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绘画教育论文 » 正文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105

  导读: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美术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儿童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儿童的创造性。

  在谈及儿童美术教育时,一位台湾学者曾经感慨地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在学习和贯彻《幼儿工作规程》精神、将转变了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一棘手的问题。然而,当我们运用“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的整体改革思路思考美术教育时,我们原先的困惑化解了。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一个两岁左右的儿童,用笔在纸上涂鸦,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儿童从涂鸦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预,他们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游戏。因为这种自由制作过程没有强制的目的和社会实用价值,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儿童作用于美术材料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经历和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而儿童的美术作品则是儿童自我的一个部分,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然而,还应该看到,美术活动除了对儿童的一般发展具有教育意义外,还对儿童发展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美术活动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上,而且在对美的追求的层面上,能使儿童感受和理解真、善、美,引起儿童的情感律动,给儿童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教学能使儿童不只局限于自身的经验,能带给儿童经过修正的、理想化的现实,使儿童能按照教师给予的形式美原则指导下的技能和方法进行作业。

  我们在给美术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定位时,更多地注重前者。我们认为,在儿童阶段,儿童有十分强烈的内在表现自己的愿望和动机。满足儿童美术游戏的需要,让儿童自主地进行创作,这对于培养儿童健康的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也没有放弃后者,我们认为,美术的技能学习是儿童美术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尊重儿童的现状,从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发,去确定略高于儿童基础的教学要求,而不可机械地按照教学进度去勉强儿童。这样的价值定位,使我园的美术教育有了基本立足点。

  让儿童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美术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儿童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儿童的创造性。

  以前,我园教师教儿童画画,往往先自儿童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儿童交待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例如画头饰,给儿童示范的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4种,让儿童任选一种,但是必须按教师示教的方式画,不允许儿童超出此范围。改革后,同样是画头饰,教师给儿童提供的只是零件,如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矩形等,启发儿童可以用这些“零件”组装成各种画。教师虽然也向儿童出示了许多幅“零件拼装图”,但是更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活动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每个儿童都画出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头饰,如房子、汽车、葡萄、螃蟹、太阳等等。我们体会到这一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把美术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

  过去,教师们常发现不少儿童一笔画错了就不想画了,或者重新换纸再画,或者对教师说:“我画错了!”“我不会画!”如果教师在此时批评或责备了儿童,那么其手脚越来越被束缚,越来越不敢画了。现在,放手让儿童自己画画,错与对的界限变模糊了,儿童再也没有拘束和压力,不仅敢画而且爱画了。教师看到一个儿童在一个螃蟹的标本旁画螃蟹,她先画了一个圆,又在圆的周围画了8个扁扁前椭圆,这8个椭圆的位置显然与标本不一样。这时,教师没有立即去纠正这个错误,在她画完时,教师对她说:“你画的是个海葵,是吗?”那个儿童点了点头,又在那个“海葵”的边上兴致勃勃地画螃蟹了。这次,她吸取了经验,比上次画得像多了。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注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儿童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我们认为,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美术技能技巧不可缺少,它是儿童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转变为表现的媒介,没有它,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这就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运用自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儿童探索和驾御美术材料。但是,由于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各异,兴趣亦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做法,对不同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

  例如,为了让儿童练习画垂直线和水平线,我们设计了“为小动物造笼子”的美术活动。以往的教学,要求全体儿童在一个小动物前各画6条横线和垂线,形成一个封闭的笼子。这种做法,使已会画的孩子兴趣索然,依样画葫芦般地再画一遍;而对那些还没有很好掌握画水平线的儿童,常常把线画斜了,或者不是画不到边,就是画出了头,几次挫折就使其失去了信心。现在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对已会画笼子的儿童,我们启发他们画更漂亮的笼子;对能力差的儿童,教师先帮助他们“钉”个框架,让他们用连接短线条的方式去替代用长线条画笼子,使他们在练习中获取成功,求得经验。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