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健康教育论文 » 正文

畅畅爱打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14  浏览次数:169

  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    王耀英

  事件描述:

  小班刚入园,就有一位家长告诉我说她同院的畅畅非常爱打人,自己的孩子经常挨打,嘱咐我们多费心,别打了她的孩子。我留心观察,畅畅和其他刚入园的孩子相比,显得很棒,哭得很少,能玩,偶尔出现打别人一下也属正常。但是,过了不几天,事情就不简单了,他开始有事没事的打人,抓别人的脸,咬别人,特别是时间长了,小朋友都不愿和他玩,见了他就告状,他也是好像除了打人就无事可做。我们觉得事情严重了,就和她妈妈交流,了解情况。他的妈妈很着急、也很无奈,都急得哭了起来。

  从这里,我们了解到,畅畅从小就这样,妈妈为此也伤透了脑筋:“爱抢别人的玩具,爱打人,为此,我没少打他,他一这样,我就生气,从不护他,他又小,有时我一脚能把他踢出好远。没办法了,我就跟他玩抢玩具的游戏,我抢到了,告诉他不能打人,他也知道,可是一和孩子们玩就又忘了,真气人。在家里,我们都不敢到别人家去玩了。上了幼儿,我们最担心他光打人惹事,每天都问他打小朋友了吗?临来也嘱咐他不能和小朋友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你看他还是这样。”

  仔细观察,分析原因: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畅畅不会和别人交往,不会用语言,没有他人意识。比如,他要玩具,过去就拿,别人不给,他就打人;别人站在前面,他走过去伸手就推;有时甚至一边走就一边打人,然后再看着被打的人到老师跟前告状;打人好像成了他的一种游戏,自然而又玩法多样。于是,我们分析原因:首先是二三岁正是孩子发展社会性交往的时期,他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没有方法,再加上他手脚比较快,天性使然,不免出手打人;第二,不断得到负强化,这也是最善模仿的时期,他打人,妈妈打他,他又模仿妈妈再打别人,形成了恶性循环,正因为妈妈太看重这一点,反而强化了他。第三,没有得到正确引导,他的妈妈虽然很着急,却没有教给他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只是一味的不允许,所以他不会与人交往,不会处理他遇到的事情,也就仍然打人。

  制定措施,家园共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先密切关注,不给他打人的机会。第二,进行冷处理,不再提打人这件事。第三,教他和别人交朋友,一起玩,还要学会寻求帮助。

  措施制定下来,我们是这样实施的:

  在幼儿,先由一个教师专门领着他,少接触孩子们,大约领了他两三天吧,走到哪,带到哪。以后就是专门看着他,他和小朋友玩,我们就总有一位老师在他身旁,看他想举手打人,马上制止。和她妈妈商定,在家里也不提打人这个事,不给他打人的机会,多给一些正面的鼓励,教给他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比如有一次,和他挨着的一个小姑娘离他很近,他举手就想打,我赶紧拿住他的手说“你想摸摸她的衣服吗,奥,她的衣服真漂亮,这儿还有一个花呢,摸摸看,轻轻的。”然后,我拿着他的手叫他轻轻的摸,并告诉他“轻轻的不会弄坏衣服,小朋友会喜欢的。”然后又向那一个小姑娘说:“这样你不会生气,愿意和他一起玩是吗?”那个小姑娘点点头,他也点点头,不知是模仿还是同意。在这里,把他想打人的冲动给化解了。还有一次,我们班的潘洁如小朋友正在玩“卖东西”的游戏,自然拿了很多玩具,他过去就拿,洁如不给,差点又打起来,我赶紧拉住畅畅,教他“你问他在干什么”,畅畅问了,洁如说卖东西,我赶紧说“我买一辆小汽车吧”,洁如说“给钱”,我假装伸手给钱,洁如就给了我小汽车。我又鼓励畅畅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买过来,刚开始他有点不知所措,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帮助下,畅畅终于“买”下了他喜欢的玩具,高兴得不得了,我知道,畅畅进步了。以后我就经常鼓励他去找好朋友,去和别人商量,用语言解决问题。慢慢的,畅畅不再频繁的打人,和孩子的交往也趋于正常了。

  反思

  1、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共同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成功,可见,教育的一致性非常重要。特别是教师和家长之间要达成共识,进行同步教育。

  2、教育是一件非常细心而又细致的工作,时时事事注意,持之以恒,才可能见成效,一时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

  3、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根据他的年龄特点,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

  4、孩子可塑性极强,我们一定要把孩子的问题拾起来,不可找一个理由(他就是这样)而弃之不管。

  5、对孩子的教育要学大禹治水疏堵并举,告诉孩子哪些事情该作、哪些事情不该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好的办法。孩子做对了要积极鼓励给与肯定,做错了不要抓住不放,只要让他明白:他做错了,别人不喜欢。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学会好的摒弃不好的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就象一条大河,有了流向大海的路,而不再泛滥成灾。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