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社会性发展 » 正文

利用音乐活动养成儿童良好习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5  浏览次数:237
 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习惯支配人生,成也习惯,败也习惯。儿童年龄小、认知范围窄,其习惯处在生成时期,所以非常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收获成功人生。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园正在开展《儿童良好习惯之养成》的教研课题研究。在尝试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当中,我发现音乐活动是能促进儿童养成教育有效开展的好媒介。这里我就利用音乐活动协助开展儿童养成教育谈谈做法与体会。 

     一 
  结合一个多学期的尝试和思考,我认为音乐活动在促进儿童养成教育有效开展方面有如下优势。 
  首先,儿童需要音乐。据科学研究证明,声音和动作是儿童生活中两个最有趣的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常态的儿童没有一个不喜欢音乐的,热爱音乐是儿童最自然的天性。哭闹的儿童能被舒缓的音乐安抚;伤心的儿童能在欢快的音乐中重展笑脸;不善语言表达的儿童能在音乐中自由舞动表达……而且一直以来许多科学研究已经向我们证明了音乐是一种心智的体操。各类音乐活动除了可以促进儿童身体肌肉和动作协调能力、视听觉的感知能力等的发展外,更能促进处于各类发展关键期的儿童在个性、语言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所以不管是天性的需要还是发展的需要,儿童都需要音乐。 
  其次,音乐适合儿童。音乐活动形式多样,富于想象空间,自由度高,情感丰富,这些特点都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十分适合儿童。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所以适合儿童发展的音乐能让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感染,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得到启发,学会合作的方法;在唱唱跳跳中快乐模仿,尝试并感受有序规则带来的方便…… 
  最后,音乐是儿童最早的社会体验之一,所以开展适当的音乐活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着比较明显的促进推动作用。 

  二 
  本学期我在利用音乐活动促进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一)精选音乐活动内容,示范性的歌词带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音乐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讲,常常将学习活动与实际生活混为一谈,所以为了配合儿童养成良好习惯,音乐活动内容是十分关键的。在此类音乐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我坚持生活化、正面化与目的化。 
  生活化指的是音乐活动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这样能唤起儿童相关生活经验,引发儿童产生共鸣,便于认知能力不高的儿童记忆理解。比如小班歌曲《爸爸妈妈去上班》,贴近儿童入园生活实际的歌词让经历着与家人分离焦虑的儿童们有所安慰,他们虽然想爸爸和妈妈,但是“我不哭,也不闹”的歌词让他们勇敢,让他们学会用良好的情绪面对成长与独立。 
  正面化指的是选择的活动内容要有“正面的态度”。“正面的态度”是不断给儿童发出正面的信息,以正面的态度对待儿童的每一个问题,调动儿童身上积极的、主动的、正面的因素,使儿童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使养成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简单来讲其实就是利用歌曲歌词对儿童进行示范教育。比如歌曲《来收拾》就用歌词:“来收拾、来收拾,我也来收拾。收一收玩具(垃圾),家里变得真干净!”带动儿童积极地参与到整理、收拾的活动中去,慢慢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物品整理、摆放的习惯。 
  目的化指的是音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而这目的性来自班级儿童习惯中的不足之处。比如班上儿童不善友好、共同玩玩具,我就选择了歌曲《轮流玩》给儿童以提示语示范。又比如班上个别儿童不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们打招呼,我就选择了《我是礼貌好宝宝》鼓励他们。这些带有目的性的内容选择对解决班上常规问题,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都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当然,生活化、正面化和目的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二)丰富音乐活动形式,多样性的互动促进儿童良好习惯的尝试运用。 
  音乐活动的形式是十分多样的,除了歌唱外,音乐游戏、音乐律动也是十分受小年龄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我在注重养成教育的同时也十分喜欢利用此类多样性的音乐活动形式吸引儿童,为儿童提供尝试、练习良好行为及感受遵守规则和合作游戏的快乐。比如在音乐活动《小火车钻山洞》中,儿童能在有趣的活动中跟着歌词的指令行进(小火车钻山洞)与蹲下(在山洞睡着了),儿童尝试运用倾听和听从规则、指令方面的习惯;又比如在歌表演活动《找朋友》中,儿童通过互动找朋友的尝试,学习与人交往的礼貌并感受友好交往的乐趣,对人际交往方面的习惯养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又比如在改编演唱《梦》的音乐娱乐活动中,设置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听众奖评选活动,让儿童努力尝试大胆讲述、等待讲述和安静倾听,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展示与倾听习惯方面。 

  (三)强化声音感受刺激,匹配型的体验减少儿童不良习惯行为的出现。 
  音乐给人以美妙的感受,让人身心愉悦;噪音则给人喧闹和不安的体感。在一日活动组织中,在让儿童感受、养成优美音乐示范中的良好习惯的同时,我也尝试在儿童出现不良习惯行为的同时加入不和谐音乐。建立不良习惯行为——不舒服的音乐感受与良好习惯行为——愉悦音乐感受这样匹配型体感经验,让儿童自发减少不良习惯行为的出现,避免不适的音乐体验。这样的尝试简单来讲就是利用不适的音乐感受对儿童不良习惯进行“厌恶疗法”。这种方式只是正面感受教育的点缀辅助,要控制度,避免本末倒置。 

  (四)密切家园音乐互动,一致性的要求帮助儿童巩固各类良好习惯。 
  在开展利用音乐促进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尝试过程中,我平时还利用儿童喜爱的不同歌词伴随着儿童的用餐、午睡等生活活动,配合园方入园与离园的固定曲目,让音乐提示儿童常规的作息时间与事件。在喜爱音乐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规律的作息这样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园内操作的同时,我将相应的音乐通过家长QQ群发送给家长,发动家长协同操作,播放相同的音乐并执行与园相对一致的作息常规要求,帮助儿童巩固相应的良好习惯。 
  在园学习的各类歌曲与音乐活动,我们也通过半日活动展示、家访、家校通和班级网页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展示,让儿童在与家人的愉快互动中深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巩固,提高响应养成教育的成效。 
  音乐活动是开启儿童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更是推进儿童养成教育的助力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音乐活动提高儿童养成教育的实效,让儿童在“天然的需要”和快乐的感受中轻松养成好习惯。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