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这是学前儿童不同于年长儿童的突出特点,学前儿童的行为充满情绪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的情绪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同时情绪发展与其他能力的成熟有很密切关系。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有所作为的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共同心愿,所以现在的家长非常重视情商教育,重视幼儿的情感发展,以前家长在离园时问孩子的第一话是:“今天,老师教你什么了,这首儿歌你记住了吗?……”而现在大多数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你是怎么玩的……?”家长的观念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刚进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必然会使他们产生焦虑、胆怯和不安,表现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如何使小班幼儿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下面我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观察幼儿情绪变化,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状态。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或进行各种活动时,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情绪,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这种情绪变化,引导幼儿以愉快和舒畅的情绪进行各种活动,提高教育效果。如小朋友在玩玩具时,使用过程中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出现扔、抢、摔、砸、撕等现象,我们就要对症下药,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幼儿逐渐学习一些使用玩具的正确方法,体会爱护玩具,共同使用玩具带给自己的快乐。
二、发现幼儿不稳定情绪,及时培养幼儿情感调控能力。
情绪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只有自由地体味了各种情况下自己的反应,孩子才能够开发体贴他人的能力。只有自由地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孩子才能学会怎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宣泄行为。所以我们在小班的墙面上设计了我的心情图,让幼儿用自己的印章每天在心情图上印上自己的心情。老师就会及时发现谁的心情不好,也就及时地引导或转移他的心情。同时我们还在区域里设置了一个发泄区,发泄区里有爱的小屋、铁皮筒、拳击手套、沙袋等,小朋友可以在爱的小屋里说悄悄话、哭,或在里面用拳击打,等心情好了再出来。
三、发幼儿良好情绪,培养幼儿健康愉快的情感。
(一)老师要及时向幼儿传递爱,表达爱。
幼儿园老师是最细心、最耐心、最勤快、最有爱心的老师,老师不但要把孩子的日常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还要蹲下来跟孩子面对面的说话,用肢体、动作与表情,把爱的信息传达给每一个孩子。
1、身体接触:不时改变花样,抱一抱、亲一亲、转个圈、拉勾、击掌、手指碰碰等来接近孩子。
2、特殊的见面仪式:幼儿每早入园,师生有个特殊的见面礼,即小鸟要张开翅膀扑到鸟妈妈温暖的窝里。
3、表扬信:要用香味的小纸,有图案的小纸片。把小纸片剪折成各种形象,有时在小奖品后面写上一句表扬的话或有时画一个笑脸,奖给有进步的幼儿,激励他们,改掉缺点。
4、为幼儿唱生日歌;每当孩子要过生日时,总是提前几天就告诉我们,他们对自己的生日总有一种深深的爱,渴望被爱,渴望祝福,我们也总是把生日当成一件大事,让大家为其唱生日歌,让老师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她的快乐。
5、拉近关系。在平时,老师学会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幼儿的心,引起愉快情绪。
四、师要有逗乐绝招,会即兴表演
幼儿园老师要善于和孩子“疯”,并且要有逗乐绝招,要制造幽默,因为孩子们追求得是快乐。
五、让音乐浸透小班幼儿的生活
因为音乐比语言、美术、体育……,等活动具有通用性,有节奏、有旋律,不受年龄、区域、种族的限制,能渲染气氛,能调整情绪,能陶冶情操,能激发情感,使幼儿喜闻、易学、乐记,小班幼儿还处在影像时期和模仿时期,同样内容一个口头讲述、一个编成儿歌或歌曲,肯定是歌曲被幼儿最易接受。所以入园的第一天,老师就向家长询问,收集幼儿入园前喜欢听,或者爱唱的歌曲,老师唱熟练后抓住一切机会,哼唱给幼儿听,这有让幼儿倾听所熟悉的音乐,这样不但调节、转移幼儿的情绪,同时让幼儿找到了亲切感。
幼儿入园后,让音乐成为一种信号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幼儿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可配上音乐。如:小班饭前便后要洗手,老师就唱《洗手》歌,入睡时就唱《小猫你别吵》,要进行活动时就唱《拉拢放开》,慢慢地,幼儿一听到相关的音乐马上知道做什么活动,不仅给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方便了教师秩序的组织活动,同时还可鼓励幼儿在家在园当小老师,自己表演,增强自豪感,如迎新年卡拉OK比赛,歌曲易学、好记,让家长看到了幼儿一点一滴的成绩。
在情感教育中,幼儿学会了生活、学习、做人,但情感的交流并非一朝一夕。我们需要在日常活动中,从情感教育切入,教师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幼儿中间,关注他们,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努力创设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和谐环境气氛,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和谐发展。
永嘉县机关幼儿园 刘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