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绘画教育论文 » 正文

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潜能发掘的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98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未来的社会更需要创造型的人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儿童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的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教师应树立时代的紧迫感为发掘儿童创造力添翼。

  在美术活动中发掘儿童创造性潜力,这是由于儿童年龄及儿童对美术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巴特尔说过:现实中,一点创造力没有的儿童根本不存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2-6岁是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不少研究也表明4-8岁是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美术活动作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通过绘画让儿童来观察、来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儿童素质。

  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发掘儿童的创造性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美育的功能。

  二、理论依据:

  1、美术教育的实质应该是通过绘知识、绘画语言的传授,综合开发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人格品质。

  2、中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极为重视创造。他曾在《创造宣言》中写道:“创造主未完成的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创造之神,你回来吧!……,只要你肯回答,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

  3、美国新精神分析家艾里克森在阐述人格形成的八个心理社会阶段时指出:4-6岁儿童处于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这时儿童除了模仿行为外,对周围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常常问这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各种活动,孩子会表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儿童特点,想象是儿童美术活动的精神支柱。

  三、实验对象、时间与方法:

  1、实验对象:中(5)班为实验班,中(1)班为对照班,两班儿童家长的文化层次、家境状况相当。

  2、实验时间:2000年9月——2001年7月

  3、实验方法:实验中利用了向家长问卷、作品分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四、实验措施:

  1、创设有利于儿童进行美术活动的环境。

  (1)创设有利于儿童进行探索的环境。

  本人平时注重与儿童一起创设良好的活动场所以及各种活动工具、材料供孩子们进行选择。使孩子们不受限制地按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游戏、创造。如:在室内摆放儿童绘画、手工、泥工等作品,同时活动区中投放材料、粉笔、油画棒等在这种环境中,儿童可以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尝试用多种材料与手法去表现作品,不拘泥于用一种固定的方式,培养了儿童的创造性意识。儿童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儿童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主动、自由地开展美术活动,他们的创造性潜力得到挖掘。

  (2)创设适应儿童发展水平的环境。

  陶行知先生认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必须遵循两条原则,即新生儿童人权及了解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儿童身心发展又制约着教育。因此,在观察、了解、分析评估儿童的发展状况——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心理需求。发现不同程度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创设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只有这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环境,才能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其产生活动的愿望、主动参与活动。从而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3)创设轻松开放的环境。

  约束儿童的头脑,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循规蹈矩、小心翼翼,画画只会死板临摹,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儿童就会习惯听从他人,创造性思维埋没了,而在宽松、开放的环境里,儿童可以自由交流和表现。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儿童与教师、同伴讨论互相走动看一看,随时与他人交流有关上课的内容,互相学、互相启发。

  (4)结合具体的美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

  如在儿童画“太阳”时,教师带儿童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去欣赏太阳的美景,早晨金灿灿的太阳披着朝霞,中午银光闪闪的太阳、白花花的云朵,傍晚红彤彤的太阳与晚霞,通过审美环境的体验,引起儿童对美的事物产生了敏锐的感知,从而画出的太阳不再是一个模样、一个色彩。研究表明,让儿童置身于审美环境之中,不但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美创造性的发挥。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