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社会性发展 » 正文

交往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5  浏览次数:145
      [摘要]儿童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中获得各方面发展的,所以我们应充分重视交往在儿童因教育中的作用。交往教学模式理论认为,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交往过程,学生在各种交往活动中获得主体的建构。交往教学模式理论的基本理念与儿童园教育的特点非常相符,对儿童园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育者应从儿童园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交往教学模式,以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园教育;交往;交往教学模式 
  交往在儿童园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儿童园教育活动中,许多教师没能充分运用“交往”这一儿童学习的最佳途径,错过了许多教育机会。我们认为现代教学本质上是交往教学。在儿童园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合理运用交往教学模式,促进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让儿童在交往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一、交往教学模式理论 
  交往教学模式理论是德国教学论专家K·沙勒与K·舍费尔于1971年首先提出的侧重探讨师生关系的教学论思想。他们认为教育应是一种价值赋予、形成和创造的过程,并主张把“解放”学生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即教学要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使学生通过教育最终能摆脱教育,达到成熟,具有独立的能力,养成自我负责、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并具有批判的精神。具体地说,其基本思想有以下两点。 
  1 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即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多边多向、多种形式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一关系网络中,认知与交往密切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应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 
  2 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和时间结构。传统的以秧田型为主的课堂教学空间形态,虽然有利于教师进行系统讲授和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但不利于儿童在课堂中的交往,也不利于师幼之间的互动。交往教学改变了这种形态,转而采用马蹄型、半圆型、圆型、内外圈型等多种方便儿童交往的空间形态。教师可以在组间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与儿童交流意见,及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组或个人。交往教学模式还调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教9币单独讲授的时间减少了,儿童与教师对话以及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时间增多,从而在时间上保证了儿童可以自由进行交往学习。 
  交往教学模式的提出虽然是为了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但它的基本理念与儿童园教学特点是相符合的,对儿童园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交往教学理论对儿童园教育的价值 
  1 交往教学模式以师幼交往、同伴交往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交往过程。无论是师幼交往还是儿童同伴间的交往,都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师幼交往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良好的师幼交往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一方面,师幼交往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儿童不是机械的信息接受者,儿童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另一方面,儿童与教师之间自由、愉快的交往会让儿童感到温暖,使儿童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从而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儿童可以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同时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也是重大的。(1)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在活动中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分享经验、互相模仿、彼此学习的重要机会。(2)从情绪情感的发展来看,同伴交往能使儿童形成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愉快的心情。观察发现,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经常觉得很快乐。因为在同伴交往中有许多创造欢乐的因素。如儿童的建议被同伴采纳,共同搭建的积木被教师表扬等,这些都能让儿童得到欢乐和满足。同时。同伴交往又对儿童自我情感调节能力的发展大有好处,如儿童在与同伴竞赛中因获胜而感到自豪。这是同伴能接受的,但如果继而产生骄傲情绪,同伴便会在言行上对此表现出反感,这时儿童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否则将受到同伴群体的排斥。与同伴的和谐交往会促使儿童的情绪情感向着健康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儿童在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之后,如微笑、请求、邀请等,会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促进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同伴的反馈往往是直接和坦率的,如果儿童表现出友好、合作、分享等积极行为,同伴会作出肯定和喜爱的反应,而如果儿童表现出抢夺、打人等消极行为,同伴也会作出否定、厌恶和拒绝的反应,这些丰富、直接的反馈经由教师的合理引导,会促进儿童良好行为的发展,并使之转化为稳定的社交技能(朱玉红,1996)。 
  2 将交往教学引入儿童园。有利于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交往教学模式强调要促进儿童个性的自我实现与自由发展,使儿童获得自立的能力。交往教学把师幼交往、儿童同伴交往纳入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人的要素,注重师幼关系的和谐,注重在交往中实现儿童的发展,使教育活动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体验生命价值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充满生机的、要求主动发展的个体。可见,交往教学突出了教学中的交往关系,强调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对儿童主体意识的尊重。 
  与此同时,交往教学还有助于儿童主体性的发展。在儿童园教育活动中,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必须通过合理交往才能实现。一方面,儿童在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能逐渐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在这些学习过程中儿童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另一方面,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教师也有可能更全面地观察儿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来组织教育活动。可见,儿童的主体性发展离不开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而交往教学恰好可以保障这种交往的有效进行:在交往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灵活多样的小组组织形式,以保障师幼之间、儿童同伴之间交往的顺利进行;同时,小组内部往往采用混合编组的方式,即将知识水平、能力程度、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儿童进行混合编组,从而保证了儿童间的差异性、互补性,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协商讨论的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儿童丰富知识,发展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这种深入的交往中实现主体性发展。交往教学也为儿童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在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是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作为对话、理解、沟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在交往教学中,由于师幼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因而儿童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而不是被动压抑的。在这种环境中,儿童被允许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招来成人或同伴的非议。儿童往往感到轻松、愉快。这有利于儿童主体性的发展。 
  三、交往教学模式在儿童园教育中的运用 
  交往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有其独特的教学规范和操作要领,它以社会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基本目的。以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机制为主要策略,以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为基本教学环境。我们应从儿童园的实际出发,构建符合儿童园教育实际需要的交往教学模式。 
  1 以儿童主体性的培养为儿童园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儿童园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确立促进儿童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标,而不仅仅是将儿童的主体性发展视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在谈到儿童主体性(包括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等)的培养问题时,许多幼教工作者谈得最多的是“如何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儿童学习的效率”“让儿童在主动参与中学会……”等,他们只是把儿童主体性的培养当作一种教育手段。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经常说要重视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抗挫折性、合作精神等。但是过去我们在培养儿童这些品质时往往存在很大的失误,那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些品质本身所体现的就是儿童主体意识的觉醒,而仅仅是将这些品质看作是一种外在要求,刻意对儿童进行训练和培养,比如要训练儿童思维的独立性,教师经常会要求儿童“不能和别人画的一样”“说和别人不一样的”;为了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教师常常以规则的利他主义来判断儿童的行为,却忽略了让儿童自己去体验规则的公正性和互惠性,以至于儿童最终学会的是用规则来约束他人,而自己却没有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实际上,不从儿童的内在动机出发,不让儿童体验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儿童就会长久地停留在他律的水平上,难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重视儿童主体性的培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一种手段,而且更应该成为儿童园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2 以促进儿童的研究式学习为儿童园教育的基本教学策略 
  儿童的“研究”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支持、鼓励、引导儿童在研究中学习。“研究”是指儿童之间或儿童与教师之间就某个有价值的领域或主题进行探索、观察、调查等,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通过引导儿童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 。方式。培养儿童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小组探究和讨论便是儿童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小组成员围绕共同的主题和内容开展探究活动,这增加了同伴间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儿童会发现同伴的长处,同时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因此,在儿童园开展交往教学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导儿童进行合作研究性学习,让儿童在与成人、同伴的合作交往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教师首先要帮助儿童确立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应该是儿童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或现象,而且应该是儿童感兴趣的内容。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儿童的已有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发现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儿童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从小养成爱思考、爱研究的习惯。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还应该有利于儿童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儿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儿童的交往中要充分地观察、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兴趣,根据不同儿童的能力确立适当的“研究课题”。在确立“研究课题”后。教师还要为儿童之间的充分交往和合作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教育材料和时间、空间上的保障。儿童合作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受探究材料的制约。材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那些符合教育意图,能为儿童的合作交往提供机会的探索材料。同时,教师还要为儿童之间的交往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为了让儿童有更多的交往机会,有的教师尝试了不固定儿童座位的做法,即在形成一定班级常规的基础上,每天不固定儿童的座位,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坐在哪里。比如在课间活动时开展自选游戏,教师在每张桌子上放满不同的玩具,儿童可以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桌边坐下玩耍;在美术活动时,教师先将儿童集中在一起观看示范讲解,开始作画时请儿童自己寻找伙伴,找位子坐下来……这使得儿童的交往频率大大提高。在这种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儿童交往的积极性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因为不固定座位。儿童身边的同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儿童在与不同类型的同伴的交往中常常会发生冲突。正是在不断的冲突之中儿童慢慢学会了克制自己适应他人,学会了解决冲突,处理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处理与同伴关系的能力。 
  3 以亲密和谐的情感氛围为儿童因教育的基本教育环境 
  营造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教育环境。这是促使儿童开展良性人际交往的前提。这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亲密和谐的情感氛围为主要特征。只有建立亲密融洽的师幼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儿童在教育活动中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交往教学模式符合儿童园教育的特点,教师应该从儿童园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交往教学模式。发挥其对儿童园教育应有的作用。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