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社会性培养论文 » 正文

大班幼儿德育教育生活化初探--社会性培养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浏览次数:630

    ———宁波市华光幼儿园 朱伟欣

一、 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幼儿良好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他将对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教育老前辈陈鹤琴先生:早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活教育目标,其中目标之一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并且他在“做现代中国人”的条件中提到:需要有合作的精神,必须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显然,他的这一教育思想,跟我们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
      然而,如今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最近我在班上搞了一项关于“幼儿品德行为问卷调查”情况来看(见附表一~表四),班上35名幼儿中,爱父母的占60%,并且更多的只会索取爱,而不懂如何正确地表达爱;在不能关心同伴友好合作中,占20%,并且表现为自私、独霸的心理表现;在爱劳动意识上,能合要求的占57.1%。
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必须将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来抓。这也是让幼儿长大后,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克服不良品行表现,塑造完美的人格,以便经得起世界的竞争和挑战。
针对德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德育内容的泛而广,我从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出发,考虑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品德认识和情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品德行为上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等特点,我就拿陈鹤琴老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论和新《纲要》为指导思想,从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上开展生活化的德育研究。

二、研究目的:
1、初步探索如何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征来开展生活化的幼儿德育,如何克服其不良品德行为。
2、如何探索幼儿品德教育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达到一体化;为今后人格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实践提高自己在幼儿品德教育方面的经验,去除盲目性。

三、研究对象、方法及时间:
1、研究对象:华光幼儿园大班35名幼儿,其中男生19名,女生16名。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前后各一次),观察法、对比法。
3、研究时间:2004.9——2005.6。

四、研究原则:
活教育原则(陈鹤琴倡导)、因材施教原则、德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五、研究过程:
(一)从生活中积极寻找德育教育的素材,并力求德育内容和形式上的生活化。针对问卷调查中主要涉及的四个方面,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落实:
1、关于爱的情感教育,学会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新《纲要》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于是,我们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系列相关活动。如“三八”节,开展“我的好妈妈”主题教育:以语言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及美术活动——画妈妈,这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自己的妈妈有了较为全面、完整地了解,认识到妈妈工作的辛苦,一种爱妈妈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从爱妈妈的角度出发,引导其热爱爸爸、爷爷、奶奶等其他家庭成员,如活动“我帮爷爷、奶奶找快乐”、“我们是快乐的一家”等。
2、学习与同伴正确交往,友好合作。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所以,我以游戏为切入口,把德育目标渗透在具体的游戏情节中。例如建游“美丽的家园”;手工活动“新楼房”、“博士帽”;体游“二人三足走”、“有趣的滑板车”;以及美工“我们的画”等,引导幼儿两两合作或更多的人一起合作、交往,从中帮助其学习和获得正确的交往技能,引发他们主动与人合作,并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而教师此时所需要的是: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合作、交往环境。又如以建游“美丽的家园”为例,一开始孩子们喜欢一个人占很多雪花片玩。但最终不是作品无主题,就是遇到困难大家各顾各,不愿主动帮助解决。于是,我建议他们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成立小小建筑队,大家共商家园布局,各自分工,这样他们遇到困难不再各顾各,而是热情地、及时地帮助他人;同时,互相因争抢材料而产生的同伴矛盾明显减少,有的即使发生了,大家也能自行解决。
3、从关心班集体到热爱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
过去班上的图书破了,无人主动去修补,自从我组织开展了“修补图书”这一活动后,幼儿对班级的图书架更加关心,一旦发现书角或封面有点破坏,大家都抢着带回家修补;同时,个别顽皮幼儿控制了撕书行为;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都能互相叮嘱一句:“你翻书得轻轻翻,不然书会被搞破的。”又例“今天我是值日生”专题活动,从开学初到学期末,我让班上的小小值日生负责整理柜子上的幼儿用书,学习用具如油画棒、橡皮泥罐、各类插塑玩具等;最后还要评比每日的最佳值日生1—2名,并用小金星来加以鼓励。再例在“饲养蚕宝宝”活动中,大家为了不让蚕宝宝饿上一顿,每天争着带桑叶;遇到周末休息,他们抢着要把蚕宝宝带到自家去照料。这样,一种爱班级的情感在幼儿的心中得到良好的建立。三月份社区与我园联系,倡议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收集废电池活动”,大家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极强,都想着让我们大班在收集废电池数量中,成为第一名。我班乐乐小朋友一周内,从自家到所有的亲戚家,共收集电池三十六节,全班幼儿共收集废电池197节;我针对环保教育,引导孩子开展了“人类的朋友——树”这一系列专题活动,鼓励他们从小区和公园等地方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大家一起找资料了解树对人类的作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明确认识树与人类密切关系,我们要关心保护树的健康成长。
4、产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行为,懂得劳动最光荣。
五一节期间,我让孩子们在父母带领下,上街观察、记录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劳动人民,以他们的工作热情感化幼儿,使他们在平时学习和家里树立我为大家服务意识,如分筷子、擦桌椅、扫地板等力所能及的小事。
(二)家园合力,共同培育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
陈鹤琴老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加以单独胜任,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这也正如《纲要》中所指出的: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1、积极转变“重智轻德”——传统的教育思想,(尤其是长辈家长),帮助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塑造新一代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于是,我们以《纲要》精神为主导,在班上召开了系列家长座谈会,在教育理念上与家长达成共识。渐渐地,家长们也意识到:在给孩子付出爱的同时,更要从孩子中回报爱,必须让孩子懂得用正确地方式表达爱;在家要求孩子礼貌地与家人、邻里朋友相处。
2、通过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及时沟通、了解、反馈——幼儿学习品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同时,我们以教师为倡导者,请家长共同参与,在班上分阶段开展“有礼貌的好宝宝”、“快乐的一家子”、“我是妈妈的好帮手”等成果汇报活动。在家园密切合作下,孩子的爱劳动、有礼貌、爱关心他人的品德行为得到积极培养;很多家庭中尊老爱幼、快乐祥和的气氛特别浓厚。

六、效果及体会:
经过近一学年来,对幼儿品德教育的生活化研究,取得了以下效果:
1、从表一~表四,两次实验前后测查来看,实验后幼儿在对待父母,关心同伴,热爱班集体,热爱劳动上,积极的态度明显高于实验前:如幼儿在对待父母尊敬长辈的态度上,喜欢的占91.4%;能关心同伴与他人友好合作态度上比例占88.6%;能从关心班集体到热爱周边生活的环境上积极的行为占85.7%;在热爱劳动如力所能及的小事上经常能做到的占80%。实践证明,陈鹤琴老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化教育适合于大班幼儿的德育教育,并且为德育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创导了直观性、形象性、可接受性,避免了德育教育过程中易造成的空洞说教,更能发挥幼儿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
2、生活化的幼儿德育对幼儿不良品德的纠正,塑造完美的人格起到更好地教育作用。并且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生活化,对成长在社会这一大家庭中的幼儿来说,更体现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从而使整个德育过程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中得以落实。
3、家园教育一体化,是完善幼儿个人品德行为的重要方法及关键所在。
必须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积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家园互助,才能使幼儿的品德得以健康发展,才能使幼儿期品德的发展对今后人格发展起到更深、更持远的影响。同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培养幼儿的品德行为,还需更进一步探讨。
 
七、主要参考文献: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 :陈琦、刘儒德 1997年4月第一版
《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邵宗杰主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品德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表
( 全班幼儿共35名)
表一          对待父母、尊敬长辈态度上

态度表现 实验前 实验后
人数 占比例(%) 人数 占比例(%)
喜欢 21 60 32 91.4
不喜欢 5 14.3 1 2.9
一般 9 25.7 2 5.7

表二                    关心同伴与他人友好合作态度上

 

态度表现

实验前

实验后

人数

占比例(%)

人数

占比例(%)

经常

22

62.9

31

88.6

有时会

6

17.1

3

8.5

不会

7

20

1

2.9

表三                   从关心班集体到热爱周边生活环境上

 

态度表现

实验前

实验后

人数

占比例(%)

人数

占比例(%)

经常

19

54.3

30

85.7

有时会

12

34.3

5

14.3

不会

4

11.4

0

0

表四                   爱劳动 (如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上)

态度表现

实验前

实验后

人数

占比例(%)

人数

占比例(%)

经常

20

57.1

28

80

有时会

11

31.5

7

20

不喜欢

4

11.4

0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