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发展中,社会情绪及其相应的社会行为发展最为关键。由社会动因驱使的人际互动行为,如爱抚、安全、舒适等需要的满足将导致社会情绪状态的重组和发展。在诸多的社会情绪中,移情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移情是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感反应(Hoffman,2003),它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沟通能力,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通过模仿、强化逐渐形成的。
根据Hoffman的理论,约在2岁左右,儿童就能区分自我与他人,产生自我中心的移情。约到3岁左右,儿童开始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和需要,逐渐开始理解他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出现了移情性情感。Hoffman特别提到了移情忧伤,因为亲社会道德行为通常包含帮助某个处于不愉快、痛苦、危险或其他形式的忧伤之中的人(2003)。这种提法得到了不少研究证据的支持。Murphy (1937)的一项经典研究显示,当儿童对他人实施帮助后,他们的移情忧伤似乎消失了。Zahn- Waxler (1982)等人的一项追踪观察显示,20个月左右的孩子已能关注母亲的身体不舒适状态,并通过语言抚慰、身体接触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关心。Marakovitz (2001)的研究显示,幼儿对模拟忧伤的情境进行“原因”探究和移情关心的倾向非常明显,从24个月到36个月,移情反应的指标很稳定,但没有发展变化的趋势,女孩比男孩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移情关心。
许多研究特别关注移情反应的能力与个体的行为特征,家庭因素的的关系。Kiang等人(2004)对婴幼儿的研究显示,母亲的偏见(preconception)能够预测儿童的困难气质、母亲敏感性和儿童的移情。Chapman等人(1987)的研究表明,帮助与积极情感正相关,与消极情感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指出,这些相关主要归因于与帮助本身相关联的积极情感,而非与目击他人忧伤所体验到的情感。Ingrid等人(2002)的研究考察了16和22个月的女婴移情的发展,及其与父母的敏感,儿童害怕,安全型依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16~22个月,对母亲的移情增加了,对陌生人的移情减少了。害怕、不安全依恋预测了对陌生人较少的移情;而养育与移情的关系较弱。
上述研究显示了移情反应能力在1岁半到3岁儿童中的发展,特别是父母与儿童的沟通方式,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敏感性等因素与移情发展的关系。但我们也看到,有关中国背景下的婴幼儿移情研究还是比较少,已有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在中小学与幼儿园阶段(李辽,1990;张莉,1998;李福芹等,1994;李丹等,2002),且大多考察移情训练对助人、分享行为的影响。那么中国3岁以前的婴幼儿在相关情境中的移情反应呈怎样的特点,是否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类似?这是本研究力图探究的一个问题,希望籍此问题的研究,能对中国0~3岁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更有效地关注0~3岁儿童。
2 方法
2. 1 对象
66对儿童和母亲,儿童年龄范围17~32个月,平均年龄26个月,男孩30名,女孩36名。母亲平均年龄30. 78岁。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中或中专18%,大专31. 1%,大学41%,研究生或以上9. 8%。
2. 2 研究程序
2. 2. 1 实验室观察实验
邀请母亲和孩子到心理系行为观察室进行以下情境的活动。主试为心理系大四年级的女学生,会说流利的上海话,另有两名助手也是四年级女生,主要负责材料准备实验配合。整个过程通过摄像监控系统进行摄录。
助人情境(2分钟)。在约10分钟的自由玩耍结束,主试进入实验室收拾玩具,并观察孩子是否自发上前进行帮助。如果约1分钟后孩子仍然不能自发帮助,主试进行提示:“洋洋,能不能帮阿姨一起收拾玩具啊?”提示两次后如果儿童仍然没有反应,不再提示。这一程序前对母亲说明不必帮助孩子。
移情与安慰(3分钟)。让母亲把实验室墙边的一张桌子和椅子搬到实验室当中。在搬桌子过程中,母亲假装受伤并发出声音,显示非常痛苦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持续时间约为30秒,观察孩子反应。然后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好多了”,显示中性表情约10秒。
2. 2. 2 问卷测量
《儿童健康材料》问卷。本文主要从父母填写的《儿童健康材料》问卷中,取用了睡眠质量分三个等级,分别是“大部分时间很好”,“偶尔睡不太沉”,“经常睡不好”;恶梦也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很少做”,“大概一个月一次”,“经常做”;恐惧共有11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四个等级,从“从来没有”到“经常有”,害羞包括“遇到陌生孩子时”和“遇到陌生成人时”两个项目,分“不怎么害羞”,“偶尔或有时害羞”和“经常感到害羞”三类。
《亲子关系》问卷。节选自Waters Attachment Q-Sort items,包括18道题目,用来测量亲子关系,每个项目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成五个等级。从父母分别填写的问卷中,获得父亲积极依恋、父亲消极依恋,父亲依恋总分、母亲积极依恋、母亲消极依恋、母亲依恋总分六个指标。项目的内在一致性信度是. 93。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分别要求被试的父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Q分类卡片(Child Rearing Practices Report Q Sort,简称CRPR),按照从7到1的顺序把从最符合自己情况到最不符合自己情况的卡片分成7份,该卡片包括91张描述儿童抚养态度、观念和行为的句子。该套卡片分为鼓励成就、依从、接受、拒绝、教导、惩罚、权威和控制8个维度,鼓励成就,如:我认为应该鼓励孩子,让他/她比别的孩子做得更好;惩罚,如:我认为身体惩罚是最好的纪律约束。这套Q分类卡片已经在西方和其他文化中建立了信度和效度系数,而且研究证明适用于中国的被试(Chen et al,1997;Zahn-Waxler et al.,1996;Chen et al., 2003)。
《幼儿气质评估表》。张劲松翻译修订的幼儿气质评估表,共97个项目,适用于12~36个月幼儿。每个孩子在实验结束之后均获赠一份小礼品。交代家长应该完成的各种问卷,两周内收回家长问卷。
2. 2. 3 实验数据登录
移情反应。记录“移情与安慰”这一程序中,儿童对母亲痛苦的表情开始作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秒);根据多次观看录像记录,将反应类型定为五种,即只反应不安慰;给予母亲的语言安慰(“没关系”,“现在就不痛了”……);直接行为反应(帮妈妈揉腿、摸头、擦眼泪,抱妈妈等);间接行为反应(给妈妈搬椅子、桌子,让妈妈坐下);直接反应加上间接反应;将作出反应以及做出各种安慰举动的时间相加,即持续时间。
帮助行为。记录儿童帮助主试收拾玩具的情况,这里主要考虑主动帮助、主试提示后帮助以及不帮助三种情况。
由两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按照编码方案对上述录像情境进行记录,助人情境的评分者信度为0. 91,移情与安慰情境的评分者信度为0. 92。
3 结果
3.1 移情反应的一般情况
表1 对母亲作出移情反应的时间及持续时间的状况
|
n |
Min |
Max |
M |
SD |
反应时间 |
59 |
1.0 |
84.0 |
17.263 |
16.888 |
持续时间 |
59 |
0.5 |
73.0 |
21.517 |
17.115 |
表1结果显示,除少数孩子之外,大多数孩子均对母亲的痛苦表情和动作有所反应,作出反应的时间最短为1秒钟,最长的达到84秒;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最短的为0.5秒,最长的持续73秒。
对孩子的移情反应时间以10秒归为一档进行分类,大部分孩子均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对母亲的痛苦表情做出反应,在10秒钟以内开始反应的有27人,占全部有反应人数的46%,83%孩子在30秒钟内开始有反应,50秒以上有反应的为3人,占5%。幼儿作出移情反应的时间有显著差异(χ²=48.288,df=5,p<.001)。37%孩子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在10秒以内,持续时间30秒以内的约占74%,持续时间50秒以上的6人,占10%,幼儿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χ²=22.864,df=5,p<.001)。
女孩作出移情反应的平均时间比男孩少些(16秒对19秒),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是女孩比男孩略长(23秒对19秒),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幼儿作出移情反应的方式分别为:1)只反应不安慰;2)语言安慰(“没关系”,“现在就不痛了”……);3)直接行为反应(帮妈妈揉腿、摸头、擦眼泪,抱妈妈等);4)间接行为反应(给妈妈搬椅子、桌子,让妈妈坐下);5)直接行为反应(揉腿等)加间接行为反应(搬桌子等)。结果显示,15(24%)名孩子只是单纯的有反应(看着母亲,或远离母亲),却没有任何安慰的表示,2名孩子通过语言安慰母亲,28名(44%)孩子做出帮妈妈揉腿、擦眼泪等直接的安慰行为,7(11%)名孩子则是通过给妈妈搬桌椅来帮助妈妈,另有11(17%)名孩子既有直接的安慰行为,又有搬桌椅等间接的安慰行为,不同移情反应类型有显著差异(χ²=30.889,df=4,p<.001)。研究结果也显示,在移情反应类型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3.2 移情反应与亲子依恋等因素的关系
表2 移情的反应时间、持续时间与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等的关系(r)
|
母亲依恋总分 |
母亲消极依恋 |
母亲积极依恋 |
母亲权威 |
母亲惩罚 |
父亲拒绝 |
睡眠质量 |
反应强度 |
反应时间 |
-.518* |
.428* |
-.482* |
.400* |
.397* |
.397* |
.454* |
-.039 |
持续时间 |
.378 |
-.303 |
.364 |
-.297 |
.281 |
.193 |
.045 |
-.429* |
*表示p< 0.05
研究显示(具体见表2),孩子多长时间作出移情反应与亲子依恋中母亲依恋的几个维度关系密切;作出移情反应所需时间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权威、母亲惩罚和父亲拒绝成正相关;此外,睡眠质量好坏与反应时间关系也非常密切,睡眠质量越差的孩子作出移情反应所需时间越多。而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主要与儿童气质中的反应强度成负相关,即,反应强度大的孩子移情反应持续的时间较短。
儿童的移情反应类型在父亲依恋总分上有显著差异,事后分析显示,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安慰与其它几种移情反应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移情反应方式在母亲依恋总分上未发现显著差异。采用不同移情反应方式的孩子,其气质活动水平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表4的结果显示,做出直接行为反应和直接加间接行为反应的孩子,活动水平的分数要高于其它几种反应的孩子。做出直接行为反应的孩子相比其它几种类型的孩子,气质反应阈限更高些。
3.3 移情反应与帮助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显示,在自由玩耍阶段自发帮助实验员收玩具的孩子相比于其他孩子,在移情反应的时间上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9.462秒,后者为19.467秒,t=-3.149(具体见表)。在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上无显著差异,非自发帮助的孩子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略少些。研究也发现,提示后帮助与不帮助,在反应时间和持续时间上均无显著差异,在移情反应类型方面,是否自发帮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表略)。
表3 不同移情反应方式的孩子在父亲依恋方面的状况
依恋分数 |
移情反应方式 |
n |
M |
SD |
F |
LSD |
父亲
依恋
总分 |
1 |
11 |
20.45 |
4.20 |
2.718* |
11.55*(2-1) |
2 |
2 |
32.00 |
1.41 |
|
3 |
23 |
17.63 |
6.36 |
14.37*(2-3) |
4 |
7 |
19.14 |
3.89 |
12.86*(2-4) |
5 |
10 |
19.60 |
7.83 |
12.40*(2-5) |
合计 |
53 |
19.42 |
6.35 |
|
*p<.05
表4 不同移情反应方式的孩子气质维度的状况
气质维度 |
移情反应方式 |
n |
M |
SD |
F |
LSD |
活动
水平 |
1 |
14 |
46.71 |
4.71 |
3.846** |
|
2 |
2 |
46.50 |
14.85 |
|
3 |
26 |
51.42 |
6.33 |
-4.71*(1-3) |
4 |
7 |
41.71 |
4.82 |
9.71*(3-4) |
5 |
10 |
49.90 |
7.48 |
8.19*(5-4) |
合计 |
59 |
48.73 |
6.91 |
|
反应
阈限 |
1 |
14 |
30.57 |
3.44 |
3.397* |
|
2 |
2 |
27.50 |
2.12 |
|
3 |
25 |
33.04 |
4.07 |
|
4 |
5 |
29.00 |
3.74 |
4.04*(3-4) |
5 |
8 |
28.50 |
3.96 |
4.54*(3-5) |
合计 |
54 |
31.15 |
4.17 |
|
*p<.05 **p<.01
表5 移情反应与自发帮助行为的关系
|
是否自发帮助 |
n |
M |
SD |
t |
反应时间 |
是 |
13 |
9.462 |
6.043 |
-3.149** |
否 |
46 |
19.467 |
18.312 |
持续时间 |
是 |
13 |
22.423 |
20.096 |
.214 |
否 |
46 |
21.262 |
16.418 |
**p<.01
4 分析与讨论
4.1 2岁左右儿童的移情反应特点
根据Hoffman的理论,在出生第二年的后期,儿童开始觉察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内部状态,因此可以对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准确地移情,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人。因此,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源,移情忧伤出现于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之前,在提供帮助后强度上有所减弱。本次对17到32个月幼儿的研究中,大部分孩子均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对母亲的痛苦表情做出反应,移情反应是否真实还体现在随后的行为是否满足他人的需要。研究发现,72%的孩子能够通过给妈妈揉腿、擦眼泪等直接的安慰行为,或通过帮助妈妈搬桌椅的间接行为,来缓解妈妈的痛苦。这与Zahn-Waxler等人的发现有些相似,但本研究中采用语言抚慰的来表达对母亲关心的人极少,更多的孩子是采用行为的方式。总的来看,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移情持续时间还比较短,这也意味着年幼孩子尚未成熟到能顾及母亲是否已经完全摆脱痛苦的程度。男孩女孩之间尚未显现出明显的移情差异,这与父母对年幼的孩子尚未区别对待有关,细微的差异应该也是个人特征的显现。
4.2 移情与自发帮助
Batson等人(1994)发现,察觉他人处于困境中会使人产生两种不同的移情反应:个人忧伤(如,着急、惊恐、心烦意乱、悲伤、忧虑等)和移情忧伤(如,同情、怜悯、担心、热情、好心肠等)。移情忧伤唤起为另一个人解除痛苦的利他动机;个人忧伤诱发了减少个人忧伤的利己动机,有时可能通过逃离现场而不是帮助来达到目的。本研究发现,24%的孩子有反应但无安慰行为,反应的表现包括盯着母亲看,跑到离母亲较远的地方等,这可能就是一种个人忧伤所引发的逃离反应。
移情忧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联已经通过孩子随后的诸多安慰行为获得证实。本研究还发现,在自由玩耍阶段自发帮助实验员收拾玩具的孩子能够更快速地对母亲的痛苦表情作出反应,而在实验员提醒之后帮助的孩子与始终不帮助的孩子一样,对母亲的痛苦进行反应的速度慢得多。这两种情况均反映了孩子对他人需要的敏感性。辨认并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主要通过条件反射、模仿或联想的方式被唤起,因此,家庭成员的情绪表露,社会交往的机会,父母鼓励情绪表达的教养方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孩子的移情反应。
4.3 移情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表明,幼儿移情反应时间与母亲的积极依恋和总依恋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消极依恋呈显著正相关;与之相反,移情持续时间与母亲的积极依恋和总依恋呈正相关,与母亲消极依恋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说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这里体现在母子关系)确实与孩子较快的移情反应速度相关联。这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如,Mikulincer等人(2001)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增强了移情反应,抑制了个人忧伤。2岁左右孩子的行为自控能力还不够强,移情持续时间大多比较短,与母亲依恋的相关程度相对就比较弱。至于移情反应类型在父亲依恋总分上的显著差异,可能是实验误差的结果,也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少有关,运用语言安慰的人数极少,代表性比较差。移情反应所需时间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权威、母亲惩罚和父亲拒绝成正相关,说明父母的威严和权威可能降低了孩子移情反应速度,日常生活中也可观察到,父母越是威严,孩子越可能对其敬而远之,这一结果提示我们:父母的民主与温情可能是孩子同情心的来源。研究亦显示,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主要与儿童气质中的反应强度成负相关,即,反应强度大的孩子移情反应持续的时间较短,反应强度意味着反应的能量,能量大的孩子活动量大,相对而言,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于某个场景,因此移情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5 结论
5.1 46%的孩子在10秒钟以内开始对母亲的痛苦作出移情反应,83%孩子在30秒钟内开始有反应。37%孩子移情反应的持续时间在10秒以内,持续时间30秒以内的约占74%。
5.2 从幼儿移情反应的方式来看,24%的孩子只是单纯的有反应,却没有任何安慰的表示,44%的孩子做出帮妈妈揉腿、擦眼泪等直接的安慰行为,11%的孩子则是通过给妈妈搬桌椅来帮助妈妈,另有17%的孩子既有直接的安慰行为,又有间接的安慰行为。
5.3 在自由玩耍阶段自发帮助实验员收玩具的孩子相比于其他孩子,在移情反应的时间上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平均反应时间比后者少得多。
5.4 采用不同移情反应方式的孩子,在气质的活动水平和反应阈限上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