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社会性发展 » 正文

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成因及幼儿园教育干预初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5  浏览次数:224
  一个人的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生理性别很容易理解,就是由染色体、性腺、激素、性器官、第二性特征等表现出来的性别;心理性别也可以称为性身份,它指的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性格、气质、思想感情和行为;而性心理是指以心理性别为基础,围绕着性征、性欲和性行为而展开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的心理性别和生理性别应该是一致的,认同自己的性别,并且在衣着、动作、气质等方面应该都符合自己的生理性别,也就是说其性心理是正常的。但是少数人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心理性别;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别角色,因此心理学上把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心理性别的情况称之为性心理角色错位。 
  近代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将个体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分为:婴儿期(0~1岁)、儿童期(包括儿童期2~9岁)、青春前期和青春期(10~17岁)。美国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德伦博士认为:建立健康的性心理要在早期,“尤其是五岁以前”,这是“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绝大多数性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影响波及几十年;儿时性心理的扭曲,往往在长大成人后,才显露其恶果,可成为同性恋、异装癖、易性癖、人格畸形及不融于社会主流等性变态的心理根源。那么婴儿童的性心理的发展完善的过程是怎样呢?一般认为婴儿期大脑发育尚不完善,性心理基本不分化或分化不明显,2岁左右的儿童思维能力已经逐渐形成,他们能够明确地辨认同性与异性,2~3岁时应该是性心理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2~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人们将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教育不当,可使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到挫折,产生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影响小儿性心理发育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是遗传物质决定、生长发育、生理的成熟过程,而社会风气、群体文化、环境教育等社会条件也影响到小儿的正常性心理发育。 
  那么,现阶段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成因到底有哪些呢?儿童园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应该起到怎样的教育、启蒙的作用呢? 

  一、现阶段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成因 
  长期以来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造成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因素首要的当属封建迷信思想,如女孩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男孩受女孩贱命好养活认识的影响,出现相应的心理上把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心理性别现象;其次,家长对子女性别的喜好的影响,不断地在子女面前说“要是个男孩就好了”或者说“要是个女孩就好了”等,造成儿童不喜欢自己原有的正确的性角色,向往错误的性角色;第三,有些家长就喜欢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把小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例如像易装现象,尤其是男孩女装,导致儿童自己不能合理的选择好自己的服装,从而出现性别审美缺陷;第四,儿童性心理错位后很多家长的不正确的引导和不及时的纠正,只当孩子是好奇,并不以为然,而且认为孩子小,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延误了帮助建立正确性角色的最佳时机;此外还有像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的负迁移现象,儿童对异性玩伴的好奇和向往过度的影响,家庭暴力或溺爱等都是可能引发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成因。 
  除了传统的因素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形势下的造成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因素,最常见的如儿童读物、动画片中的角色其性别定位越来越模糊,使儿童分辨能力尚未完善前无法判断其性别角色,导致儿童性心理认识紊乱;电视、互联网等流行文化的强势渗透,过早的向儿童展示了性心理活动的外在内容及形式,使儿童性心理跳跃式发展而形成不稳定因素;随着思想解放,性开放程度增大,成人的部分性行为不再避讳,如接吻、拥抱等呈现突破了儿童性心理的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地位的平等、经济独立、追求自我个性张扬使离婚率大幅提高,单亲家庭增多,结果导致儿童性心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缺乏应有的父方或母方“性角色”,其榜样性别认同混乱;传统的男尊女卑现象打破,新的家庭格局建立,夫妻之间妻子厉害丈夫性格懦弱对成年人的心里影响不大,但对儿童来讲,却使其性角色不能按自然规律发展成熟;当前人类审美观念的改变所形成的社会大环境对儿童性心理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有人说性别统一或走向其对立面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男女在社会地位、工作和社会影响的诸多方面的平等和差距缩小也是心理性别模糊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必然给儿童带来性别角色认识上的误区。 

  二、儿童园教育干预 
  2~3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恰好是人生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步入社会的时期——进入儿童园学习和生活。因此,儿童园对于儿童的成长过程及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地、积极地作用和意义。现阶段的儿童园不应该只是一个给孩子吃饱吃好、注意冷暖、照顾他不发生安全事故的保姆的职责,更应该肩负起教育、启蒙的作用,这是它的社会责任。 
  当出现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时,仅靠家庭的教育和引导是不够的,况且有不少家庭的教育自身是不合理的,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规范程度尚达不到能独立完成教育和引导儿童性心理正常发展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儿童园和家庭共同来完成纠正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是势在必行的,特别是儿童园教育干预尤其显得重要。 
  教育干预是借助于学校教育、儿童园教育或课堂教学强制力量,对不符合社会公共关系准则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阻止、评价和矫正,以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开通被阻滞的社会秩序。教育干预是社会干预的一种,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基于社会责任和正义感,通过言论和其他形式,自觉参与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健康和公正的教化活动。教育是人类特殊的精神生长方式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理智性、教化性和持久的影响力;教育影响直接作用于教育对象,使之产生符合目的和规律的变化。 
  儿童虽然是一个个体,但从他步入儿童园第一天起,他就是一个社会人,不再是孤立的,并终将成为一个社会分子。儿童性心理角色错位是不融于社会主流的性变态的心理的萌芽,是不符合社会公共关系准则的活动的初级心理基础,因此儿童园教育干预规范、阻止、评价、矫正及修复儿童性心理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理智性、教化性和持久的影响力。 

  三、儿童园教育干预相对于家庭教育的优势 
  1.儿童园教育干预的时间上有保障。早8:00到下午6:00约8个小时在儿童园,在家早7:00到8:00,下午6:00到晚上9:00约有4个小时在家(儿童睡着的时间不算),就算加上双休日和寒暑假,儿童清醒没有睡觉的时间上有一半以上是在儿童园度过。 
  2.儿童在儿童园是过集体生活,团队和集体力量的干预、引导的效果要远好于单个的说教,集体活动中的教育干预不伤害儿童,潜移默化、自然地转变比硬性的强制改变的好处是真正的从心理意识上转变。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很难接受到的集体活动、学习、游戏中的正面影响。 
  3.儿童主要的活动在儿童园,大量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一般家庭没有室外活动和专门的活动区间)、活动内容,包括学习吃饭、游戏等,容易发现问题,并且可以通过与其他儿童的比较更准确的评判儿童是否出现性心理角色错位及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发展程度。
  4.在儿童成长早期母亲对儿童的照顾相对较多,再加上儿童园都是女教师的特殊性导致了儿童心理角色错位教育效果的差异和比例的差异。女孩出现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情况,儿童园教育干预容易通过正确引导、教育而改变,并且大多数最终会心理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女教师母爱、温柔的一面对女孩有积极的榜样作用;相对而言男孩出现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几率略大于女孩,且有着所需教育过程长、效果不显著的难度。如果得不到家长、老师的及时正确引导和教育,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有极大的负面心理影响;然而恰恰是儿童园教育模式中男、女孩子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对比性强,教育时间的持久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和教育目的的刚性量化。因此,在对男孩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教育干预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四、儿童园教育干预具体措施 
  1.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开办家长学习班,讲授相关的知识,正确引导家长的认识,教会家长(家长的文化层次,文化素养不同),破除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的思想,告诉家长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危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事态发展的严重后果。让家长掌握基本的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判断方法,掌握家庭教育矫正的基本方法。帮助家长判断子女是否有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倾向,找出家庭中是否有诱发儿童早期性心理角色错位的因素并及时更正。 
  2.培养家长的良好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以往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家庭的子女,长大以后和父母的性格相像。 
  3.儿童园教育干预可以对儿童做定期心理测验和跟踪调查,做到早发现、早矫正,达到更好的效果。越晚发现,错位越严重,一旦性心理模式定型,出现心理上抗拒接受正确引导和逆反心态,就难以矫正了。 

  五、日常儿童园教育干预 
  在游戏中:充分利用角色扮演对儿童的影响,如“过家家”、“护士打针”、“小小宇航员”等诸如此类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在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妈妈、阿姨等女性角色表现出温柔、美丽、细心的行为特征;对爸爸、叔叔等男性角色则表现出严肃、刚强、有超凡本领的行为特征;以此强化儿童正确的心理性别,让儿童认识到自己原来应该这样做或者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样做的,而不是如性心理角色错位那样的做法。 
  在运动中,对于男孩要注重男子汉的坚强、坚毅的锻炼,如摔倒或碰伤后,老师总是强硬的说:“别怕疼,男子汉是不哭的,快把眼泪擦掉,再哭小朋友会羞你的。”教师要注意从小训练培养其勇敢、活跃、大胆等男孩性格;女孩遇到相同的情况时,老师的话语和态度就不一样了:“哎呦,不小心摔倒了,来,老师看看受伤了没有,不哭了,要不然漂亮的小姑娘就变成小花猫了!”同样是在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但却从温暖、细致的关心入手进行教育。因此对女孩更多的是在活动中、唱歌、跳舞中追求女性的秀美、端庄、乖巧、细致。 
  在生活中,儿童刚入园时,教师就进行性别教育的游戏活动。但2-3岁的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能完全正确认识,有男孩说自己是女孩也有女孩说自己是男孩,最初的认知活动往往非常混乱,所以主要靠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儿童来认识自己的性别;可以通过了解孩子已有的感性认识不断用重复的语言来刺激儿童认知,如“小女孩撒尿是蹲着的、小男孩撒尿是站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男孩、女孩分开入厕的训练,儿童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同时还能分辨小伙伴的性别,而且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相互说教,认知快的孩子往往是其他孩子的小老师。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对于确立正确的心理性别尤其显得重要,这是家庭教育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当然单纯的指导儿童“男女分厕”还远远不够,还要教会儿童识别厕所及其他公共场合有男女性别区分的指示牌,帮助儿童选择正确的服饰,合理的适合男孩或女孩的玩具等。 
  在教学中:对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性别的儿童,教师可以进一步有意识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教学图片让儿童认识到男孩、女孩在生长发育、生理、衣着、动作、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行为表现特征,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这期间语言刺激的激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姑娘梳着小辫子,扎着漂亮的皮筋,别着好看的发卡”。老师表扬完哪个小姑娘之后会发现,即使头发再短的小女孩也会别着发卡来儿童园,语言刺激的激励作用引发了小女孩爱美的心理欲望和天性,对于男孩也同样适用,“×××走路多神气,像警察叔叔一样”,其他的小男孩听到以后,也会纷纷效仿,挺起身板走路。 
  指导儿童正确观看图书、电视等流行文化,特别是在遇到其角色性别定位模糊情况,儿童教师和家长应该将这些定位不准确的角色“动物化”不要以男性或女性的方式让儿童辨认,以免出现因辨析不清而出现心理性别的定位失衡;从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过程看,儿童是先有人的性别差异的认识,后有动物的性别认识,比如六七岁时才有问到小动物是公的还是母的。然而儿童教学中教学图片的应用是最常见的模式,儿童最喜欢小动物的故事。在教学图片中,往往猫姐姐、熊妈妈都是头戴花朵身穿裙子非常女性化,大象伯伯、猴子哥哥都穿着男性化十足的服装,老师在讲故事时不用强调服饰差异,图片潜移默化的作用已经让儿童能正确称呼小动物的角色,可见优秀教学图片资料的正面引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有调查调查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在儿童园和学校成长起来的孩子出现性心理角色错位的比例明显小于没有上过儿童园的孩子,说明儿童园在儿童性心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儿童教育的问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必然伴随着新问题、新情况的涌现,作为儿童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当不断学习,时刻紧跟时代高速发展的脉搏,及时注意到周边的儿童发生的变化,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并充分利用好儿童园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做好教育干预和正确引导,为家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