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科学教育论文 » 正文

谈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指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3  浏览次数:136
  导读:儿童主动学科学的过程和在活动中获得的广泛经验为儿童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儿童也乐于将自己的发现、感受、体验表达出来,相互交流、相互补义、并与同伴共享,可表达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创造,还可以表达自己感知操作的方法过程和结果。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儿童通过自身感觉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它强调通过儿童自身的探索去学科学。   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思想应是以促进儿童与环境、材料、同伴等良好的相互作用为出发点,以促进儿童认知、技能、情感态度和个性等和谐发展为目的。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不仅仅是体现教学计划中既定的要求,以最佳的方法使儿童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科学经验,还应使儿童在探索过程中学习到科学的方法,并促进其发展,有效的指导科学探索活动,教师如何做好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怎样向儿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指导儿童学习科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因为教师的提问直接影响儿童的思维方式及操作。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应紧扣活动内容形成一个系列并贯穿始终,其中不但有指向性的集中思维的问题,更多的还有开放性的启发儿童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例如:在“奇怪的石头”课题中,教师从给儿童提供材料开始,提出了简短的指向性的问题。   “你带来的石头是什么样的?”是儿童进入课题,然后教师又以简短的语言启发儿童与材料相互作用,进行操作,探索思考和发现问题。   “桌上还有许多石头,你们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桌上的石头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你们发现你的石头像什么”当儿童饶有兴趣地进行探索,教师又根据儿童活动情况再次提问,指导儿童进一步操作。   “一块石头没有发出声音,在什么情况下石头会发出声音?”最后,教师还一问题启发鼓励儿童描述自己的发现与看法。   “你在哪里看见过石头?它们有什么不同,挑选一块你喜欢的的石头,说一说为什么会喜欢?”   以上提问改变了过去教育活动中封闭式,暗示性问题较多的弊病,较多地采用了开放性启发提问,使儿童从多方位去思考和探索,让儿童在活动中感知、操作、比较、思考、回忆联系已有的经验,表达、交流,这样使儿童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探索也很主动、积极。   二、引导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   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学习,这是年儿童童学习的特点,儿童科学教育重视儿童自身的活动,强调他们在活动中感知事物的属性,又因任何事物以它在空间、时间、因果关系等存在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且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但这些联系和关系,对儿童来说,不能以告诉、讲解的方式传授而只能通过自身活动感知来获得。   因此,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儿童积极参加活动让儿童运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去接触、感知、周围物质世界,同时提供反复多次感觉的机会,让他们探索事物,获取科学经验,并培养儿童学习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客观事物,感知各种事物属性的能力。例如:在“可爱的小脚丫”活动中,儿童不仅用眼睛看自己的小脚丫是什么样的,还揉揉摸摸小脚丫,有什么感觉,又让儿童在教室的地板上,室外的水泥地和海绵垫上走走、跳跳、跑跑,使儿童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和运动感觉,获得了有关脚的感性经验,感受到在不同质地的材料上活动的柔软感、疼痛感、舒服感,最后获得对自身的小脚丫的较全面地认识。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儿童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开阔思路。允许、支持儿童以自身的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探索。例如:在“有趣的沙”的课题中,教师提供了有关材料后,教师提出了,“你怎样用这些材料玩沙?”这个既有指向性,又有开放性的问题,儿童按照问题的方向思考和探索了多种玩法,在玩沙的过程当中,他们发现了沙能流动、能堆山、能筛出粗细、能渗水,使儿童感受到沙的可塑性、流动性、渗水性,从而吸取了广泛的有关沙的经验,扩大丰富原有认知结构的内涵和外延,并在原有基础上建构新的认识结构。   三、教师应使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题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为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身份,体现在不同程度的指导:   1、教师应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主观强制灌输知识,儿童被动接受机械背诵的僵化状态,重视以儿童的活动过程,教师可有少量的指令,有质量的指向性问题,以及必要的,有吸引力的简短陈述或演示引导儿童充分进行操作活动,允许儿童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决定操作步骤、方法、允许儿童为探索需要而移动位置,允许儿童结伴、合作探索,或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想法,允许儿童提出不同的问题或者要求教师提供补充材料,这样的活动气氛活跃,儿童思维积极,自信心增强,活动自在,有利于儿童进行主动探索学习。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要改变用“命令”来指挥儿童行动的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在平时的语言和行动中,应体现尊重儿童的作风,成为儿童的朋友,当好科学的指导者、帮助者、材料的提供者,教师可巡回儿童身旁或亲自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儿童活动或耐心地观察儿童在操作过程中的情绪、表现、或以亲切的态度倾听儿童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询问征求儿童的意见、愿望或及时提供补充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呆板沉闷的气氛,增添儿童的安全感,使儿童的学习活动轻松愉快,不仅获得了知识经验,还能促进儿童个性、情感、态度的发展。   3、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应体现出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所提高为出发点,因为儿童的发展水平存在个别差异,儿童在科学活动过程中表现也会不同,教师的指导就不应强求一致。不仅使儿童获得既定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儿童操作的技能,教师可用点头、微笑或语言,肯定儿童的活动鼓励有进步的儿童,可以帮助儿童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可询问了解儿童完成活动的方法,可向儿童提出建议或进行启发性提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不要过多干预和代替儿童的操作,同时也不应该放任儿童无止境的自由操作,教师仅是一个旁观者。   四、引导儿童学会用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儿童主动学科学的过程和在活动中获得的广泛经验为儿童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儿童也乐于将自己的发现、感受、体验表达出来,相互交流、相互补义、并与同伴共享,可表达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创造,还可以表达自己感知操作的方法过程和结果。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儿童科学活动进行评价,通过儿童的自信心,激发儿童再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教师不仅要评价儿童在科学教育中所得的结果,更要重视评价儿童参与活动的态度,探索发现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是否善于思考,有所创造等等,对发展较为迟缓的个别儿童,教师发现其点滴进步就给与鼓励、肯定,让他们逐步变得大胆、自信、愿意把自己的发现,想法告诉同伴、老师,评价活动应促使每个儿童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   没有活动,也就没有儿童的学习,要搞好科学活动的指导工作,应充分体现儿童学科学的主体地位、大胆放手让儿童参与活动,进行操作,但教师不能放弃,使科学活动的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第二幼儿 吕丹丹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