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教育探索论文 » 正文

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验式”交往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教育探索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浏览次数:365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是社会化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而交往正是发展社会化的最佳途径。通过交往,孩子逐渐适应自己的伙伴组成的“小社会”,懂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为孩子进入社会打下基础。通过对园内幼儿初步的调查发现,家长对于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认识还不够,对于如何去正确培养却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他们或是担心孩子出去会“变野”,或是害怕孩子会受意外伤害,又或是怕孩子在外惹事生非,所以常会将孩子关在家里,与电视、玩具作伴,遇事包办代替或横加干涉,长此以往,束缚了孩子的发展,不利于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同时,由于我国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孩子在家中无同龄伙伴,父母的爱十分集中,容易产生如娇气、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不易与人相处等问题。而面对这些产生的问题,家长常常束手无策。能力不仅要有知识基础,但更多地要通过实践体验。过去的实践体验在幼儿园中又以虚设为主,虚设情境与现实情境存在着差距,我们提出开展家园合作让幼儿在家庭现实情境中,进行交往体验,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为此,我们提出开展家园合作体验式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试图以家园合作创设不同的体验活动为切入点,帮助幼儿在体验与经历的过程中获得与人相处的交往合作经验。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交往与合作是社会性行为需要给幼儿的道德认知,而更需要经过体验与实践进行道德行为实践。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儿童最初的认知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动作,让儿童体验和感受,在自己的动作中认识世界,会形成更牢固的认知体系,顺应幼儿的兴趣,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建构自己的经验。《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从中我们知道:幼儿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   活动的,教师应善于利用人、物、时空等各种要素,综合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效应,促成幼儿自主活动的生成,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积极主动的作用中,积累与环境作用的必要体验与经验。那么,如何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分析、提炼,使之成为培养幼儿的丰富土壤,使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与感受,从而得以发展呢?我们需要思考与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幼儿园、老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家长一直是全程陪同,在对教师工作提出肯定的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在思考:如何发挥家长、家庭在其中的另一种主导作用呢?由此我们产生了该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顺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以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为突破点,不仅为家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更将研究的重点落实在家长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幼儿园、家庭双主导思想的指导下,共同着眼于幼儿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说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1、探索、总结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验式”交往能力培养中体验活动的创设与实践;2、验证“体验式”交往能力培养法对幼儿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及家长对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所持的态度。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案例研究等2、研究内容与说明:(1)研究内容:开展节日体验活动、日常生活体验活动、社区体验活动来促进幼儿与同龄伙伴、非同龄伙伴及成人之间的交往。(2)说明:A、幼儿园讨论发现问题→协商制定    活动目标→创设相应场景→观察调整拓展B、家  庭体验经历场景→交流感受发现→提出愿望延伸    (3)验证“体验式”交往能力培养法对幼儿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及家长对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所持的态度。  我们将采用前后测数据统计以及家长访谈等方法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变化进行评价。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查讨论阶段,第二阶段为实践性研究阶段,第三阶段为验证与总结阶段。第一阶段:调查讨论阶段  2006.3-2006.4(1)  调查、了解幼儿交往能力现状、家长对幼儿交往性问题的困惑等,总结整理并分析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与产生原因;第二阶段: 实践性研究阶段 2006.4-2006.3(1)  家园讨论协商按阶段、分步骤进行,创设体验活动并实践;(2)  实施研究方案,测查数据变化,收集资料,及时总结。第三阶段:验证与总结阶段  2007.3-2007.4通过对数据定性分析,案例的研究,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实效评估等,验证“体验式”交往能力培养法对幼儿    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及家长对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所持的态度。
三、研究人员及分工与条件分析:本课题研究人员具有多年幼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及教育科研方法合格证书,研究论文获市、区级等第奖,对幼儿教育颇有心得。 四、成果形式:1、阶段成果形式:(1)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验式”交往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2)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验式”交往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案例。2、最终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形式:(1) 最终完成时间:#####.4(2) 最终成果形式:论文。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