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安全和舒适的,出生以后,环境骤然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生儿必须独立地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还必须去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那么,新生儿怎样在新环境中生活呢?他们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十多种无条件反射,其中有:
吸吮反射 奶头,手指或其它物体碰到嘴唇,新生儿立即做出吃奶的动作。这是一种食物性无条件反射,即吃奶的本能。
觅食反射 奶头,手指或其它物体并未直接碰到新生儿的嘴唇,只是碰到了脸颊,他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做吃奶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
怀抱反射 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
抓握反射 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如果试图拿走,他会抓得更紧。
眨眼反射 物体或气流刺激睫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一种防御本能,可以保护眼睛。
惊跳反射 突如其来的噪声刺激,或者被猛烈地放到床上,新生儿立即把双臂伸直,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
击剑反射 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
迈步反射 大人扶着新生儿的两肋,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他会做出迈步动作,两腿协调地交替走路。
游泳反射 让新生儿俯卧在床上,托住他的肚子,他会抬头、伸腿,做出游泳姿势。如果让他俯伏在水里,他会本能地抬起头,同时做出协调的游泳动作。
蜷缩反射 当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边缘时,他本能地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
巴宾斯基反射 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使五个脚趾变成扇形。
巴布金反射 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放松时,他会打呵欠。
以上列举的新生儿本能活动,前几种对他维持生命和保护自己有现实意义,后一些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它们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可能曾经是有意义的。在婴儿长到几个月后,这些无条件反射就会相继消失,并逐渐形成许多条件反射,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宝宝“不正常”,希望能够测一测这些与生俱来的“本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一方面这些无条件反射有些在婴儿出生几天后就消失了;另一方面,家长毕竟缺少专业技能,万一失手还可能对宝宝造成损伤,反而影响了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