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绘画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107

  一、开发早期智力是指导儿童绘画活动的首要目的

  日本的一位研究儿童美术活动的专家板光彦认为:“儿童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儿童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全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比如画一幅画,从开始到完成,它整个过程同画画人的眼睛、大脑、心灵、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想象力,画画的孩子敢于大胆地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的尽可能完满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人创造能力的表现。另外,画好一幅画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恒心,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一切是早期智力开发所要达到的目的,早期智力开发包括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比如骄傲、虚荣、粗心、自主能力差、半途而废等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总是口头教训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其效果是比较差的。要想使孩子的非智力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就必须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会到某种适当的活动中。从这一点讲,绘画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活动。一个能够自己面对实行写生的孩子,当他从随意的画画和制作过渡到能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候,当他从要大人指点过渡到敢于自己大胆去创作的时候,他的自主能力自然就加强了;当他们能做到自己比较有条理地去收拾用具的时候,他们的独立性也就增强了。让敢于大胆地去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去画,让孩子画画时有始有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总之,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孩子胆大心细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应该是指导儿童绘画的第一目的。

  二、在儿童绘画发展的黄金期,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类与生俱来潜伏着创造的动机,如同播有种子的土地一旦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水分充沛,种子便会生根、开花结果。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知识经验的贫乏与日益增长的认识世界表现自我的愿望是一对矛盾,儿童有时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将有限的经验超常规的组合,以达到表现自己心中世界的目的,于是想象和创造不断产生,对于世界各种规律认识的浅显,使儿童的创造有超越成人的大胆神奇,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掺杂着简陋粗糙。长期以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儿童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比如:有的教师为了保证作业效果,一般先出示示范画,再示范画的方法,然后儿童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儿童的绘画技能,使他们掌握绘画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是容易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使孩子们在画画时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儿童创造的质量。这就要把儿童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科学地的运用分析指导的语言,对儿童的创造活动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儿童们画其所爱,画其所想,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儿童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可以将创造意图解释演绎的清晰、明了,使儿童有创造的基点,又有无限伸展的广阔空间,在创作怎样使天气变凉快时,我先分析造成天热的原因,再让儿童寻找现实生活中降温的,最后告知他们画画时,能创造现实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也可采用超越现实生活的各种方法。恰到好处的分析,使儿童的创造既围绕降温,又向无限空间伸展。指导可以交给儿童具体的创造方法,提高他们创造的质量。例如:创造可以主体向四周发散,可以有四周向中心主体聚合,可以将新旧知识从不同方位组合、交叉,也可以从截然相反角度发散,或将原有知识分散再以不同方式组合,具体的指导使儿童创造时有的放矢,画手的想象时,我指导儿童从手的用途手的外形发散思考,再从哪些东西形状象手,哪些事可用手来做的角度发散,并指导儿童将对手的新旧认识交叉组合,使他们的创造既得法又伸缩自如,收到很好的效果。给儿童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必须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儿童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这对儿童的思维想象和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让他们依赖,很难令儿童想象,进而去创造。因此,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才能使想象和创造有更大的空间。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儿童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儿童感官、丰富孩子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例如,以小学一年级课程为例,让他们画以《美丽的鱼》为题目的画,首先把儿童带到水族馆,让儿童们观察各种各样的鱼的外形特征,给儿童讲解鱼的生活习性,鼓励儿童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鱼,然后,鼓励儿童画出自己喜爱的鱼。这样的儿童绘画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用传统模式,儿童就有可能只会画教师教的一种鱼的画法,作品就可能出现模式化的倾向,内容贫乏。因此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要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必须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

  四、正确认识和评价儿童画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共性,儿童绘画训练的目地是为了开发儿童智力,使他们学会一个自我独立观察、感觉、组合、表达世界的方法。所以,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孩子们自由,还孩子本色。只拿“象”与“不象”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势必给人才的培养带来失误,伤了一些孩子的心。

  由于儿童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对于儿童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儿童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需要,并且被儿童所接纳”。所以,儿童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儿童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锻炼他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的统一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力。儿童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及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他们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