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挑食的原因,专家们认为,是有些孩子只是对味道和口感特别敏感。他们可能对新体验非常小心谨慎。当孩子对不同的食品表示不满时,家长们往往会感到泄气,于是就不再拿出新食品了。这是造成孩子挑食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孩子要经历“食品狂热”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只想吃有限的几种食品。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最终会脱离这个阶段,在饮食上恢复正常。如果家长在饮食上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食品狂热,就容易促使孩子养成挑食习惯。
然而,孩子长期的挑食就会造成营养的不平衡,一旦营养素缺乏或营养过剩都会出现相应的疾病,进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为了幼儿的现在和将来能够健康成长,现将幼儿挑食现象归因为两大进餐方面:1、幼儿园进餐;2、家庭进餐。
1、 幼儿园进餐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十分的长,同时在幼儿园幼儿又将进行一餐两点的饮食。
幼儿园进餐中的食物营养,是否能够被幼儿很好的吸收,对幼儿的健康十分重要。然而,幼儿在幼儿园也会频频出现挑食现象。为了孩子的健康,现将幼儿在幼儿园为何会发生的挑食的现象,以及相应解决措施归总如下:
一、幼儿园食谱单一,重复性强
现在一些幼儿园保健教师,将食谱的种类做得十分单一。一个季度的幼儿园膳食中,几乎都在重复两周的菜谱种类。加之现在的物价上调的十分严重,就连幼儿的点心种类也少之又少,几乎全是用不同的饼干代替了包子、蛋糕、麻花等食物。单一的食物种类,让幼儿失去了对用餐的兴趣。久而久之,幼儿开始在幼儿园出现了挑食、厌食的坏习惯。
解决方案: 1)、让幼儿园能够改善幼儿的饮食质量,就要加强幼儿园营养膳食的督查,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各乡镇领导要加强对幼儿园营养膳食的督查,建立检查、抽检制度。可以将幼儿园的营养膳食检查结果归入每一年幼儿园的整体评估指标,作为考核幼儿园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对这方面工作做得好的幼儿园,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对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好的幼儿园,应该给以明确的改进要求后,并对该幼儿园膳食方面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措施。让他们在今后的努力中,改善幼儿的不良饮食症状,以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2)、各园园长应该积极的关注和参与到幼儿伙食制定的环节中来,从幼儿的健康角度出发,配合好保健教师制定每周的菜谱。在两周不同的食谱中,应该加入不一样的食物种类,如:荤菜不能只是单独一个种类的鸡、鱼、猪肉、虾。应该更为广泛的将大自然的食物带入幼儿的食谱中,比如其他的禽类:鸭肉、鹅肉、鸽子肉、牛肉、羊肉等;鱼类也可以多样化,如:河鱼、海鱼;虾也可以用河虾和海虾两种不同的种类交替使用。蛋类有鹌鹑蛋、锌蛋、鸡蛋等以供保健教师分配使用;豆类有豆浆、黄豆、赤豆、素鸡、四季豆、兰花干等;谷类有玉米渣、薏仁米、荞麦、高粱米等等。这些大自然的营养事物,都可以根据一定的搭配加入幼儿的膳食中来。
同时保健教师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给幼儿选择好食物。例如:春季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季节,在饮食上要保正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幼儿运动量比较大易出汗,水分消耗大,应多让幼儿补充消暑的汤水和粥类食物;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嘴唇易干裂,还容易出鼻血、咳嗽、流鼻涕,应多给幼儿进食润肺、防燥食物。冬季天气寒冷,气候条件较差,幼儿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穿着较多,幼儿怕上厕所,不愿意喝水,很容易上火,会出现便秘和呼吸道疾病,应多食通便食物。只要幼儿园将一餐两点的食谱制定的营养面面俱到,我想让幼儿自己愿意在幼儿园用餐,乐意吃幼儿园的食物,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二、专业人员的知识面还不够丰富,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
现在,依旧有不少乡镇幼儿园,聘用的保健教师、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
厨师等都是从外面应聘而来的,根本就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更谈不上相关的证书了。可想而知,靠他们现有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又如何能够确保幼儿每日的的膳食健康呢?
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改善幼儿的膳食质量,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
对保健教师、厨师、保育员进行培训。认真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随着办园质量的要求不停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可以按期举行保健教师、厨师、保育员技术考核的活动,将每次活动的结果加入期末的综合考评中。例如:厨师师傅这方面工作。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厨师师傅,应该多于保健教师讨论幼儿的食谱烹调方式,让幼儿在食用同一种食物时,享受到不一样的做法。科学的烹饪是保证膳食质量和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对事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和提高其营养价值均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烹饪方式做成的饭菜,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
所以,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厨师师傅做菜时,就可以运用多种烹饪方式,如炒、溜、爆、煸、炸、煮、烫、煎、烧、炖、烩等。再具体化一些,例如:厨师师傅在烧蔬菜时,为了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就要将蔬菜先洗净后切,急火快炒,保留事物的营养成分;为了减少食物中维生素B的损失,淘米次数不宜过多,面食不放碱或少放盐、不用油炸,煮面条、下馄饨和饺子的汤应充分利用。
这些都是平时做菜过程中的一些微妙的细节和专业知识,炒菜的手法和过程对做出菜的效果影响很大。而幼儿却又是很好的品尝家,他们对于食物的选择十分挑剔。过滥、过硬、过咸、过苦、过甜、过腥……的食物他们根本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久而久之幼儿自然会出现在幼儿园挑食厌食的的不良进餐习惯。而烹调制作的总要求是既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以利与机体的消化吸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并能杀灭细菌,增加色、香、味,刺激幼儿食欲。
所以,幼儿园应该对保健教师、食堂工作人员、保育员有效的优化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的整体专业知识得以全面提高。这样才能更专业化的,改善幼儿的膳食质量。
三、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进餐环境和对幼儿的餐前引导十分重要
教师应该给幼儿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让幼儿能够自己愉快用餐。要做到这
一点其实并不简单,我想教师可以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1)、尊重幼儿
尊重他人的同时,其实你也尊重了自己。别看幼儿还小,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饮食习惯,也许他们的饮食习惯并不能被我们大人所接受。但,如果我们硬要幼儿按照我们成人的进餐方式勉强进食,我想,这样不但会让幼儿产生心理障碍,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接纳幼儿对食物的偏好,同时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改掉挑食的习惯。
2)、激发幼儿食欲
幼儿看似什么也不懂,其实它们对食物的质量要求很高。食物的色、香、味、形等刺激可使人产生条件发射,分泌大量消化液,引发食欲。由此,在每次吃饭前,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请一个幼儿来介绍菜谱,并让大家说一说菜的营养,闻一闻菜的香味。这样,幼儿的食欲就可以被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改变幼儿对食物的偏爱和挑剔的习惯。
3)、鼓励幼儿多吃一口或允许只吃一半
如果幼儿在用餐时,出现实在吃不下去的现象。教师就鼓励他们“多吃一口”,或是把他们碗里的饭菜吃掉一半的方式,从而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比较轻松地吃完另一半饭菜。
4)、在平时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教师可以在日常谈话时与幼儿讨论、交流与食品有关的话题,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绘画、主题墙布置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进餐习惯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用相应进餐称号和神秘奖品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性质的评选活动,从而来鼓励幼儿进餐。如:评选“文明进餐员”。比如在教室的墙上设计一个精美的版块,是用来评选每日的“文明进餐员”的,同时,教师将规则告诉幼儿——每天“文明进餐员”只有五个名额,吃饭好的孩子,他的照片就会被贴在版块上。那他们就是今天的“文明进餐员”。教师每日都会根据吃饭的情况来改动照片,如果,有宝宝能够保持一周的“文明进餐员”称号,那么他就将获得本周的“文明之星”称号,周五将得到一个小小的奖品,而这个奖品是不提前公布的。既让孩子懂得了遵守规则,又让孩子能够很好的进餐,还保留着神秘的悬念。这样孩子了们会尽力表现最好,让自己成为“文明进餐员”、“文明之星”从而得到那份神秘的礼物。
2、家庭进餐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有良好的进餐习惯外,一个家庭的用餐习惯是否正确,对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是和家长学的。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今天,很多幼儿乃至青少年被过度地保护起来,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在家庭进餐中,有这样两个大方面进餐教育影响着孩子,让他们不断地形成挑食、厌食的坏习惯:1)、爷爷、奶奶辈的溺爱式进餐教育。2)、爸爸、妈妈辈的时尚潮流式进餐教育。
1)、爷爷、奶奶辈的溺爱式进餐教育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长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进餐教育观念,那么,幼儿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意识呢?都说幼儿是一张白纸,在儿童期时家长想把这张白纸变成什么样的彩纸,都要看他们的家人愿意怎么样着色。
例: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幼儿边玩玩具边吃饭,有的爷爷、奶奶就端着饭菜在一旁看着幼儿玩。幼儿高兴了就跑过来吃一口饭,然后又去玩他的玩具。过一会儿,再跑过来吃一口饭。又如:有的爷爷、奶奶为了让幼儿吃东西,就端着碗、拿着玩具追着幼儿后面喂他们。但是,这样的行为不但不会让幼儿乖乖进餐,反而只会让幼儿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也就出现了爷爷、奶奶追的快,幼儿跑的更快的现象。幼儿往往在爷爷、奶奶追逐他们的时候,还会发出开心的笑声。幼儿在奔跑的时候也会出现边回头看家人有没有追上来,边继续往前跑。有的幼儿甚至会因为在奔跑时不小心,而摔伤自己。这样一来二去饭菜都凉了,而幼儿也没有吃进多少东西。爷爷、奶奶又怕孩子吃了凉饭菜会肚子疼,只好不再让他们吃。只想着幼儿不吃就不吃吧,反正家里还有饼干和其他零食呢。
其实这样的进食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有研究表示吃饭就应该坐在椅子上,这对胃肠蠕动是有帮助的。而这样边玩边吃容易发生呛食现象。因此,正确的进餐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例子中我们提到的幼儿到处跑,爷爷、奶奶到处追的现象,这就是由于家长教育不当。此外,家长为了让幼儿吃饱就拼命的把菜和饭放在碗里,堆成了“小山”,而幼儿看到这样的“小山”就没有食欲了。所以作为家长就应当了解一些常识,这样对幼儿对自己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爸爸、妈妈辈的时尚潮流式进餐教育
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琳琅满目的零食,小吃伴随着幼儿。有的家长就把这些零食放在幼儿的床头,幼儿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毫无节制,导致幼儿没有合理的三餐时间。过多的零食小吃让幼儿已经饱了,就更不会去吃饭。 我们说零食可以吃,并不完全的节制,因为有最新的研究表明:适量的吃零食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为幼儿通过打开包装袋等一系列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启发幼儿通过怎么样简便的方法可以快速打开包装袋。所以说完全性的制止也是不合理的。
同样,现在的幼儿父母多数都是小年轻,自己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又怎么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正确的进餐榜样呢?现在的年轻家长往往在吃饭时,也会表现出挑食的现象,如:当着孩子的面说:这道菜炒的不好吃、我不喜欢吃芹菜、我不喜欢这菜的味道、这道菜煮得太烂了等等不起眼的言语,在幼儿听来就是一套套挑食的好方法。他也会用同样的言语和理由,来拒绝吃自己讨厌的食物。现在普遍现象是年轻人不和老人住在一起,在他们日常的饮食习惯中,只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饭,完全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营养是否全面。也有不少年轻的父母不愿意做饭,经常带着幼儿去饭店吃。而饭店的饮食习惯,往往是不适合幼儿长期食用的。饭店里所谓的的各式美味佳肴,大部分都放了很多的调料和味精在里面。而这些让菜变香变鲜的各种辅料长期食用,对幼儿的健康危害很大。再加上千奇百变的零食,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就会形成严重的挑食习惯。
所以,为了幼儿的健康,家长必须了解一些与饮食相关的知识。家长可以多与教师和相关的专家交流幼儿的饮食现象和好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多在网络和阅读书籍寻找解决的答案,当然,也可以带着幼儿去参加一些串门活动,也不为是一个好办法。在串门时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吸取好的进餐观念。以便日后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并且做好幼儿的进餐榜样。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我想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正如挑食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的训斥、埋怨孩子挑食的行为不对。而是应该从孩子心理特点出发,多动脑子想办法,用心去开启他们心灵之门。这样,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受我们正确的进餐教育观点。当然,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做好幼儿每一天的进餐教育工作,我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并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鲁冰、麦宁:《“食全食美”幼儿膳食五部曲》,载《践行研究—为了儿童与教师的共同成长》,江苏人名出版社,2010;
[2]顾荣芳:《学前儿童卫生学》,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1,2;
[3]唐华:《儿的进餐环境及其创设》[M] .武汉教育出版社,2003;
[4]吴亚红:《幼儿挑食的成因及应对》;
[5]王丽娟:《怎样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6]陈 艳:《幼儿进食中的教育与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