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健康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体育活动中幼儿协调能力的培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14  浏览次数:146

  儿童期是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最长最快阶段,是人才培育的基础阶段。在这四育中,体育尤显重要,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但在体育的各项要素中,协调性又是至关重要的。实际工作中,你会发现许多时候,一些儿童因为胆小、焦虑等因素,导致动作僵硬、不自然等现象的发生,以至于招来他人的笑话,使其原本不协调的动作,越发不协调,从而丧失自信或放弃活动机会等。

  针对这一现象,我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对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协调性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欢愉、宽松的氛围,利于儿童协调性的发展

  新《纲要》指出,“幼儿应为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由此可见,无论哪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有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心理环境。只有在和谐的心理环境中,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同伴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才能促进彼此的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儿童会因为对某一技能或技巧无所适从,而感到焦虑、甚至恐惧,从而出现动作不协调现象。体育活动中要促进儿童的协调能力,就更离不开欢愉、宽松的心理氛围。因此,多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不但能让孩子放松心情,愿意与教师亲近,与活动亲近,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动作,利于孩子协调性能力的发展。

  二、轻松、自由的机会,促进儿童协调性的发展

  儿童的各种基本动作都是在不断的练习、游戏中学习、完善的。协调能力作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发展和提高的。儿童在体育活动中,要完成一定的动作,必须克服自己胆怯、坚持性差等弱点,才能较好地参与活动,获取技能。而轻松自由的活动机会,则可帮助儿童消除紧张感,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利于动作的协调性发展。

  其中,游戏仍然是最重要、也是儿童最喜欢活动方式。它既可以增加儿童对体育活动趣味性的体验,又可增强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儿童在自然的状态中玩耍,发展基本动作,进一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因而,要更多的创设轻松自由的活动机会,让儿童在自主的活动氛围中发展协调性能力。

  充分利用晨间锻炼的机会,让儿童自选游戏:拍球、投沙袋、抓尾巴等游戏;充分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让他们自由玩炒蚕豆、格子房、网小鱼等民间游戏;充分利用户外大型玩具,让他们自由钻、爬、荡秋千、滑滑梯等等,用以促进神经系统对调节动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把握每一个契机,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自由空间里,自由地组合、自由地游戏,使他们在自发的活动中,既掌握动作、锻炼体质,又促进个性的健全与协调性的发展提高。

  三、及时、恰当的肯定,推进儿童协调性的发展

  作为教师要懂得并且善于用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体育活动中,当孩子出现不协调状况,我们不能让孩子感到“我不行”“我一做大家都会笑话我、讨厌我”,产生自卑、封闭心理,排斥自我,给其自身协调能力的发展带来更大的阻力;而应该信任他、鼓励他。

  只有珍视孩子存在的不足,才会找到更适合的方式方法引导帮助他,才能让孩子成功。特别是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对他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孩子信心倍增,坚信自己的能力,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活动中,勇敢顽强地克服自身弱点,在教师巧妙的“扶一扶”中,产生积极的活动效应,推进协调能力的发展。

  当然,这些及时的肯定、表扬要适度,要依据现实情况选择表扬、肯定的方法。它或是个赞许的微笑,或是个夸奖的动作,或是鼓励的语言。假如一个协调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正在僵硬地走过“独木间隙桥”,你用语言去肯定或是鼓励他,在他毫无防备的时候,也许会使他更紧张,并加速出现更糟糕的情况。因此,这时我们就应该选用微笑或是肯定的目光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来肯定他、鼓励他,以取得最佳效果。如果是集中简评,那么还可以利用集体力量,再多一些赞许、鼓励的话语进行表扬,儿童的活动积极性会更高,而且会在饱满的情绪中,提高协调能力。总之,肯定与表扬一定要选择恰当,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方法。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协调能力,尽管能促进儿童知识技能的发展,促进儿童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但是,儿童协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成人不断的引导帮助,并在不断地探索中,使每个孩子更快、更好地发展协调能力,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