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社会性发展 » 正文

儿童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5  浏览次数:256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感谢生活,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对感恩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对儿童感恩的研究则更晚。感恩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之一,对儿童的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儿童感恩的内涵 
   《说文》曰:“恩,惠也。从心,因口。”《现代汉语词典》说:“恩惠:给予他人好处。”“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概言之,感恩是指个体对自然、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因素的积极认知和感激之情,并提供相应回报的行为。它既是一种积极认知,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更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行为。 
   儿童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将感恩教育内容与儿童进行对话,使儿童拥有感恩的意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感恩行为的对话活动。 

   二、研究儿童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其内容 
   (一)研究的意义 
   感恩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爱心、同情心及帮助他人等良好的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的发展,为儿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内容 
   我国现有的关于儿童感恩教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家庭教育情境中儿童感恩教育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家长是否有培养儿童感恩的意识、培养方式,以及儿童在家庭中表现出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另一方面是关于儿童园对儿童感恩教育的研究,从儿童园角度对儿童感恩教育进行研究主要是从感恩的四个环节进行解读:识恩、知恩、报恩、施恩。以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从自然、社会和他人三个角度来探讨了儿童感恩的培养。 

   三、儿童感恩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儿童感恩的现状调查 
   在对儿童感恩的现状进行调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研究者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儿童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1]在儿童园中儿童表现出的感恩相对家庭有所提高,但是仅表现为对熟悉的教师打招呼等礼貌行为。在人际关系上,78.35%的儿童认为帮助自己的人很少[2],在接受帮助后有部分儿童知道说“谢谢”,其中女童说谢谢的比例略高于男童。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儿童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态。 

   (二)影响儿童感恩的因素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杜文婷(2009)探讨了儿童感恩教育缺失家庭方面的原因是:家庭教育襁褓式理念、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和网络的冲击等。家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儿童最先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地方,父母对儿童的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汇成人生长河,家庭本是儿童最早感受到爱,也应是最早懂得感恩的地方,然而父母的家庭本位的价值观所形成的思维习惯植入到家庭成员的语言和行为中,悄悄地“潜入”到儿童的头脑里,而形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爱而凝固成父母事事包办,孩子遇事言听计从,毫无感恩之心最终形成唯我独尊的冷漠态度。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并没有培养儿童感恩的意识。长辈对儿童的溺爱,父母忽略对儿童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认为对孩子的付出天经地义无需感恩。父母是儿童出生后接触最频繁,关系最亲密的对象,培养儿童对父母的感恩是感恩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是唯有树立父母正确的儿童观,父母通过与儿童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儿童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2.儿童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儿童园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强调的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私立儿童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儿童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智力的学习课程,在传授知识时以“问题——答案”逻辑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在“奖励——惩罚”强化模式下让儿童学习知识的各种各样隐形规则。儿童园竭尽全力开发各种各样智育课程,而德育课程却以理想的观念来引导儿童,却不注重从儿童实际生活中来培养儿童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这种停留在口头说教的感恩教育方式与儿童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从而使儿童园的感恩教育犹如小鸟虽从天空飞过,却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3.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日益富足,使儿童从小就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而从未接触过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在儿童园中也初见端倪。因此,社会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共同发扬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为儿童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三)儿童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长的言传身教。 
   儿童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激发儿童的感恩情感,如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等活动。同时,父母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儿童的思想和行为。 
   2.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教师是儿童的第二父母,在儿童心中,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向他人感恩,对儿童为班集体做出的工作也应该表示感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丰富多样的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儿童的感恩意识。感恩类的儿童图画故事书和儿歌是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采用移情训练法可以使儿童与文本中的人物更好的产生共鸣,真正理解人物的感恩情感。教师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同时还应时时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生成的课程,运用教育智慧为儿童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3.家长、儿童园、社会三方合作。 
   在正确引导儿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同时,家长和儿童园的合作是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家园合作可使家长和教师很好的交流儿童德育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可使家长和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儿童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家长、儿童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使儿童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四、儿童感恩教育研究的冷点 
   (一)儿童感恩的理论基础 
   儿童感恩教育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事实描述阶段,其实验研究相对还很薄弱,所以其理论相对较少,起步也较晚。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是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等在2001年提出,他们详细论述了感恩的亲社会本性,提出感恩具有三种特殊的亲社会功能或道德功能,即道德计量功能、道德激发功能及道德强化功能。[3]费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于1998年提出了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即时思维行动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感恩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离散的积极情绪。[4]张晶(2010)提出儿童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和游戏理论。综上,笔者发现儿童感恩教育的理论均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引进而来,儿童感恩教育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儿童感恩的发展阶段 
   陈志琼(2004)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5]赵晓芳(2006)提出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二是情感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其中情感层次连接认知和实践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儿童感恩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如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一样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和相应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把儿童感恩教育看成是一种通过教育措施是可以达到社会对儿童期望的最高水平,对儿童感恩的培养并不会受到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五、结论 
   儿童感恩这一理念自古就有,然而将其作为一种培养理念渗透到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却是近几年的事。儿童感恩教育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研究现状是从儿童感恩的表现状况进行的描述分析,并未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研究的理论基础均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推理分析,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并未对儿童感恩年龄的发展阶段进行任何研究,使用的发展理论和中小学及成人感恩发展阶段一致。研究方法单一,多是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其设计方式多基于定量设计。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