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语言发展 » 正文

儿童语法接受能力发展特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01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37


  [摘要]研究者随机抽取浙江金华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各3名进行22种句型的理解能力测试,考查幼儿的语法接受能力及其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在兼语句、被动句,递进、选择、转折、条件和目的复句的理解能力测试中通过率不到50%;4-5岁幼儿能够基本理解大多数句型;5岁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句型。(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各种类型句子的理解力也随之增强。
  [关键词]儿童;语言;语法接受能力;单句;复句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凯兹顿(1989)认为,语言发展是早期儿童教育中一个特殊的教育目标,在学前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儿童获得语言能力可以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言语和行为的社会化,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关系密切。从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来看,儿童的思维水平制约着儿童对于词法和语法的理解程度。同样,语法的复杂程度也反映了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儿童的语言发展受到生理机制成熟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制约,呈现出一定的发展顺序和阶段:语音的掌握出现最早,大约发生在儿童4岁左右;其次是语法体系的掌握,大约发生在5~6岁;语义的掌握则最晚,可以一直延续到成年。在儿童最初的发展中,语言尤其是语法的发展成就最为显著。
  “儿童语法接受性测试”能够区分儿童在各个阶段的语法发展特点,有利于人们及早发现儿童语言和语法发展迟缓的问题,为及早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支持。通过便捷有效的语言测试,我们可以发现儿童语言及语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考察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进一步为儿童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我们可以在了解儿童语法接受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为儿童将来理解句子、段落和语篇作好准备。
  
  二、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浙江金华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各30名作为研究被试,年龄范围为3.0~5.5岁。其中男孩40人,女孩50人。被试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测试工具包括一套测试题、一套测试图片、记分纸和笔。研究者参考国内外相关测试方案,确定了22个语法测试项目。具体如下:

  确定测试项目后,研究者编写了适合学前儿童的测试句。每个句型有3个测试句,全套测试题共66个句子。
  与测试题匹配的图片共57页,每页有4幅大小相同、内容较为接近的图片。图片紧扣题意,简单清晰且适合儿童。每页图片对应一个句子。由于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这三种句型是按照不同语气功能划分的,因此相对应的9个测试句没有图片匹配。
  本测试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8,重测信度为0.825。测试结果与口语理解量表的相关度为0.550,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
  
  (三)研究方法
  测试在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由主试对被试进行个别施测,每名被试大约花时15-20分钟。测试时要求被试根据所听到的句子从四幅相似的图片中选择符合句意的一幅,正确的计1分,错误的计0分。每个句型的3个测试句,得分大于或等于2分则算该句型通过,计1分;得分小于或等于1则算该句型未通过。计0分。
  
  (四)测试步骤
  1、指导语
  指导语能够使幼儿清楚测试的方式,消除不必要的焦虑,还可以激起幼儿的兴趣。本测试指导语为:“小朋友,这是一本图画书,每一页上面有四幅图画。我将要说一句话,我想让你指出哪幅图画和我说的话意思相同,准备好了吗?”主试在确保已经引起幼儿注意之后开始读测试句。
  2、练习
  在正式测试之前,主试会通过一些练习让被试熟悉测试形式。练习过程中如果被试回答错误,主试可以说明正确的答案,并且给被试更改答案的机会。
  3、正式测试
  正式测试中主试不能给出进一步的反馈和帮助。主试可以提供一般性的鼓励,但是不能暗示被试回答是否正确。如果大约五秒钟后被试还没有作出回答,或者被试要求重复时,又或者被试指出不止一幅图画时,主试可以重复测试句,但每个项目最多允许重复两次。只要得到唯一而清楚的回答,即使是答案不正确也要继续进行下一题。测试中应允许被试自我纠正和更改答案,如果主试因此而不确定究竟哪个是被试的最终回答,可以再测试一遍,问:“那是正确的一个吗?”或者问:“到底是哪一个啊?”主试在记录纸上记录被试最终的回答并计分。
  
  (五)统计方法
  利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年龄班幼儿在各句型测试中的通过率
  研究结果(见表2)表明,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在测试通过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以下几个句型:否定句、兼语句、主谓谓语句、“把”字句、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解说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和目的复句。进一步作两两比较发现,在单句的测试中,对否定句和“把”字句的掌握,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有显著差异,而中班幼儿与大班幼儿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对于这两个句式,小班到中班阶段是学习的关键期。对兼语句和主谓谓语句的掌握,三个年龄班的幼儿之间都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对于这两个句式的掌握,幼儿从小班到大班一直在显著提高。在复句的测试中,小班幼儿与中班幼儿存在显著差异的有并列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和因果复句;小班幼儿与大班幼儿存在显著差异的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解说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和目的复句。总体来看,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对语法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对各种类型的单句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测试成绩最好的是存现句、连动句、双宾语句和名词性谓语句,其次是“把”字句、主谓谓语句、兼语句和否定句,最差的是被动句。

 对各种类型的复句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幼儿能够达到基本理解的是并列复句、因果复句、解说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和转折复句,其次是目的复句,比较差的是递进复句和选择复句,测试的平均通过率分别为50.0%和40.0%。尤其是由关联词“不是……就是……”构成的选择复句,幼儿的测试通过率只有17.8%,这与以往研究的结果较为一致。如果我们把70%的通过率定为“基本理解”的指标,那么我们可以说小班幼儿对复句的理解还不是很好,基本能理解的复句只有解说复句;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有了提高,已经能基本理解并列复句、解说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和因果复句;大班幼儿已能理解大部分复句,掌握较差的是选择复句。
  
  (二)幼儿测试得分的性别差异
  为了了解性别是否对儿童的语法发展能力有影响,研究者就男孩和女孩的测试得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男孩与女孩在测试得分上并无显著差异。
  
  四、讨论
  
  (一)关于研究结果
  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上符合已有的研究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各种类型句子的理解力也随之增强,5岁多的儿童对大多数句型已经能够达到基本理解。
  被试儿童在被动句、否定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和目的复句这五种句型上的得分率较低,这说明儿童还不能基本理解这些句型。朱曼殊等人从句子结构成分上对2~6岁儿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儿童2.5岁时出现兼语句。从测试结果来看,被试儿童在兼语句上总体得分率较低。这说明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兼语句,但掌握程度并不高。被试儿童在被动句上的得分率较低,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被试对被动句还不熟悉,不能真正理解并区分“施事”和“受事”,另一方面可能与我们日常交流中习惯用主动句有关。
  前人的研究中涉及较多的四种复句是顺承复句、并列复句、条件复句和因果复句,本研究增加了选择复句、转折复句、目的复句、假设复句、解说复句和递进复句。我国学者武进之、朱曼殊等人在研究学前儿童复句的发展上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儿童先掌握并列复句。再掌握偏正复句;复句中出现较多的是并列、顺承、因果和条件复句。本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在并列复句上得分率与因果复句几乎一致。这可能与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的来自父母和教师的语言信息有关。儿童对句型的理解顺序与句子所表达的逻辑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理解所需要的认知活动的难度有密切关系,也与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关。如果儿童不能理解复句中的关联词,那么即使他能理解句子结构中所表现出的关系。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缪小春和朱曼殊研究了幼儿对几种复句的理解,结果表明,4岁儿童基本能理解并列复句,6岁儿童基本能理解递进复句、条件复句和假设复句,但是对于选择复句,尤其是以“或者……或者……”和“不是……就是……”为关联词的复句,6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前人的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对顺承复句的理解较为容易,但本研究结果却显示被试在这一句型的测试中通过率非常低。研究者对此作了反思,发现这一句型的测试图片表意较为模糊,四幅图片之间区分度不大,与测试句之间的匹配关系不太明确,易造成误读。这可能是儿童测试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儿童如何理解语言和掌握语句的逻辑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二)关于句式理解策略
  在理解句式时,儿童往往需要一些所谓的“诀窍”,即句式理解的策略。国外的研究表明,3岁前儿童使用的是语义策略,靠句子的几个实词所代表的意思理解整个句子;3岁左右儿童开始产生词序策略,从句子结构中理解词义:4岁左右儿童运用词序策略表现得最为明显。4岁前儿童形成了一种句子结构模式,即主~动~宾的词序,儿童套用这个模式来理解句子,因此会把被动句理解为主动句。4~5岁时,儿童按句法理解句子的能力不断提高,5岁后基本上能按句法正确理解大部分简单句。儿童的句式理解策略与年龄有关,也与句型和语义有关。5~6岁的儿童主要采用标准句型的词序策略加工句子,因而理解主动句的水平高于理解被动句。当然儿童对句式的理解还与语境、经验、个人需要、角色定位以及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等有密切关系。
  
  五、教育建议
  
  第一,一般来说,儿童对句式的理解先于句子的运用,上一阶段已经能理解的句式可能要到下一阶段才会运用,儿童能理解的句子远远比能说出的多。教师和家长首先应了解儿童的语法接受水平,在日常与儿童进行交流时所使用的句子应尽量与儿童的理解水平相适应。在儿童能够较好地理解某些较为简单的句式之后,教师和家长可以适当地提高交流中旬子的难度,这对儿童的句式理解和句子运用都会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教师在语言教育中要了解儿童的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特点,选择适合儿童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成熟期,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和方法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即学习是为了运用,而且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教师不能以“语法分析为中心”去教幼儿学习语言,让他们脱离语境孤立地去记词语、背句子。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把对幼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第三,在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这也在无形中训练了幼儿的语言和思维。比如教师向幼儿呈现一张图片,图片中一个小孩独自一人在公园里哭,教师问:“他为什么哭呢?”要求幼儿猜测并讲出来;然后教师再出示另一张图片,图片中一个小孩坐在地上哭,前面摆放着一堆被推倒的积木,教师问:“他为什么哭呢?”要求幼儿猜测原因并讲出来。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使他们明白同样的结果可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原因。到了大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逐渐掌握因果复句,并学着正确使用因果连接词,以促进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