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科学教育论文 » 正文

如何把握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1  浏览次数:331
广东学前教育网论文频道导读: 导读:幼儿教育一直提倡注重活动的过程,并重视活动中目标的实现,因为这目标是针对活动的过程而设的。同理,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虽然把对科学态度、情感放在首位,注重方法、行为、习惯的引导和训练,但也同样重视科学知识、应用技术知识的积累。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善于调动社区教育资源,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服务。
   尽管幼儿园已经把常识活动改为科学活动,但许多幼儿园依然把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作为科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我认为要真正落实科学教育的任务,必须让教师明确完整的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注重科学态度和技能的培养

身处网络时代的今天,新知识、新名词层出不穷,知识的增长、变化和更新是目不暇接,这就意味着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唯有乐学、善学才能使人终身受用。对于一个人来说,态度和技能是探索世界的原动力、内驱力。因此,我们把科学态度和技能的培养作为科学活动的核心和最高价值,并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让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形成正确的态度,才能获得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创造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桥”的科技活动中,在认识感知各式各样的桥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探讨有关桥的知识,目的就要引导幼儿大胆尝试造桥,在造桥的过程中,幼儿遇到浮力、重力、承受力等问题,老师启发他们大胆做小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认识体会浮力、重力、承受力等力学原理,解决这些基本知识后,又遇造桥的材料问题,在反复的实践中才找到合适的塑料桶、木板、奶粉罐等材料,总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等科学态度和技能的培养,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必将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注重科学方法、行为、习惯的引导和训练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幼儿通过好奇、好问、好探索,并大胆实践、尝试,由此获得直接经验来认识、了解事物。幼儿贫乏的知识经验和粗浅的认知水平,又决定了幼儿自己是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及其关系。因此,我们要注重科学方法、行为、习惯的引导和训练,来让幼儿正确获知各种科学知识,我们鼓励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在实践中,感悟科学知识的乐趣,充分利用小组和自发研讨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积极、自觉的探究活动。注重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渗透,构建科学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例如:我们在“弹性”的科技活动中,老师从幼儿日常玩耍中感兴趣的项目中引出研究的课题,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来的各式弹性材料,让幼儿在尝试和实验中体会弹性的概念,感悟弹性的乐趣,并主动制作有弹性的玩具、物品,从而正确理解和利用弹性物品。在整个的活动中,老师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现象入手,引导幼儿去挖掘认识其中的科学知识和原理,探索其利用价值,这正是注重科学方法、科学行为、习惯的引导和训练的充分体现。

三、重视科学知识、应用技术的知识积累

幼儿教育一直提倡注重活动的过程,并重视活动中目标的实现,因为这目标是针对活动的过程而设的。同理,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虽然把对科学态度、情感放在首位,注重方法、行为、习惯的引导和训练,但也同样重视科学知识、应用技术知识的积累。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善于调动社区教育资源,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服务。例如:鼓励家长积极地了解、参与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家长才能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孩子探讨、获取有关的知识。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索活动,并不断地在探索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有益的良性的循环。例如:在“线”的科技活动中,幼儿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大大丰富对线的认识、了解其众多的品种、制作工艺、用途功能等等,在这良好的知识基础上,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材料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线,探讨如何增加线的长度、增强线的韧性,学会用线来装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等。如果没有前面的知识的积累,就没有后面的活动延伸。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