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圈免费微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 » 大班教案 » 其他教案 » 正文

案例分析:谈话:“在我们遭遇了小偷以后……(大班)—广东学前教育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23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浏览次数:242
案例分析:谈话:“在我们遭遇了小偷以后……(大班)

活动背景:

有一天夜里,我们幼儿园被小偷“袭击”了一次,因此整个幼儿园被翻得乱
七八糟的。当早上来幼儿们来到幼儿园看到这样的情况后便纷纷展开议论,有的
说:“呀,我们的教室怎么这么乱,是不是来小偷了!” 有的说:“是小偷来
了,他是来偷钱的。”有的说:“我们家以前也被人偷过。”还有的说:“叫警
察叔叔来抓他们。”……看到幼儿如此积极的进行着探讨,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想
法,于是我便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生成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并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讲述。

2、让幼儿在谈话中建立起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

3、使幼儿获得一些有关警讯方面的知识。

 

活动情况与分析:

 

师:“今天早上,老师和两位小朋友一来幼儿园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是什
么呢?”        

(请与教师一同前来的两位小朋友回答)

两位幼儿:“门已经打开了!”

师:“咦,门怎么开了呀,那时候我还没开门,我的钥匙还在包里呢!如果你
早上来看见门打开着,你会怎么想?”

幼:“是中班老师打开的!”

幼:“是昨天有我们全走光了,中班老师忘记关门了!”

幼:“是传达室的老爷爷早上来开的门!”

幼:“有可能来了小偷!”

……

 

[评:通过一疑问的设计:“门打开了,你会怎么想?”引起幼儿的谈论
兴趣,以激发幼儿思考与探究。由于讨论的话题是由早上幼儿们自发产生的,
因此幼儿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但话题如果较零散,幼儿的讨论就不易围绕主
要内容。所以一上来就用一个较有针对性的问题把幼儿导入活动中,引起幼
儿的讨论氛围。]

 

师:“是吗?当我们走进去一瞧,地上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啊呀!发生了什
么呀?”

幼:“教室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可能是风吹的!”

幼:“不对,教室里的窗关得很紧,风吹不进来的。”

幼:“风不可能把桌子里的抽屉也吹开呀!”

幼:“风吹进来的话会把灰尘也吹进来,可教室里没有灰尘,我摸过了!”

幼:“我们教室里的电视机也不见的了,来小偷了。”

幼:“老师办公桌的抽屉打开了,东西都翻了出来,小偷来偷东西了。”

……

>

 

[评:在这里老师给了幼儿一个安全、轻松的心理环境。老师不直接给予
幼儿肯定或是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接纳幼儿的
不同意见,使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这样一来,幼儿的探讨的气氛才会
越来越浓了。如果教师因为过于注意内容的逻辑性而给予幼儿消极或者否定
的反馈,则就会影响幼儿创造性语言的运用。在这里正是体现了新《纲要》
所提出的:给幼儿想说、敢说的环境。此外,幼儿多感官的参与,也使得幼
儿获得的感性经验有了相对提高,更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小偷一定是晚上来偷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幼:“白天有很多人,他们偷东西会被看见的!”

幼:“可是,昨天是星期天,学校里没人。”

幼:“不过能偷电视机一定会有人看见的,电视太大了,所以白天不会有人来
偷的。”

幼:“是男的来偷的!”

师:“是这样吗,为什么这样想?”

幼:“女的力气太小,搬不动很重的电视机。”

……

 

[评:以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中心轴,虽意识到教学活动中该让幼儿


主动的学,但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在这里教师把活动的主导权交给了幼儿,
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不再是一个权威的说教者,转变为一个参
与者、倾听者、组织者。注意倾听幼儿的发现,并从幼儿的讨论中,提取出
能让幼儿产生争论的话题,始终以“你怎么知道的?是这样吗?”这样一种
态度,将幼儿推向更热烈、更开放的讨论、探索活动中,而在这里教师的引
发指导作用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幼:“晚上天那么黑,小偷看不见东西呀?”

幼:“用手电筒好了!”

师:“为什么用手电筒,打开电灯多方便呀?”

幼:“不行,会被人发现的。”

幼:“老师,你的座位底下有一个东西(螺丝刀)!”

师:“咦,这是什么呀?”

幼:“哦,那是小偷留下来的。”

幼:“肯定是用它来撬门的。”

师:“哦,是吗!多危险啊,那我们能不能想一些好办法来对付这些可恶的小
偷呢?”

幼:“我在门口挖一个洞,这样小偷一来就会掉进洞里!”

幼:“可是,如果有客人来家里做客,客人就会掉进洞里的。”

幼:

“我在门上涂点胶水,小偷一撬门就把他粘住。”

幼:“不行,胶水一会儿就会干的!”

幼:“我装一个报警器,坏人一来就会有声音响的,就像我爸爸的汽车一样。”

……


 

[评:在活动中,幼儿从无意到有意观察使他们不断拥有一些自己独特的
发现、想法、问题,产生了许多讨论交流的话题。而教师始终以开放的心态
来组织教学,使幼儿始终处于问题的前面,给予幼儿充分的讨论空间。但是
当幼儿的讨论主题有些偏离时,教师又以请教者的身份去发问,巧妙的将话
题仍旧围绕主题展开。]

 

(教师指指螺丝刀。)

师:“那现在让我们把它拾起来交给警察叔叔,好吗!可是,能不能就这样去
拾呀?”

幼:“不能,上面有小偷的手指印!”

幼:“警察叔叔来了,会以为是你偷的!”

幼:“小偷带了手套就没有手印了呀!”

幼:“那可以看脚印啊。”

幼:“警察叔叔根据脚印找小偷。”

师:“可是,老师怎么一点儿也没有看见什么脚印呀?”

幼:“要用放


 
 
[ 教案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广东小雅教育
推荐图文
推荐教案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学前教育·幼教亲子社区
友情提示:本站所有信息来源于网络或教育专业书刊,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育儿专家的意见。
如有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中幼网(东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gdyj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110666502 QQ群:3638286

网络110 东莞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网络110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无线互联网
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