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绘画教育论文 » 正文

美术活动中语言对幼儿创造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100

  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的特有行动,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方法对受教育者施以多方面影响的活动。就学科的特性而言,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自发的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我、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往往不受时空关系束缚,也不受客观情理的限制,他们可以在美术活动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说儿童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进行着创造。同时学龄期的儿童已初步具有表达语言、接受语言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他们的发音器官已基本成熟,并具有一定的语言积累。表现自我和与人交往的需要日益强烈。然而这时的儿童尚不能自如地运用和理解成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但对与他们生活相关、与他们理解水平相近的语言特有兴趣并能理解接受。所以儿童美术活动中教师具体、形象富有启发、鼓励性的语言可以向阐明儿童创造的意图、营造适合儿童的创造的氛围、激发儿童的创造信心、引发儿童创造的动机、点拨儿童的创造的困惑。

  1、运用和蔼平等的语言、营造儿童的创造的氛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则教室的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严肃并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儿童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因此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有和蔼可亲的态度,使用亲切、平等、幽默语言。能让儿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情绪上轻松愉快,心理上如沐春风,表达上流畅自如。个人的创造灵感时时涌动,群体间创造浪花相互激荡不断掀起新的创造浪潮。如何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营造儿童的创造的氛围,教师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可:“儿童是完整的人,有权享受与成人相等的尊重与权力,并因为生理上的弱小理应得到更多的爱护。”同时给自己正确定位:“教师并非高大完美指令者而是儿童的协作者、帮助者、然后才是指导者。”有了这科学、人文、自然的心态,亲切的态度和语言会应运而生。我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讨论时、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儿童之间教师与美术创造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儿童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火花不时闪现。画鱼时我让儿童课前自己查找有关鱼的资料,课上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鱼和它的画法?”画蝴蝶时先让儿童拼搭蝴蝶,然后问:“看!谁的蝴蝶最美,怎么会那么美的呢?”讨论中我不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儿童,听到他们的不同意见时,我不急于指正或轻易反驳,而是用平等探讨的口吻让儿童自己寻找正确答案,这样儿童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想法,长久下来,儿童的想法、观念都会具有个性色彩,有变通性和独创性。画鱼时有儿童说应先画眼睛,按理画鱼先画身体较妥,先画眼睛作画时易造成走型,然而我不急于否认而是提议:“两种方法都试试,看那种方法容易画,画的美。”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老师用宽泛之心,去容纳儿童的不同意见、想法,并不留痕迹得加以科学指导。用宽容之心去接纳不同个性的儿童,而不人为偏移,用宽厚之心去期待不同水平的儿童的悟性开化,循循善诱而不拔苗助长。如此这般,儿童的创造之水如天上之河源源不断。

  2、运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向儿童阐明创造意图。

  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活动,是具有指向性的创造活动,这个指向性实际上是教师设计的创造意图,如何将这个创造意图传导给儿童,是一种较高的教学技巧,创造意图可通过多种方式途径传达,语言传达是其中难度最高,最直接、便捷的方法,语言由抽象符号组成,而儿童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干涩的语言符号缺少耐心,不易理解,教师采用与儿童生活相近相关的形象具体的语言,将本质抽象的创造意图,演绎成儿童能理解接受的具体形象的行为信号,使之产生创造,为达到上述目标,老师首先必须了解儿童,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大人相比是浅显简单的,生活经验缺乏的他们理解语言符号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根据教材特点,选择与儿童生活相近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儿童理解创造意图,使儿童的创造活动基于教材之上,又发散于世界无限空间之中。当儿童人物动作创作出现踌躇不前时,我设计了“爸爸吸烟”的活动。我和儿童一起谈吸烟的坏处,并想办法让爸爸不吸烟,儿童各说各的,一时间想出了好多办法。于是老师抽象的创造意图,演绎成了儿童能理解接受的具体形象的行为信号,创作爸爸吸烟时,他们的画中的孩子动作富有变化,情节颇具童趣,表现出极有个性的创造。儿童心理具有泛灵性的特点,在他们幼稚的心里,世上的一切物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在语言中经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向儿童阐明创造意图,这种方法可以让绘画内容与儿童生活连接,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当我把彩虹比做游乐场时,儿童会让它们在天上滑滑梯、打羽毛球,和太阳公公一起玩。当我把蝴蝶比作“蝴蝶宝宝”时,儿童会让它们住在花房子里。在阐述创造意图时,语汇的具体形象能增强儿童的理解,面对丰富多彩的语言,儿童更感兴趣更易理解的是动词、名词,动词能引起儿童生理上活动的冲动,名词能引起儿童对生活场景的联想,在保持句子合理通顺的前提下,将阐述语言精简成以动词、名词为主的句子,并将动词、名词以象声词、叠声词的形式出现简洁、押韵、生动、形象,不仅有助于儿童理解创造意图。更有助儿童浮想联翩。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