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健康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14  浏览次数:121

  导读: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和检验儿童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儿童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儿童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

  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张英杰

  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儿童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和检验儿童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儿童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儿童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促进儿童心身健康和谐发展。作为儿童教师,我们必须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同样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与尊重。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应努力让儿童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理解、赞赏和支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幼教工作者往往由于自身素质较差,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所作所为在不经意中给儿童的幼小心灵造成了伤害。形成了对儿童的“心理虐待”。然而,我们的这些幼教工作者却毫无察觉,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这些行为给儿童的成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后果,所谓“心理虐待”是指那种在对儿童实施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习惯性的语言、行动、从而导致儿童心理健康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儿童教师,你可曾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游戏时,某儿童对老师说:“老师,×××把我推到了,”因该儿童经常犯错误,所以教师不做调查、不去了解情况,张口就说:“×××,你怎么又推小朋友了,去,到一边呆着去,我们的游戏你就不要参加了。而后,不由分说便将儿童拉到了一边。由于教师的不经意,×××小朋友急红的小脸,欲言又止的细节却被教师忽略了。这看来似乎很寻常的一个场面,但却已经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构成了伤害,原因是他的所作所为剥夺了儿童的辩解机会和游戏的权利。再如,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偶尔有个别儿童说话,有些教师便会把儿童叫起来说:“×××就你话多,好,给你机会,去外边说去吧”教师边说边把儿童拽到门外。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儿童不守规则,儿童应该受到批评。但是,这只是成人的看法,他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一切以成人为中心,由成人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忽略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儿童无条件的顺从,在老师的绝对权力下循规蹈矩。但其结果势必会影响儿童积极的自我<BR><P></P>意识的形成。我们认为当孩子有话要说时,教师要尊重儿童这一权力,并善于将教育融入其中。教师应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机生成和渗透教育。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每个幼儿都会有淘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儿童,有时成人处于某种原因和想法阻止儿童发表意见与参与活动,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力。站在儿童的角度,我们可曾想过儿童会是什么感受呢?!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歧视以及不公正,他会不相信周围的人对他的爱。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只能是心灵深处的伤害,这将直接影响他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至影响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以上的事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经对儿童造成了‘心理虐待’”。心理虐待给儿童造成的伤害往往比体罚还要严重。许多幼教专家、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心理虐待”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一、心理虐待在幼儿教育中的集中表现。

  1、故意疏远、冷落孩子。疏远冷落是指对一些性格孤僻、能力较差、不太听话的儿童或其家长比较爱提意见的儿童,教师常常给出一副冷面孔,以致造成对儿童的心理伤害。

  2、威胁恐吓孩子。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误的儿童,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施以恐吓,斥责、如“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班去!”有的教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其他班的教师还很配合,一起对儿童进行批评,并以此警示本班小朋友。“见了吧,谁不听话,就去××班。或者某儿童经常打人,教师就说再打人把你送到公安局,交给警察叔叔。甚至,有些儿童打了小朋友之后,教师会恐吓他说:“再打人找把刀切掉你的手。久而久之,虽然这些教师能把儿童管的服服贴贴,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3、有些教师在处理儿童间的一些纠纷时,主观臆断,“对人不对事”一些较顽皮的儿童常常被误解、对号入座。这些做法极大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使孩子自暴自弃,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根除“心理虐待”的对策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儿童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正确把握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2、教师要尊重儿童的独立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里所说的尊重和平等不只是态度上的和蔼、亲切、而是要尊重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3、建立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常规,让儿童在和谐有序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会自主、自信、自尊、和自律。且常规不应是僵死的,只要有利于儿童发展,不妨碍他人、教师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4、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儿童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迫切想做好孩子的愿望。

  5、做好家园共育,构建家园共育的桥梁。一位优秀的儿童教师应该具备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发扬高姿态,对于家长所提的意见应本着有则改则,无则加勉的态度。绝不能把对家长的成见带到工作中,拿儿童出气。

  渴望爱是儿童最基本的需求,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应该是以情感为纽带,教师是儿童心中的偶像,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尊重、信任、理解能使他们变的自信,有助于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人格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教育方向决定了人格发展的方向,儿童的未来发展依赖与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如何担当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辱使命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光荣、伟大、而神圣的职责。我们每一位儿童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不能只重视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感到快乐。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更多孩子赢的尊严、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