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科学教育论文 » 正文

用科学态度对待科学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1  浏览次数:487
广东学前教育网论文频道导读: 导读: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里,既有新手上路,更有老手在途,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有待时日去探索。但我想,只要我们能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但丁曾说,“定定心,我们已在更好的路上了”。同行们,让我们携手一同上路吧!
第二届全国科学教育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四天,但给我的启示和鼓舞远远超出了我对会议的期望,可以说收获颇丰——专家们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观摩活动执教教师的认真谦逊,与会代表们的热烈发言……这些无不使我深深感到,在幼儿科学与数学教育领域中,我不是唯一的跋涉者。在我身边,不仅有无数和我—样为之“上下而求索”的同行,还有在理论上已先行一步的专家。在专家们的“导航”下,我们的科学探索之舟一定能成功抵达彼岸,但前提是在今后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也就是以一种更执著、更客观、更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幼儿园科学与数学教育。

不论是主会场的报告还是分会场的点评,每位专家在提出研究结果和相应观点时,都会特别强调这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相信专家们并非仅仅出于谦虚而作如此声明。的确,科学之为科学,其精髓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它不应以渚如身份、地位、私人感情等主观因素,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在这一点上,专家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3月27日上午,在南京市实验幼儿园观摩的四个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四个活动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并非因为选材奇特、形式新颖,恰恰相反,其内容均来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教师们用自己敏锐的专业眼光捕捉到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并挖掘出隐藏其背后的科学教育价值。和前两年的科学观摩活动中,经常让幼儿探索外太空、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等相比,无疑教师们的科学教育理念已返璞归真。而这些来源于生活的题材,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在“应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作为科学教育内容”上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当天的观摩活动后,四位执教者对自己施教前后所做的反思与评价是客观而谨慎的。受她们的感染,本人对四个活动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并非仅针对于这四个活动而言,更多的是自己在今后的科学教育中应注意的一些原则:活动前应分析清楚关键经验(或关键概念);所设计的每一个活动环节(包括材料的选取)是否能有效促进幼儿梳理、提升、迁移、应用关键经验。想要把握住这两个原则,就必须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审视自己的行动和思想轨迹。

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对于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来说并非难事,而分析清楚关键经验则必须有“不知变知之”的执著。如果教师自己对关键经验不求甚解,又怎么可能使幼儿真实地面对未知世界呢?目前,“整合”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固然可喜,但“整合”的要旨是什么?它绝不是把几个不同领域的关键经验简单罗列或相加。个人认为,整合是指教师在呈现隐含关键经验的情境或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幼儿是“以整体的方式地认识事物”这一认知特点,因此哪怕是“综合活动”或“领域渗透活动”也应该是以某一个关键经验(或概念)为主,教师完全不必为追求所谓的整合而最后整成了“大杂烩”。

虽说幼儿是以直观形象性思维为主,但他们绝不是头脑空空的芭比娃娃。如果只考虑活动形式和材料的新颖而忽视其与关键经验的关系,纵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绪高昂,也只是一种肤浅的娱乐。只有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开难题时,他们才能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并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对于活动的每个环节安排什么内容,应该以内容是否直指关键经验为依据,然后再考虑新颖性、趣味性等,这一思考的顺序绝不可颠倒,否则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准备的活动就会成为浪费时间的花架子。想到一个有趣的活动环节的确不易,但如果它与关键经验无关,那么教师就应该用理性的、客观的态度忍痛割爱,果断地放弃这“维纳斯的双臂”。

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里,既有新手上路,更有老手在途,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有待时日去探索。但我想,只要我们能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但丁曾说,“定定心,我们已在更好的路上了”。同行们,让我们携手一同上路吧!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