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正文

培养聋孩子与人分享的意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8  浏览次数:679

培养聋孩子与人分享的意识

一、         内容摘要

本案例缘起于班级里存在的一个“小家子气”的现象,从而引发了笔者对健全孩子、对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深思。聋儿康复事业并不只包括听力言语的康复,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学会善待别人,与人友好相处,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人。

二、案例背景

现在的孩子,多以爷爷奶奶带的多,往往有时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哭大闹;还有一部分孩子,成天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在入园前甚至未真正和同龄孩子交往过……这些现象造成了孩子们依赖性强、骄纵任性、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同伴交往、不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等心理特点。而这些现象也同样的出现在我们听力障碍儿童的身上。

三、过程描述

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朝日的阳光依旧灿烂。怀着无比欣喜的心情,我迎接着孩子们的到来。虽然踏上特殊教育岗位多年,但每一次面对孩子们虽然失聪却依然纯真的笑脸,我的心里总是会拥有无比的满足。

瞧,远处走来一个小巧的身影。是小禾,一个因为摔跤而导致失聪的小男孩。“小禾早!”“老师早!”轻声轻气的,小禾算是回答了我的问候。但随即就展现一个灿烂的笑脸,从书包里掏出一部崭新的吉普车来,鲜绿的外壳,精致的造型,让人不觉眼前一亮。小朋友一见,立刻蜂拥而至,每个人的眼里流露出羡慕与渴望的神情。虽然,孩子们还不怎么会说话,但是对于玩具的渴望心情却和天下的每一个孩子都一样。忽然,小禾象刺猬一样,一下子抱住了自己的小汽车,后退一步,戒备地看着小朋友。我的心一沉,一向内向的小禾难道对自己的小伙伴也这么小气吗?可是,不由得我不信,不管我怎么好说呆说,好言相劝,小禾只是抱住自己的车子,紧抿着嘴,一言不发。忽的,我想起小禾妈妈曾对我说过的一番话,不禁陷入了沉思。小禾原本是一个内向的孩子,自从摔跤后,整个人就变了。沉默、内向、不喜欢理人,别的小朋友碰碰他的东西,他就会拳头相向……

小禾的语言能力比别人都强,家里人更担心的是孩子将来的性格、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让孩子和别人更好的交往、如何融入健全孩子的群体,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适应新时代的社会人,这是一个随着听力障碍儿童年龄不断增长、语言能力不断增强而日益迫切的问题。

如何改善孩子们的独占意识,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呢?考虑了好久,我们决定还是从孩子们的身上寻找突破口。在下一月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我们一起玩”和“我做小主人”活动,要求每个孩子从家里带一件最喜欢的玩具,在休息的时候让孩子们交换玩具,刚开始,孩子们都死抱着自己的玩具不放,可继而看见别人手里诱人的玩具后,终于松开了手。每周一,我们让孩子们带点好吃的,分给班级里的小朋友,同时,让每个小朋友对他说“谢谢”,一股成就感在孩子们的心中油然而生,渐渐地,孩子们不把自己的东西看的那么重要了,也开始愿意与人分享了。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善待别人,虽然,他们有时还是会“小家子气”,可是,对他们来说,已经迈出可喜的第一步。

四、现象分析

“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占据了现今社会家庭结构的主体,作为核心主体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和地位的特殊,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必然有其特殊性。而其中更特殊的一部分群体——听力障碍儿童就更有其特殊性了。常碰到这样一些家长,在我们问及是否想再生第二胎时表态:即使不担心第二个孩子的听力,也担心养了第二个,这个孩子咋办?所有的关怀和爱护必然会被分去一半。与其这样,不如守着这一个,给他最好的照顾,最多的关怀。每个家庭成员因为孩子受到的创伤,在同情怜悯之余,就会产生一种补偿心理,从而对孩子的专宠溺爱甚至超过一般的健全孩子家庭。却不知,正是这样一种心态,造成了听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的娇气、任性、独尊、自私、依赖等心理现象,使孩子养成了独玩、独食等不良行为习惯,进一步形成了他们与外界交往的障碍。

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教师首先要为孩子创设与人交往的环境,将同龄孩


 

子“请进来”或“走出去”,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的接触和交往中形成分享意识。使孩子知道有了同伴,要互相谦让,大家轮流玩玩具,大家一起分享食物。其次,及早进行正面教育。老师和家长要将孩子摆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不能处处把孩子当成中心人物,在行为上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尊敬长者、对人有礼貌,不要事事只顾自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有了好吃的要先想到别人。第三,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行为是在对周围人们的模仿中逐步习得的。作为被模仿的对象,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行为方式,事事先考虑别人,与人友好的相处。第四,重视对孩子的鼓励与奖赏。老师与父母的表扬和鼓励,会大大激发孩子与同伴之间长期友好相处的愿望,促使孩子们懂得珍惜和巩固友谊,产生与同伴分享的欲望,并乐于帮助别人。

 

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五、基本结论

听力障碍儿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融于主流社会,说得更彻底是要成为一个社会人。作为一个未来的社会人,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是听力障碍儿童真正融于社会,被同伴、被社会所接纳的基本条件。如何让听障儿童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帮助别人,乐于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喜好,这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除听力言语训练之外同样应受到关注的问题。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