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 » 大班教案 » 正文

大班教学活动:取皮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5  浏览次数:214

  活动目标

  1.鼓励儿童大胆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2.引导儿童动脑筋想出取皮球的办法。

  3.提醒儿童在回答问题时说完整话。

  活动准备: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请儿童仔细观察(图片的下半部分被白纸遮住,只有几只小动物在图片上)。目的是让儿童不受图片限制,发散思维,任意想像小动物可能在干什么或干什么去。

  (1)请儿童用完整话说出图片上有谁。

  (2)请儿童猜一猜他们可能在干什么。儿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能答出:小动物在吃果子、玩游戏,摘苹果,去游乐场等等。

  (3)进一步引导儿童观察动物的表情,目的是请儿童根据小动物的表情,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想像,说一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提问:他们的表情像有高兴的事吗?你想想可能发生什么事了?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当儿童看清小动物的紧张表情后,可依据生活经验说出:可能是森林里着火了,大家赶着去救火;小动物们要过河可又不会游泳;大象的孩子丢了,大家在帮忙找孩子;大老虎来了;小动物们看见苹果掉地上;小动物们迷路了,不知该往哪走;有只小狗掉在河里了等等。教师鼓励儿童充分想像,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

  2.取下图片下半部的白纸,将完整图片展示给儿童,使儿童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请儿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取下图片下半部分的白纸,使儿童了解原来小动物在玩皮球,大家一不小心把皮球踢进一个洞里。

  (2)引导儿童想一想:皮球掉在洞里出不来,小动物真着急,小朋友快帮小动物们想一个好办法,把皮球拿出来。

  请儿童互相商量,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儿童把自己想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并对全体儿童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注意听,看别人的想法和你自己的一样不一样,他的办法能不能用。儿童说出:请小象用鼻子卷上来;长颈鹿把脖子伸进去用嘴叼出来;让猴子用尾巴把球卷上来;小猫用爪子把洞弄大,就可以下去拿球了;请一只七星瓢虫把球背上来;找一根长的带弯儿的棍勾上来;用钓鱼钩钩到皮球气眼里把球钩上来……

  在儿童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随时肯定儿童的想法并抓住时机进行相关教育,如礼貌教育、环保教育等。

  3.请儿童完整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1)在儿童完整讲述前,让同伴间互相讲,为儿童提供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儿童都有讲述的机会。

  (2)在完整讲述时,提醒儿童大声清楚地讲:有谁在干什么?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解决的?还要用上自己的好办法,同时提醒其他儿童注意倾听。

  (3)在儿童讲述后,注意及时鼓励儿童,肯定儿童的优点,并对下一名要讲述的儿童提出新要求。

  4.请儿童根据图片的内容或自己讲述的故事内容,为故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提醒儿童起名字要用短短的几个字,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并对儿童起的名字及时给予肯定。

  评析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活动,蔡秀萍老师能够准确把握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活动过程,有三点值得总结的经验。

  第一,激发儿童兴趣,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是这次活动成功的关键。

  儿童积极的语言状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如何激发儿童讲述的兴趣,与老师的设计、组织有直接的关系。活动中,老师巧妙地将图片的关键部分——“皮球掉在洞里”遮起来,首先引导儿童去仔细观察每个动物的表情,以此判断可能发生的事,这样的引导,使所有的孩子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随着活动的延续,教师将图片的全部内容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儿童的兴趣更为高涨,教师将重点放在引导儿童充分感知图片中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让儿童展开讨论,儿童的情感完全投入到故事中,他们已经体验到小动物们的心情,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此刻,他们的表达是积极的,语言是生动的,态度是认真的,参与是主动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的。

  第二,教师善于以自己的情感激励感染儿童,引导儿童用“心”、用“情”来编故事,使儿童表现出高水平的表达能力。

  在整个讲述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情”激“情”,当小朋友们谈到皮球掉在又细又深的洞里,小动物们很着急的时候,蔡老师及时抓住问题的焦点,让儿童充分地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小动物们。只见蔡老师满脸愁容,走到小朋友身边,以小动物的口吻向小朋友们求救。小朋友们讨论开了。当全班儿童们想出十三四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蔡老师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小朋友们也欣慰地笑了。在讨论中、在讲述中,孩子们由于体验了图片中小动物焦急的心情,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很有创造性,他们的讲述十分精彩。应该说,这个精彩的结果全靠教师精心的点拨。

  第三,教师用动作及语言的鼓励,给每个孩子以自信,是这次活动突出的特点。

  儿童之所以有高涨的情绪、积极的态度、热烈的表达,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有关。我们看到蔡老师不仅善于用语言与儿童沟通(用积极的口吻鼓励每一个孩子),同时也很善于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与孩子交流。她一会搂一搂热烈讨论的孩子们,一会用双手拉一拉想出好办法的孩子们。每一个孩子想出的办法,她都报以真诚感激的目光;每一个孩子出的主意,她都十分赞赏。看得出来,蔡老师在用“心”与孩子们交流,所有的孩子都会得到她的赞美和夸奖。整个活动中,蔡老师是蹲下来和孩子们交谈的,没有师生间的距离,没有说教的痕迹,儿童在十分轻松和谐的环境中畅想、畅谈。他们不仅在语言上得到锻炼和发展,而且获得了自信,这种自信将伴随着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
 

 
 
[ 教案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教案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