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绘画教育论文 » 正文

倾听幼儿的“画”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95

  儿童时期是人类大脑成长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美术教育是儿童去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的过程。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很低,他们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心里有什么嘴巴就说什么,所有情绪、情感都可以从表情上表达出来,但是,正如瑞吉欧所说的一样,儿童是有一百双手,一百种表情,一百种语言的,他们以有声和无声的语言诉说对生活的种种美好和想法,特别是喜欢以绘画形式表达出来,他们画自己的感受、体验、已有的知识经验,画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愿,还有他们所见所思,联想和想象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交会和综合等。下面我谈谈倾听儿童“画”音的一下体会。

  一、为儿童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我坚信儿童喜欢画画犹如喜欢说话一样,需要画画犹如需要空气一样,于是,在每天都保证有一定的时间让儿童进行自发自为的涂鸦活动,《纲要》中也提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而且是“创造性表达”,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创造中提高。如小班许多孩子在涂鸦时喜欢自“画”自说:这是汽车,这是飞机,这是红花,这是小鸟······但以我们成人来说,是左看右看都不像,充其量也只是一下变形的线条,或者有些孩子在不停的画点的时候,也喜欢不停的说:这是小鸡,这是鸡妈妈,这是鸡爸爸,其实,只要我们以问他们,便会真相大白:他们画的点是米,表示这是小鸡吃的米或者是母鸡公鸡吃的米。对于儿童这种自“画”自说,是他们在不断的涂画的过程中逐渐将图形与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从中认出某些形状。发现与他们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给自己画的线条和图形起名字,自言自语的进行注释和说明。所以,也有人称这种线条为“注释线”。成人在观看这种作品时如果离开了儿童的语言解释,一般是无法辨认其代表什么。但我们要“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因为“儿童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现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如曾有一段时间,我班孩子疯狂地爱画“小姐”,就是那种把头发拧成几团直直竖在头顶上,开满五颜六色小花且在耳边下垂以小缕,脸上有分外显眼的两团红胭脂,两脚细长像祥林嫂的圆规脚一样的那种形象,每次画完后都会到我面前高兴的说画的是我。我怎么看也不会是我的形象,而且改革开放以后,“小姐”这个称谓总含有太多的贬义及歧视,我心有不悦和不解,但还是告诫自己,消除浮躁心理,等等看他们如何交待下文。果然,在一次画完后他们又高高的举到我面前说我是小姐,然后全班的男孩女孩恭恭敬敬对我打辑道:“参见小姐!”经了解才知道他们是模仿电视,在他们的眼里“小姐”是尊贵、美丽的,让人崇拜的,不像我们大人那么的世俗,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人们受各种视觉媒体冲击,这是现代生活所不能避免的,于是我积极利用电视媒体,为儿童搭建一个施展潜能的平台,引导、启发他们通过画笔来展现古代的各种服饰、发型、园舍、人物,现代的高楼、交通设施、花草树木、高山河流和形形色色的人群······

  二、支持儿童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

  “六一”节那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命题画——欢庆六一。大班的儿童已具有初步的绘画技能技巧,我没有讲解示范,这个命题与儿童息息相关,是他们自己的节日,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张力都很大,但我想,喜庆的画面无外乎大量使用色彩明快的手笔来渲染,以鲜花、气球、小鸟、欢舞老衬托。确实许多孩子也是这样画了。只有莉莉,她画的是满天的乌云,一团团、黑漆漆。一边正下着倾盆大雨,雨下还有一个小人儿惊慌失措的样子。看着与我想象中相差甚远的画面,我不得不问:“六一不是很高兴的吗?”“我很高兴呀!今天早上来幼儿时天是黑黑的,闷闷的,现在下雨了好凉快啊!看!这是我,在雨中唱歌跳舞。”在我们大人看来,黑黑的画面一点都不好看,更谈不上又喜庆的感觉了,但孩子的话令我们震惊,我自认为那个楚楚可怜的小人儿竟然是她在雨中飞歌漫舞,这是一件令大人们多么向往的浪漫之事啊。按物体固有色赋有色并不是儿童美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艺术旨在表现人的情感,儿童与依情感选色正表现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心,他们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虽然简单和原始,但并不是错误的。儿童的世界是直观的,他们的画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所见所想,他们分÷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童心童稚。在这个“六一”节里。没有明媚阳光,一场滂沱大雨把原来的闷热天气一扫而空,带来了一丝丝舒爽,室外无法挂上气球、彩旗和飘带,各项活动只能在室内开展。你说莉莉的画离题吗?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作用与环境的方式不同,因而也就决定了每个儿童在原有经验上的个体差异,包容个别差异,一视同仁,让儿童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不歧视也不限制,“肯定和接纳”。因为没有接纳就没有创造,我们的责任是儿童感受到参与创造活动的乐趣,让他们获得满足,有信心和成就感。因此,我要好好珍藏这幅“黑色的六一”,而且我更希望有更多的孩子有标新立异之处。

  在进行“阿姨的手提袋”的绘画活动中,我首先向儿童示范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半圆形五种范作,同时不忘告诉孩子要画得和老师不一样的。结果,一节课下来,全班47人竟然有41人模仿了我的范画,占87%,有4人有所差异,只画得一到四种不等,仅有2人画得异想天开,一个是贤贤,她画了二三十只各种形状细如瓜子壳般大小的手提袋,“包包是不是画得小了些?”我小心翼翼的问,“不小不小,我还要画很多很多,送给全班的小朋友和小班的弟弟和妹妹。”听他这么一说,还是顺应那句话:世界有多大,儿童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儿童创造的天空就有多宽。你不得不佩服她的构建能力--她画得很小,是为了画得更多,她画更多是为了多送给他人,你看她心中装有这么多的小谱谱,你能不感动在她的创意、她的博爱之中吗?一个是宝月,她画的手提袋有草莓的、向日葵的、冬瓜的、小狗小猫的,画得甚是形象生动。而且她还逐一的向我介绍,她将画水果系列的、蔬菜系列的、动物系列的、鲜花系列的。在讲评作品的时候我特意挑了贤贤的那张,我刚刚抽出那密密麻麻瓜子般大小的作品时,全班儿童发出了“嘘嘘”的讥笑声,“怎么,你们不觉得这画很棒吗?”“她画得不像老师的!”“她画得小小的,不好看!”儿童响亮的回答,让我汗颜,是不是以前自己总是不自觉的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以一种成人的、专业的、唯美的眼光来评价他们的作品,以致他们都知道用“像不像”、“美不美”、“好不好”来评价他人的作品呢?儿童迎合、关心老师的标准,捕捉老师的表情来行事,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长期如此,我们的孩子会变成什么?一直以来,我们在课堂上常常讲的一句话就是:看谁画得和别人的不一样!现在想想,这是多么空洞乏力的要求啊。儿童在作业的时候,我们总是把他们局限于自己的位置,要求他们要独立、专注,不能与他人交谈、交流、合作。他怎知和别人不一样是什么样子呢,所以只能模仿老师的范例,只能被动、机械的再现作品,这样必然会束缚儿童的大脑,禁锢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剥夺他们想象的自由,扼杀他们的创造力。新《纲要》提出的“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对我们传统教学以“依样画葫芦”老师范画为主提出了大挑战,我们是该反思该改革创新的时候了。全班87%的孩子画得和老师雷同,我们试想如果老师只画了一例,是不是起码有超过87%的孩子只画一个手提袋呢?长期以往,我们的孩子怎么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呢?有了这种反思,过后我问孩子,如果你们还有机会画手提袋,你们会画什么呢?他们纷纷发言:奥特曼、皮卡丘、超人、中国龙、中国结、房子型的、水果型的、人物型的······还有一些可以变色的、可以保温的、可以防盗的、可以听音乐的、可以发光的、可以讲故事的、可以聊天的……可以说,起码有85%的孩子回答试不一样的,这同时也证明了儿童都是有创造性的,我们成人不要低估了他们,更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强加于他们身上。

  倾听儿童的“画”音,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有无穷的创造力。但我们都要记住,“创造”不是教出来、学出来的,而是看我们老师如何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调动他们做事的欲望。为人师者,任重道远啊。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