等。上述各种活动中某种活动所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就称为该种活动的密度,如讲解密度、示范密度、练习密度、组织措施密度、休息密度等等。其中,练习密度尤为重要,它是指儿童在课中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因为体育课的最大特点是有机体直接参与各种运动,练习密度最能体现体育课的特点,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影响很大,加之,测验儿童练习密度相对较容易,因此,目前幼儿的体育课普遍运用测定练习密度来衡量一节体育课儿童的活动情况。

  既然体育课的密度指的是体育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因此,不难看出,课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是否合理而充分地被教师和儿童所利用,进而也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一节好的体育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尽量减少浪费的时间,以提高体育课的效率,达到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那么,教师应怎样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呢?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要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必须首先了解制约体育课的密度的几个因素,然后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一、影响幼儿体育课密度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人体单位时间的生理负荷量,一般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儿童20米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一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大,后者小。运动强度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练习密度,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呈反比的关系,即运动强度越大,儿童的练习密度则应越小,反之,运动强度越小,儿童的练习密度则可适当提高。这就提醒教师,绝不能让儿童长时间连续从事大强度的运动,否则,儿童将承受大大的运动负荷,易造成其身体的伤害。例如,儿童在做迫逐躲闪跑或连续立定跳远等大强度练习时,其练习密度可适当减小,而且练习中应增加休息的次数,一般儿童练习一至两分到后应作适当的休息,而后再继续练习,教师应严格控制大强度练习的总时间。在幼儿体育教学内容中,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有跑、跳跃、攀登、下蹲走、仰卧起坐、传接球等;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有走、钻、爬、投掷、走平衡木或窄道等。

  2.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示范、讲解密度、儿童的练习密度。儿童学习新教材和较难的教材(如投远、投准、立定跳远、抛接球、夹包跳、夹包掷远或掷准等)时,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的密度都应加大,每个儿童的练习密度也应提高,要使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和充分的时间进行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相反,儿童复习旧教材或学习较容易的教材时,教师则应减小讲解和示范的密度,让儿童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巩固。

  3.组织措施。组织措施合理,教学的节奏则会紧凑,且环环相加,上课的时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排队、变换队形迅速可大大减少浪费时间。儿童队形的设计应符合教学的需要,分组轮流练习或竞赛性游戏时,儿童的分组太少,都会导致儿童轮番等待的时间太长,进而易使儿童产生厌烦,甚至注意力的分散。

  4.准备工作。准各工作充分,可大大减少浪费时间,提高上课时间的利用率。有的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上课时才临时布置场地,摆放器械,结果无端地浪费了许多本该用于教学的宝贵时间。

  5.儿童的年龄差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的讲解、示范的密度也应不同,对年龄越小的儿童(如小班),教师的示范密度应越大,对年龄越大的儿童(如大班),教师的示范密度应适当减小(较难的教材除外),而讲解密度应提高。

  6.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兴趣性。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具有兴趣性,儿童练习的积极性则高,就愿意参加各种练习,因而可提高儿童的练习密度;相反,儿童则不愿意练习,这又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和态度,易使教学过程显得松散,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调节幼儿体育课密度的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幼儿体育课密度的诸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周密计划和科学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

  教师在准备体育课时计划时,应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儿童身体发展的特征及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做到计划周密,心中有数。例如,教师在什么时候讲解,什么时候示范?各几次?大约用多少时间?儿童分别要做哪些练习?各几次?各用多长时间?儿童排队和调动队伍约用多长时间?儿童什么时候休息和以什么方式休息(即采用全体儿童停止任何活动的休息还是分组轮流体息)?休息多长时间?等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课前备课时都应周密计划。

  教师必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清楚地认识到在任何一节体育课里,儿童的练习密度都应是最大的。据研究,儿童在体育课中合理的练习密度的范围是35——55%,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儿童的年龄段在这个范围内确定具体的练习密度,但必须注意动静结合,严禁让儿童连续长时间做大强度的练习。如果儿童是学习新教材,教师应首先详细示范讲解1——3次,紧接着就该马上安排每个儿童及时进行练习,教师再巡回指导,观察儿童练习的情况,及时纠正儿童的错误,如发现儿童普遍犯有某种错误,教师应再次示范讲解。教师在教授新教材时,示范、讲解应适当增加次数和时间,但讲解要准确、精练,抓住动作要领,切忌冗长、繁琐;示范应正确、规范、舒展,讲解与示范应紧密结合。对小班儿童的示范应多于讲解;对中、大班,尤其是大班,讲解的密度可稍大些,可适当减少示范的次数,但学习较难的教材除外。对强度大的教材,可多增加儿童休息的时间。排队和变换队形应尽量迅速,而且要符合教学的需要。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措施。

  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最佳的组织措施。前面已谈到儿童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是各种密度中最大的,尤其是学习新教材和较难的教材时更应做到这一点。那么,在选择儿童的练习方式时,就应充分考虑其科学性。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材和幼儿场地、器械,以及儿童的实际,选择以下练习方式:(1)个人分散式练习。如练习立定跳远、从原地往上跳、跨跳、自抛自接高低球、拍球、夹球(或夹包)掷远或掷准等项目就可采用此方式。(2)两人合作式练习。如两人配合练习滚接、抛接大小皮球时可采用。(3)多人合作式练习。如5、6个儿童为一组练习“蜈蚣竞走”(后面的儿童抱住前面儿童的腰,下蹲,步调一致地向前走)。(4)集体集中式练习。如追逐躲闪跑、小组竞赛游戏、原地纵跳触物等。(5)分组轮流式练习。指各组轮流做几种不同的练习。(6)循环式练习。指儿童循环做几个不同的动作练习。(7)鱼贯式练习。指全体儿童按一定的次序依次做几个不同的动作练习。(8)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指一组或两组儿童练习,其余各组观摩,之后,再交换。

  在儿童做集体练习时,教师必须考虑儿童的队形,使队形符合教学的需要。例如,大班“学习投远的动作技能”,结合投掷教材的特点,个人分散式的练习虽可提高练习密度,但不安全,因而并不适合在此使用,可把儿童分成两组,相距1米背对背方向站立;每人两个沙包分两次分别向场地两端(距儿童各队3——4米左右)的投掷区投远,这种方式显然比个人分散式安全,又比把儿童分成四路纵队每四人一组投掷的练习密度大。又如,在教儿童练习活动目标投准时,可把儿童分成二至四组(视儿童实际人数而定),让儿童轮流充当活动靶标和投掷者,这样也可提高儿童的练习密度。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备好课后,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例如,发现儿童在练习强度较大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式练习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儿童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全体儿童休息1——2分钟,教师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儿童练习中出现的种种错误。相反,如果儿童积极性很高,玩兴正浓,又无疲劳感,教师就可让儿童再练习一会儿或再做一遍体育游戏。教师还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解和示范,如儿童动作掌握不好,就应抓住要领增加讲解和示范的密度,相反,则可减小示范、讲解的密度。如发现儿童分组少,轮番等待的时间太长,则应马上调整队形(如变两队为四队),以增加儿童练习的机会。

  4.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备好课和做好物质准备。如准备好儿童所用的沙包、头饰、球、腾圈、拱型门、垫子、小旗、记分牌、绳、皮筋、木桩等玩具和器械,提前画好场地,器械也应事先摆放到位,如条件许可,应把做准备活动的场地和摆放好器械的场地分开,如需音乐伴奏,还应准备好录音带。

  5.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儿童情绪高涨,他们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就会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练习密度,改善课的质量。为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上都应充分考虑到兴趣性原则。例如,幼儿体育课的类型主要应以游戏型为主,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形象的玩具和道具(如头饰、动物和水果图片、彩带、花环、拱型门、平衡木、动物玩具、房屋树木模型、木桩等),中、大班还应多采用竞赛性游戏等方式来调动儿童的兴趣。此外,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也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节奏鲜明的乐曲,也可极大地提高儿童练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通过以上调节策略,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宝贵的上课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课的密度和效率。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