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 » 社会性发展 » 正文

日常生活中小班儿童言行养成之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25  浏览次数:208
  摘要:小班儿童入园后,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造成儿童文明礼貌素养总体比较缺乏。根据小班儿童爱模仿、爱游戏等心理、年龄特点,结合儿童在园一日生活,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文明礼貌言行传承给孩子,使孩子们获得礼貌言行的积极体验和良好行为习惯。 
  零至六岁是儿童在他们的环境中吸纳、观察和实践周围人们的举止、语言的敏感期。尤其是小班孩子离开自己的家人进入儿童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变成了陌生的环境,他们会观察、模仿儿童园老师、同伴的语言与举止行为。如果我们能将我们的文明礼貌言行传承给孩子,我们就将给予他们一种和谐的社会性交往的能力,他们也会得到社会积极的接纳。 
  但是小班儿童入园后我们经常看到的镜头是怎样的呢? 
  镜头一: 
  早上来园时,部分儿童能主动向老师问早,部分儿童需家长或老师提醒。可在这两者中间还有一部分是眼睛不看老师,边跑边喊“老师早!”有的甚至是不情愿的叫“老师早!” 
  反思:眼睛不看老师,边跑边喊“老师早”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礼貌的,只是一种机械的服从形式。如何从情感出发激发儿童懂礼貌、讲礼貌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 
  镜头二: 
  集体活动时老师给孩子们分发图书,拿到书的孩子一只手拿过书转身噔噔噔的跑了。 
  反思:其实很多孩子他们并不知道双手接过别人递给自己的东西是礼貌的行为,所以礼貌行为的介绍和学习是小班儿童礼貌教育的基本内容。 
  镜头三: 
  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宝宝的腿伸得长长的,治如的一只脚已经放在桌子上,老师提醒说:“请小朋友坐坐好,小脚丫放地上。”她们两个听到老师的提醒后,知道坐坐好;但过了没有五分钟,又恢复了歪歪扭扭的姿势。 
  反思:引导孩子们形成礼貌言行不是通过一次提醒、一次活动就能形成的,良好礼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以巩固,成为习惯。 
  可以看到,小班儿童从小就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溺爱,儿童文明礼貌素养总体是比较缺乏的。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小班儿童礼貌言行的目标可以是: 

  一、培养小班儿童礼貌言行的目标 
  1、知——“会区分,学礼让” 
  知是帮助孩子建立区分、辨别文明礼貌事非的能力。教育儿童要有礼让精神,遇事要先想到别人,先人后己的思想。如有好吃东西、好玩的玩具愿意与同伴分享,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主动认错,知道吃饭时要先请客人、父母、长辈吃等。 
  2、言——做好“六词三会” 
  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以“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词为文明礼貌语言的基准;在不同场合扩大孩子的文明礼貌用语的范围,让孩子能做到“三会”:即一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二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
  3、行——做到“四能四不” 
  行是让儿童学会文明举止、礼貌动作。进别人的房间或门能轻声敲门,递物、接物能用双手,能有正确的坐姿、站姿,能排好队入厕、喝水等;与人交往不大喊大叫,不随地乱扔垃圾,不打断别人说话,不冲人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 

  二、一日生活中儿童礼貌言行培养的措施 
  每个孩子从早晨入园后,每天在儿童园的一日生活占据了儿童的绝大多数时间,所以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以儿童园教育为主阵地,我们应该善于利用一日生活中入园、入厕、盥洗、户外、集体活动、游戏等各个环节将礼貌言行教育渗透其中。 
  1、突出“引”,让文明礼貌在自然中养成 
  入园、晨间、用餐、就寝、散步、日常劳动等都是与文明礼貌行为直接有关的活动。小班儿童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所以需要老师以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引”导儿童,即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处处注意讲文明,讲礼貌,创造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早晨入园时,教师要微笑着主动和孩子说:“你早”,孩子才容易被老师的情绪影响,和老师礼貌的打招呼;当需要取送图书、笔等物品时,教师要以身示范,双手递、拿物品,经过三周的练习孩子会双手接递物品;当不小心撞到孩子,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在打扰孩子的时候,悄声的说:“对不起,打扰一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师的影响,自然也会学习老师的文明礼貌行为。 
  2、突出“趣”,让文明礼貌在生活游戏中学成 
  有些文明礼貌语言、动作、规则学起来非常困难、非常枯燥。如排队,孩子常常顾前不顾后、按下葫芦又起瓢,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就用开火车游戏,吸引儿童学教师扮成修理工,装作抹灰尘、拧螺丝、拍拍打打的样子逐一修理每节车厢(帮助不会排队的小朋友纠正,)没过多久孩子们外出散步时就知道要排整齐的队,不掉队了。 
  小班儿童常常把动物当作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儿童思维“拟人性”特点的体现。成人要理解和接纳儿童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在一日生活细节中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与儿童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儿童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儿童自身的需要。因此在小班儿童一日生活中要善于利用有趣的角色、游戏引导儿童学习礼貌言行。 
  3、突出“练”,让礼貌言行在游戏中巩固 
  对儿童实施文明礼貌教育还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可以利用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活动、分区游戏提炼生活资源内容,创设生活环境情景,通过教师、同伴的参与,利用行为模拟、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儿童可见、可仿、可学、可行的情景再现中使儿童文明礼貌行为得以认识形成和深化。 
  4、突出“比”,让文明快乐在竞赛里养成 
  孩子虽小,有着好胜心,以竞赛为动力、以鼓励为主来激发儿童参与行为训练的积极性。我们利用一日生活中离园前的时间比着装整齐;比爱护公共财物;比遵守规则,与人交往不大喊大叫,不随地乱扔垃圾。并将“知、言、行”划分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小点,制成竞赛表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奖励。比优胜者可以当选为“园礼仪小天使”和值日老师在门口迎接人来人往的小朋友与家长。 
  此外,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儿童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连续性。学期初我们会把对儿童的文明礼貌教育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书面形式印发给家长,让家长根据教育要求创设与之适应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儿童在和谐关爱的环境中充分感知周围的社会生活。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儿童园是怎样在一日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文明礼貌行为渗透的,丰富家长的教育方法;用电子邮件或“家园联系册”与个别儿童的家长进行有关礼仪教育的交流,反馈孩子文明礼貌行为的成效等,让儿童成长在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中。 
  礼貌言行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礼貌言行目标只有直面儿童的现实生活,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得到了具体的、丰富的文明礼貌行为培养。所以我们结合儿童的一日生活,随时观察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儿童的文明礼貌行为,经常反复地训练,才能使儿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 理论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理论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