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社会性发展 » 正文

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3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9534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对事、对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社会行为据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或集体有利的、建设性的行为,如帮助、分享、谦让、关心、安慰和合作等;消极行为是指对他人或集体具有侵犯性、破坏性的行为,如推打、抢夺、骂人、招惹、嘲讽、威胁等。     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学前期,儿童的各类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都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但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如在积极行为方面,儿童合作行为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分享和帮助行为,安慰行为最少。(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积极行为逐渐增多。但也有研究发现,互助和合作等行为并不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多,有的甚至出现减少趋势;在消极行为方面,儿童的身体攻击行为(如推打、抢夺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言语攻击行为(如骂人、嘲讽等)逐渐增多。(3)在性别方面,一些研究发现,儿童积极行为的性别差异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并且这种差异随行为类型、行为情境的不同而变化,如女孩的友善、体谅和分享行为明显多于男孩,而在比较危险或需要帮助的情境中,男孩则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帮助行为。在消极行为方面,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冲突性、攻击性的行为。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已有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但是对于幼儿不同类型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与性别特点,自然、环境与教育因素在幼儿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尚缺乏全面、深入的探讨。因此,本研究着重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假设如下:     ①幼儿积极行为多于消极行为,并且其水平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②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     ③在幼儿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中,自然与教育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儿童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发展中,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类因素可能起着不同作用;     ④在社会行为的发展上,男女幼儿间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和充实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发展和社会行为发展及其成因的理论,而且可为科学、有效的社会行为培养和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1.抽样。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5所不同类型幼儿园中抽取12个班435名幼儿(男222名,女213名),其中小班幼儿119名(男60名,女59名);中班幼儿146名(男78名,女68名);大班幼儿170名(男84名,女86名)。     2.研究方法与工具。     (1)问卷。根据已有关于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工具,征求专家和教师的意见,编制了“幼儿社会行为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个维度。其中,积极行为有帮助、分享、合作和谦让,消极行为包括推打、骂人、抢夺和招惹。问卷的填写方式为五等级评定法,从很少、较少、中等到较多、很多,分别记为l、2,3、4、5分。问卷中积极行为部分的分半信度为.84,AlPha一致性系数为.88,消极行为部分的分半信度为.88,Alpha一致性系数为.88。     (2)行为观察。在幼儿与同伴的游戏中观察其各类积极和消极的行为表现。观察前主试先进班与幼儿熟悉,以减少幼儿对主试的陌生感。在此基础上,对每位幼儿的室内和室外自由游戏各进行lo分钟的观察,详细记录他们在游戏中各类积极和消极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行为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和产生背景,即儿童当时所进行的活动等。     3.研究程序。     (1)确定研究变量,编制研究工具。在此基础上,在小范围内进行预实验,对研究工具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确定工具。     (2)被试取样。方法见前。     (3)收集数据。①培训主试;主试由学前心理与教育专业研究生组成,专门集中进行培训,统一要求和明确注意事项。②施测,在幼儿园协助下,主试对幼儿进行观察,并集中组织教师填写问卷。填写前先向其详细说明问卷的填写方式、要求和注意事项,在确认教师理解后,由其单独填写。     (4)数据整理与分析。用SPsswIN 9.o进行数据的录入、管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等处理。   三、结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对幼儿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的发展,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的发展特点,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差异以及性别特点等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幼儿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的发展水平和分布特点。 我们以P代表积极行为,P1、P2、P3、P4分别代表帮助、分享、合作和谦让四类行为;以N代表消极行为,N1、N2、N3、N4分别代表推打、骂人、抢夺和招惹四类行为,对幼儿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四类积极行为和四类消极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l。

    由表1可见,无论是从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总体,还是从各具体的积极和消极行为来看,幼儿在积极行为上的平均得分都要高于消极行为的得分,这表明幼儿积极行为要稍多于消极行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在积极行为上的平均得分为3.00左右,这表明其行为主要处于中等水平,而消极行为的平均得分为2.00左右,主要处于较少水平。 在此分析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幼儿积极和消极行为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考察,见图1。

    图1表明,无论是从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总体,还是从各类具体的积极和消极行为来看,幼儿在积极和消极行为的分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积极行为方面.绝大部分幼儿是处于较多、中等和较少三个等级上,其中28.7%的幼儿积极行为出现较多,23.2%的幼儿积极行为出现较少,而38.7%的幼儿处于中等水平,积极行为很少或很多的幼儿比例都很小,仅为8%和2%左右。而在消极行为方面,绝大部分幼儿则是分布在很少、较少和中等三个等级上,其中消极行为很少出现的幼儿为4l%.尤其是在骂人行为上,55%以上的幼儿很少发生,约30%的幼儿消极行为较少发生,消极行为较多或很多的幼儿仅占10%左右。     2.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特点。     对儿童积极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考察和分析是本研究的另一重点。     首先,从表1可以看出,幼儿积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在帮助、分享、合作和谦让四类积极行为上幼儿的平均得分都接近或超过3.oo,而在推打、骂人、抢夺和招惹四类消极行为上的平均分则都低于或略高于2.oo。其次,在行为分布上(见图1),幼儿各类积极行为的分布和各类消极行为的分布也都较为相似,其各类积极行为都主要分布于较少、中等和较多三个等级上,在行为五等级分布上均呈“倒u形”;而各类消极行为则都主要分布在很少、较少和中等三个等级上,在五等级分布上均呈直线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幼儿无论是在各类型积极行为间还是各类型消极行为间的发展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但同时,从表1和图l中我们也发现,幼儿各类积极行为和各类消极行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首先,从行为的发生频率上看,在4类积极行为中,幼儿的合作行为出现最高,其次为谦让和分享行为,帮助行为略少;而在消极行为方面,幼儿的抢夺行为出现最多,其次为推打和招惹行为,骂人行为最低。其次,从行为分布图上看,在4类积极行为中,在中等、较多和很多三个等级上幼儿的合作行为表现最多(共有约75%幼儿的合作行为分布在此三等级上),其次是谦让和分享(分别有约70%的幼儿),帮助行为最少;而在“很少”等级上,有11%的幼儿“很少”做出帮助行为,而“很少”做出合作行为的仅为5%。在4类消极行为中,在中等、较多两个等级上,幼儿的抢夺行为明显最高,约41%,推打和招惹行为次之,分别为30.3%和27.8%,骂人行为最少,约17%。综合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存是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3.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与班级差异。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是社会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幼儿按年龄班(小、中、大班)和实际年龄(3~4岁、4~5岁、5—6岁)两种方式进行分组,对其社会行为的发展进行差异检验。由于在实际年龄划分中的3~4、4—5和5—6岁幼儿大致对应小、中、大班,为便于比较说明,在指明分组方式的前提下,我们将主要以小、中、大班来称呼这几个年龄段的幼儿。

    注:①:“3”指大班,“2”指中班,“1”指小班;         ②:“3”指5~6岁,“2”指4~5岁.“1”指2~4岁.     表2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划分方式下,小、中、大班幼儿两两间在帮助行为上,小班与中班、小班与大班在分享、合作、谦让和骂人行为上,小班与大班、中班与大班在推打行为上、小班与大班在招惹行为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年龄差异。但是,在分享、合作、骂人和招惹4类行为上,在不同划分方式下,幼儿间的差异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性。当按年龄划分时,中、大班幼儿间并无显著的年龄差异,而在班级划分中,中、大班幼儿在4类行为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此外,在推打和招惹行为上,当按年龄划分时,小、中班幼儿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但在班级划分中则不存在这种差异。这意味着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的发展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所起的影响作用可能是不同的。 4.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性别特点。

    从表3社会行为发展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可见,无论是在积极和消极行为总体,还是各类具体的积极与消极行为上,幼儿间的性别差异都很显著。除在帮助行为上,男女儿童在.0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外,在其他各类行为上,差异均达到了.o1水平。而进一步对男女儿童在各类行为上的平均得分的比较发现,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积极行为,而消极行为明显少于男孩。   四、讨    论     1.关于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发展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积极行为主要处于中等水平,消极行为主要处于较少水平。这可能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行为发生机制及环境、教育密切相关。已有一些研究(如,Eisenberg,1992,1996;Krueger,et al.,1996)发现,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主要受观点采择、移情、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技能等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随着社会交往经验的增多,幼儿心理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不断地去自我中心化,由此带来此四方面的能力也有较大的发展。研究表明,四五岁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点采择能力(方富熹,Keats,1990),能够注意和体会到他人的情感和需要(Hoffman,1984),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颜洁,1998),能采取比较正确、适宜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庞丽娟,1991)。其次,从家庭、幼儿园环境教育来看,现代家长、教师适应社会变化要求,不仅注意培养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个性,而且关注儿童的交往,注意培养儿童的积极行为,并能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干预。由于受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幼儿更多表现出积极行为,消极行为主要处于较少水平。     同时,值得指出的现象是,研究中发现幼儿的积极行为主要处于中等水平,而非较多或很多(处较多或很多水平的幼儿约30%)。其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第一,可能是幼儿虽然在观点采择、移情、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心理发展水平和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教育的影响,自我中心倾向仍然存在,幼儿在上述四方面的发展水平尚不可能完善。第二,尽管不少教师、家长注重教育幼儿要待人积极、友好,要帮助他人、彼此谦让、合作等,但在教育方式上尚存在一定问题,大多简单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告诉幼儿应遵守的行为规则,而相对忽视了从行为结果、行为规则与儿童自身行为关系等角度深化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内在行为动机,忽视对幼儿日常行为的指导,使得不少幼儿的认知和行为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三,目前在一些家庭教育中父母对独生子女行为教育较为薄弱,也是造成幼儿积极行为水平不高而是处于中等水平的原因之一。     2.关于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帮助、分享、合作和谦让等4类积极行为和推打、骂人、抢夺、招惹等4类消极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同时,各类行为的发展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发展的一致性可能与个体社会行为发展具有共同机制与条件密切相关。前文已经指出,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其观点采择、移情、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而一定发展阶段的个体,其此四类因素的发展处于一定水平且作用于一个体的诸社会行为,为他们提供发展条件或制约其发展,所以使得幼儿在他们各类积极行为与各类消极行为的发展上表现出共同性。     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发展的差异性可能主要与行为的不同性质、特点和幼儿活动的特点有关。首先,对幼儿而言,同伴间的交往和游戏是他们最基本的活动,为保持同伴交往和游戏的顺利进行,幼儿必须彼此分享、谦让与合作,因此他们在这些行为上的体验较多,经验也较为丰富;同时,幼儿的这些积极行为又常由于同伴的接纳和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幼儿的分享、谦让和合作行为出现较多。而帮助行为尽管也是幼儿同伴交往和游戏中的行为要求之一,但由于成人常认为幼儿的能力较弱,较少对其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而且常要求儿童在遇到困难时要“自己想办法”或“找老师”,因而少帮助行为的实践机会,导致幼儿帮助行为意识缺乏。而在大班,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成人对他们这方面的要求逐渐增多,大班幼儿的帮助行为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幼儿明显增加,也进一步从另一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在消极行为方面,由于玩具是幼儿交往、游戏的媒介,是幼儿在交往和游戏中关注的中心,其在活动中常因玩具而产生冲突,发生争执,导致抢夺行为在儿童各类消极行为中最高。而推打和招惹主要是对他人的一种行为攻击,骂人则属于言语攻击,观察和实验表明,年幼儿童当他们发生纠纷和相互攻击时,更多产生的是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增长,其言语攻击逐渐增多;而且年幼儿童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弱,因此在同伴交往中。其推打、招惹行为也出现较多。     3.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在本研究中,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与班级差异分析显示,在按年龄和班级两种不同划分方式下,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年龄差异状况不同;在以班级划分时,中、大班幼儿在分享、合作、骂人和招惹等4类行为发展上差异显著;在以年龄划分时,小、中班幼儿在推打和招惹行为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从图2中清楚可见,从实际年龄上看,中班的儿童实际包含两个年龄段:4~5岁和;5~6岁,其中以4~5岁儿童为主;而大班儿童则主要为5~6岁。当以实际年龄划分时,从受教育水平上来说,;5~6岁组中的大部分幼儿受的是大班教育,但也有一小部分幼儿受的是中班教育,因此,由于受到这部分受中班教育的5~6岁儿童的影响,使得整个5~6岁组儿童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有所下降,因而与4~5岁组间的差距缩小,表现为5~6和4~5岁组儿童间的社会行为无显著差异。而当按班级划分时,中、大班幼儿在社会行为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这是因为尽管那批5~6岁幼儿的存在使得整个中班幼儿的平均心理发展水平要高于一般中班水平,但中、大班实际存在的教育水平的较大差异,使得其在社会行为发展上的差异表现显著。在推打和招惹行为上,当按年龄划分时,3~4岁与4~5岁组幼儿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当按班级划分时,小、中班间则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一方面年龄是影响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教育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中,可能自然和社会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儿童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的发展中,可能自然和环境、教育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所起作用不同,对此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关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还可以从其行为发展的性别差异中进一步得到证实。在本研究中,无论是在积极行为还是在消极行为上,男女儿童间的差异都非常显著,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积极行为,而消极行为明显少于男孩。男女幼儿之所以在社会行为发展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一方面可能与不同性别本身存在的生理差异有关,如已有不少研究证明男性体内较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其攻击性行为增多;另一方面,也与其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环境教育有关。观察和研究表明,女孩的自我控制能力较男孩强,女孩更倾向认为自己不可过于冲动、表现过多攻击与破坏行为,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女孩常更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男孩则不同,对自己的冲动性、攻击行为更宽容,在与他人冲突或受到侵犯时,更可能采取回击的方式。而这与社会观念与环境教育直接有关。在人们的社会观念中,男孩比女孩更为活跃、精力充沛、冲动性强,当男孩表现出消极的攻击性行为时,成人也往往以一种相对更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甚至有的父母可能还鼓励孩子对他人的侵犯给予还击,认为这样才像个“男孩”,而对女孩的消极行为则更多的是采取严厉批评和禁止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些自然和环境教育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儿童在社会行为发展上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同时它们也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证明与体现了儿童行为发展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五、结    论     (1)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2)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     (3)在幼儿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的发展中,自然与环境、教育因素在儿童发展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4)幼儿在社会行为的发展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l.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心理学动态》,1997年第5期.     2、10.Eisenberg.N.(1992).The Caring Chil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Eisenberg.N.& Mussen,P H.(1989).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Cambridge:Camhridge University Press.     4.Underwood.B & Moore.B (1982).Perspective-taking and altru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V01.12,111—116.     5.满晶,《幼儿互助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3期.     6.Eisenberg,N  & Fabes,R.A.(1996).The relations of children's dispositional prosocial behavior tO emotionality,regul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Child Development,V01.67,947—992.     7 Park.R.D.(1993).Child Psyehology--A Contemporary Viewpoint(Fourthh Edition).McGraw-Hill,Inc.     8.李长岷、刘邦慧:《200名在园幼儿的亲善行为和侵犯行为发展研究》,《学前教育研究》,1991年第2期.     9.Park.R.D. &Slaby,R.G.(1983).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 In E. M.Hetheringto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01.4:Socializa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New York:Wiley.     11.Eisenberg,N.etal.(1996).The relation of children's dispositional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to emotionalily,regul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Development Psychology,V01.32(2).     12.Krueger,et al.(1996).Delay of gratification,psychopathology and personality:Is low self-coontrol specific to externalizing probl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V01.64.     13.方富熹、Keats:(中澳两国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1990年第4期.     14.Hoffman,M.L(1984).Interaction of affect and cognition in empathy.In C.IZard & J. Kagan(Eds.),Emotions,Cognition and Behavio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颜洁:《幼儿自我控制特点与其社会性行为、品质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1998。     16.庞丽娟:《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特征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第4期。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