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情绪发展 » 正文

儿童依恋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3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791

        【摘要】依恋是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结。研究表明, 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本文主要以依恋的研究历史为线索综述依恋概念的提出、依恋形成发展理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并简单提出在依恋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依恋; 依恋理论; 依恋类型; 依恋评估方法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 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对于依恋的研究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重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 不同流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依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       1.依恋概念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 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非社会性阶段(0~6周)。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3)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       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 (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2岁以后)。这时, 婴儿开始考虑母亲的愿望、需要和情感, 认识到母亲的离开是暂时的, 并不是抛弃他, 母亲是爱他的, 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 几乎所有的婴儿在1岁左右都能与抚养者形成某种依恋关系。       二、依恋形成发展的理论       对依恋的实质及依恋作用的心理机制, 发展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 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依恋理论, 主要有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依恋理论、习性学的依恋理论、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依恋起源于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婴儿的喂养, 喂养时母亲与婴儿相处的方式决定着婴儿的依恋性质, 健全的依恋来自母亲给予的温暖、宽容和充满感情的照料。依恋就其实质而言, 是儿童对能满足其生理需要, 为其提供快乐与舒适的抚养者的一种情感联结。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较早期弗洛伊德主义者更强调人的社会存在性, 认为婴儿与身边重要他人的关系决定着依恋的质量, 如果缺乏这种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儿童将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社会化。但他们都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都认为父母对儿童生理需要的满足是依恋的起源和基础。       2.社会学习理论的依恋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虽接受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某些观念, 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立的决定因素, 但是它摈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在社会学习论者看来, 依恋实质上是指母亲满足儿童基本需要而获得的二级强化行为。也就是说, 母亲反复与婴儿的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减少了婴儿的基本内驱力, 于是母亲的在场、微笑、声音获得了二级强化的性质, 母亲就成了婴儿的依恋对象。       3.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鲍尔贝是一位深受习性学影响的精神病学家, 他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精神病学理论, 创立了自己的依恋学说。他系统地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 还对依恋的主要特征作了分析。他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鲍尔贝在解释母婴依恋形成的机制时假设: 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种先天的倾向, 即婴儿具有在无力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依附等)以吸引成人接近, 从而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倾向, 同时成人也具有对这些信号作出适当反应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恋。在习性论者看来, 依恋是一套生物学上的本能反应, 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其作用在于保护幼小, 为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安全感。习性学依恋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内部工作模型”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鲍尔贝指出, 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型”, 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此外, 习性学依恋理论还看到了依恋作用的双向性, 改变了传统上只重视婴儿对成人的依恋而忽视成人对婴儿的依恋的倾向。       4.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并不重视需要满足的作用, 而是强调一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辨别力、记忆力等)对依恋发展的影响。该理论认为, 要想形成依恋, 儿童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 若缺乏这种能力, 儿童既不会形成对特定对象的依恋, 也不会产生怯生心理; 二是必须具备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认知心理学家卡根(F Kagan)采用“图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形成机制。卡根设想, 婴儿在交往中会逐渐形成一些人和物体的图式。当与图式相似的刺激物出现时, 婴儿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当与原先图式不同的刺激物出现时, 婴儿会产生兴奋、好奇或害怕的情绪。婴儿在6~9个月时已经形成对抚养者的专门图式, 因此产生了特定的依恋。       三、依恋的类型       关于依恋类型的确定, 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Ainsworth)的工作最具有经典意义。他创设“陌生情景”, 通过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表现, 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这类儿童在母亲在场时能安逸地游戏和探索, 母亲离开时情绪出现困扰, 但母亲回来后很快又恢复平静。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 能顺利地与陌生人交往。(2)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这类儿童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 母亲离开时也并不表现出分离焦虑, 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真正依恋。(3)抵抗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这类儿童似乎离不开母亲, 母亲离开时极度痛苦, 但母亲返回后又表现出矛盾心理, 既想寻求与母亲接触, 又在母亲亲近时生气地拒绝和反抗。后经研究表明, 回避型依恋的儿童易成长为具有反社会性和攻击性行为的个体, 抵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表现出退缩性行为。       1990年, 有的学者提出依恋的第四种类型, 即混乱的依恋或不安全—解体型依恋(disorganized attachment)。这类儿童在陌生情景中表现出杂乱无章和缺乏组织的行为, 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感, 对抚养者表现出恐惧、过分任性。这类儿童容易发展成为精神障碍患者(Main & Solman)。       在日常生活中, 儿童与主要抚养者在亲密的联系中尽量形成安全型依恋, 有利于其人格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要避免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以免使儿童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和精神障碍。       四、依恋的评估方法       我们怎样知道依恋已经形成? 如何考察依恋的不同类型?       1“.陌生情景”法       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及同事1969年首创了“陌生情景”法。他们利用儿童对分离的反应以及儿童在中等压力之下接近依恋目标的程度和由于依恋目标而保持安静的程度, 设计了七个情节(见表1)。 表1

情节 在场人物 持续时间 情境变化
1 母亲、婴儿 3分钟 母亲和婴儿进入房间
2 婴儿、陌生人、母亲 3分钟 陌生人加入母婴之间
3 婴儿、陌生人 3分钟 母亲离开
4 婴儿、母亲 3分钟 母亲回来, 陌生人离开
5 只有婴儿 3分钟 母亲再次离开
6 婴儿、陌生人 3分钟 陌生人回来
7 婴儿、母亲 3分钟 母亲回来, 陌生人离开
      通过观察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反应和行为表现, 艾恩斯沃斯将母婴依恋的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抵抗型。       2.儿童依恋行为的分类卡片       我国学者通过修订沃斯特—迪因 (Waters & Deanes,1985)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Q—Set), 并进行信度检验, 制作了适合中国儿童依恋安全性指标的分类卡片。Q—Set分类卡片共有90个条目,有些项目描述的行为是安全依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表2中的前3条), 有些项目描述的行为在安全依恋中很少出现(表2中的后2条), 另外一些项目描述的是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通过吴放等人的研究, 结果表明Q—Set分类卡片适合中国儿童依恋类型的检测。Q—Set分类卡片使用方便,一般了解儿童行为的成人只需经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有效地使用它。到目前为止, Q—Set分类卡片已被广泛地运用于评价儿童与母亲的依恋行为, 并开始被用来评价儿童与保教人员之间的依恋关系。 表2 Q—Set分类卡片项目例举
项目编号 行为描述
01 孩子能够接受母亲的分享, 如果母亲要求,可以让母亲拿东西
11 即便母亲没有主动要求, 孩子经常抱着母亲或依偎着母亲
71 如果母亲抱着, 孩子会停止哭泣, 迅速从被惊吓或不安中恢复
79 孩子很容易对母亲发怒
81 孩子把哭泣作为要求, 驱使母亲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五、依恋研究的新进展及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依恋研究向纵深推进, 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是从认知、人格、神经生理等方面深入考察了依恋的心理机制; 二是对依恋类型的分布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 三是依恋在精神病理学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发现, 在不同文化背景中, 依恋类型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依恋在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关注儿童成长环境中的高危因素; 二是关注不安全依恋与儿童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依恋对儿童心理和精神发展的影响, 对儿童家庭教养和儿童精神治疗都有一定的实践作用。       综观前人对依恋的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研究范围狭窄; 对依恋机制探讨不足; 研究方法缺乏生态效度, 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不足。因此, 在今后的研究中, 要扩大研究范围,探讨依恋的作用机制, 指导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实践。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