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社会课程”的综合要求创设教育情景或是环境,使儿童由“动机、兴趣、需要”展开各种活动,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中获得成长。
儿童的主动性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早期培养儿童这种主动学习及探索的精神,使他们获得一定的启蒙性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对儿童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创设一个能允许儿童自己摆弄、操作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儿童教育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上立足于发挥儿童的主动性,鼓励儿童尝试,把儿童作为美术活动的主体,是创作的主人,在教学中让儿童处于积极的主动活动之中
一、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核心是以儿童发展为主
强调以儿童发展为本,这点对于活动设计至关重要,因为“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这两个不同的出发点将形成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和教学结果。
(一)美工活动目标与儿童兴趣、需求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儿童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那么再好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也会失去其教育家纸、教育意义。兴趣是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1、生活情景中生成生活目标
儿童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结合的。
《我爱妈妈》是在妇女节时设计的活动。儿童表达情感是直接的,而让儿童通过绘画手段来表达情感也是儿童表现内心世界,抒发情感的有效途径。活动结束后,呈现在我们面前孩子们的作品是风格各异的,表现了孩子们美好的愿望。“妈妈过节就像过生日一样,我送给妈妈一个大蛋糕,还让妈妈许个愿!”,“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让妈妈开开心心地过个节”,“我送妈妈一束花。”这些作品使孩子在积累了一些绘画技巧及生活经验后的体现,激发了儿童爱妈妈的情感。
2、抓住儿童的兴趣点生成新的课程
孩子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这许多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索的问题本身就隐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许多价值和目标。因此教师要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儿童,善于扎住儿童感兴趣的失误,生成新的课程。
我们班里养了许多金鱼。每天清晨我给鱼儿换水时,孩子们都会围在我的身旁看个不停。“多漂亮的小鱼呀!”,“这条红色的最漂亮!”,“看,小鱼的尾巴长长的。”“它的眼睛圆圆的,鼓鼓的。”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将自己观察到的小鱼的外形特征描述出来了。于是我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让儿童用手中的笔画出漂亮的小鱼。有的儿童用水彩来画,有的儿童选择了水墨画,还有的儿童将整幅画变成了小鱼的故事。发展了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将活动的目标转化为儿童的需要
教育要促进儿童最大限度地发展。全面落实教育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儿童的活动中有些包含重要价值的内容儿童却不一定感兴趣,或暂时不敢兴趣。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设定情境、语言引导、材料提示、游戏等方法巧妙地引发儿童的内在体验和需求,使目标真正转化为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音乐区中,我投放了新疆的服饰,在班内布置了许多反映维族民族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图片。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依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引出了美工活动“制作新疆帽”,孩子们积极地参与活动,探索如何能制作出六角帽。孩子们反复尝试:正方形的纸能制作出四角帽,如何才能做出六角帽呢?孩子们通过探索学会了三等分,剪六变形。在进行装饰时儿童认识了对称,学会了对称地装饰。在活动中儿童的主动性和主创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运用自身所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受到的启发来解决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达到生成目标。由此又引出了一系列的活动:歌曲《娃哈哈》、创编舞蹈、布贴画《民族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