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是启蒙文学,是儿童精神生命中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 对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升华有着独特的价值,对孩子的精神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力图以最单纯明净的文学构建一个内涵最丰富的艺术世界。
首先,儿童文学应当是趣味文学。儿童文学的启蒙作用是在“有趣” 的前提下完成的,是儿童在快乐中接受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充满欢乐明朗的色调, 充满儿童情趣。儿童文学给儿童的“益处” 正是在不经意的“乐趣” 中自然流泻,吸引着孩子们如痴如醉。儿童文学或以新鲜活泼的语言, 或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或以绚丽多彩的画面, 使得儿童神采飞扬,给他们带来快乐。然而,现实世界是,中国不少地区儿童教育受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如“小大人”、“教育观”等影响,使儿童过早地步入了成人世界。在成人的眼里,乖巧、温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本性,更谈不上幽默。尤其是今天的孩子,尽管有着比父辈优越得多的物质条件,但他们也被无形的压力所包围。高科技、电子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已使孩子失去了本能中的幻想。今天的孩子都坚定不移地相信,月亮只不过是一个冷冰冰的围绕地球旋转的巨大石块,那上面根本没有嫦娥、玉兔,面对天上的月亮,他们已经不会笑了。儿童文学应当让孩子们像外国的小孩一样有着机智、幽默、开朗的性格。
其次,儿童文学能够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于儿童生活经验的缺乏, 儿童的想象要依赖外界的刺激和影响才能产生, 而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想象的因素, 很容易刺激儿童想象的产生。例如台湾诗人林焕彰的儿童诗《妹妹的红雨鞋》:妹妹的红雨鞋/是新买的,下雨天,她最喜欢穿着/到屋外去游戏, 我喜欢躲在房子里, 隔着玻璃看它们/游来游去,像鱼缸里的一对金鱼。这首诗将着眼点放在妹妹的红雨鞋上, 并借此生发联想, 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巧妙的比喻准确地抓住了事物之间的相似点, 为儿童架起了想象的桥梁,儿童就会自然而然地陶醉其中。
再次,儿童文学应当具有美感。美感是一个人对事物的审美体验, 是美的事物在观赏者心中所引起的一种主观情绪和情感。审美能力的发展不是依靠抽象的讲授和告知就能奏效的, 而是通过设身处地的体验和感受才能实现。而儿童文学恰恰为儿童提供了这种体验和感受的渠道。儿童文学把那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而又充满美感的事物提取出来, 借助生动的艺术形象加以强化, 使儿童在心中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强烈的审美感受。如望安的《明亮的小窗》: 中秋的月亮,又圆又亮。像敞开一扇/明亮的小窗。月亮里真有一棵桂树吗? 要不/哪来的桂花香? 夜晚的小窗, 又圆又亮。像升起一轮/闪光的月亮。窗外才真有一棵桂树呢, 你闻, 桂花多香多香! 这首小诗把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 为儿童展现了一幅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这些美好的艺术形象很容易让儿童沉浸其中, 不知不觉在心里激起强烈的审美感受。
最后,儿童文学能促进儿童是非观的形成。儿童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还谈不上人生观、价值观,但儿童对世界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的认识却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白雪公主失去母亲的伤心难过,恶皇后的凶狠残忍,仆人接受杀害白雪公主任务时的犹豫不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一起生活的开心快乐等等,儿童在赏析中获得了怜悯、同情等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了对事物爱憎分明的态度。选择带有积极情感体验的文学作品,还包括选择具有幽默感、滑稽感的儿童文学作品,如《颠倒歌》、《母鸡罗斯去散步》、《我给小鸡起名字》等,它们对儿童形成开朗活泼的个性都会起到有益的帮助。儿童文学是一种具有独创性和很高艺术智慧的美学。重新认识和发掘儿童文学的美学可能和潜力,是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除了多样的外观、精美的印制等外在因素之外,如何不断提升儿童文学创作的思想和美学内涵,应该是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