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是形成自我意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终生教育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教育部颁发的《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儿童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儿童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也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经验对于人格发展极端重要,在这些经验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人长期的的人格基本框架与基本特征。这与中国的俗语“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所揭示的道理是一样的。英国学者通过对1000名3—6岁儿童长达20年跟踪调查研究表明,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因此,儿童教育时期健全性格的培养,关系到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一、现状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历经三十年,中国家庭结果基本形成“421”模式。而孩子作为家庭中的“1”,被称为“小太阳”、“小皇帝”自然成了家庭的中心,两代人的宠爱集中到孩子的身上;加之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缺乏出其社会化的生活经验。造成大部分儿童形成自我中心、缺乏责任感、心灵封闭、意志脆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等问题。以及现在90后年轻人暴露的诟病的各种问题,都充分证明了克服这些现实问题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些不良性格不仅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更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
在儿童教育层面,家长为了孩子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和不输在起跑线上,儿童园为了招生,两者共同凑成步入“重传授知识,轻人格培养”的误区,造成了儿童教育变成了小学教育的根本性错误现状。更有甚者,为了争夺生源、提高收费标准,办起了儿童双语、奥数、拉丁舞蹈等所谓的特色、实验儿童园。这种拔苗助长的儿童教育,使儿童园变成了小学,使孩子们背负了不该有的、超出承受能力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失去了在儿童园应有的快乐,更失去了儿童园所承担的儿童人格培养的重要教育职能。
二、目标与途径
儿童教育的目标,初步实现孩子的社会化、认知能力、浅显是非观念、自我意识,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儿童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培养建健全性格的基础。健康的心里包括以下几方面。1、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喜欢集体(上儿童园),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初步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男孩初步具有男性的坚强、勇敢、女孩初步具有女性的细心、温柔的人格特质;4、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5、喜欢参加各项活动,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6、有一定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形成对自己的行为初步负责的意识和态度。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积极乐观、自信自强、团结互助、坚强自立”等优秀品格。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就必须掌握儿童心理特点和加以利用、引导。
三、教育和实践
儿童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较弱、好动不易静是其自身的基本特点和教育的现实基础。因此,在对其进行健全性格培养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注重“重实轻虚,快乐体验”的基本原则,避免教育理论实践化、抽象化、说教化,重视“有声、有形、有色、参与”的教育方式,通过动画片、玩具、图片、游戏等为教育载体,易于孩子接受和体验。从而达到“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1、树立“快乐教育”的理念首先,教师根据《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学目标要求,把儿童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打基础阶段,应着重培养孩子的健全性格、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基本认知能力。而不能片面的进行小学化教育,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儿童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儿童园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断奶期”,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面临第一次大的改变,是进行系统地社会化起步阶段,很难适应和融入。教师要把班级建成孩子们的快乐成长的乐园,首先让孩子们高兴的上儿童园,这是儿童园教育的一切基础和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成功的开始”,只要孩子们从内心热爱儿童园,才能快速适应集体生活,克服自我中心和融入团体,乐于接受各种教学活动,也为今后的学校学习、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健全性格的几点教学实践。教育的本质是“传道解惑,教书育人”。把培养孩子健全性格和优秀品质作为重点教育目标之一,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儿童的心灵宛如一张白纸,除了孩子的家长,儿童园教师是第一个在这张白纸上作画的人,所以,必须每一笔都要写正确,是无法进行涂改的。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孩子容易接受方式,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3、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巩固教育效果。《纲要》指出:“儿童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儿童园对儿童的教育和性格的培养,离不开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只有三者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塑造、教育好儿童的品格。
总之,“儿童教育是爱的教育”。这是对一名儿童教师的根本要求,要想做好儿童教育,尤其是培养好孩子们的健全性格,出了具备必要的耐心外,老师还要做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最关键的是心中充满爱的阳光,并把它撒播到每个孩子的心灵,才能塑造出具有光辉品格的希望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