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文汇报》)
在冬季的保健上,许多人在观念上存在误区,因而,“想当然”地产生了一些不恰当的保健观念。在实际生活中,这些不恰当的观念是对身体健康不利的。眼下正值隆冬之际,笔者提醒那些存在不恰当保健观念的人们应走出误区,确保身体健康,平安过冬。
误区一:衣服穿得越多越暖和
冬天天气寒冷,许多人在保温防寒时,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他们认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衣服本身不具有产热的功能,只有保暖作用,衣服与肌体、衣服与衣服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气层,形成小气候区,减缓了外界冷空气和肌肤的热空气之间传导,达到保存人体热量的目的,从而让人感觉到温暖。诚然一件又一件衣服穿上后,形成的空气气层和整体厚度增加,保暖能力也就得到了巩固。但当整体厚度超过1.5厘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反而使人体热量的传导加快,衣服的保暖能力反而大打折扣;从生理方面来看,穿衣过多,会抑制人体调节机能的敏感性,减弱人体御寒能力。
误区二:饮酒御寒
在冬季,许多男性朋友经常借助酒力来抵御寒冷。其实,饮酒只能给人暖身感觉,暖身感觉过后将是更加的寒冷,而且还对肌体的健康不利。人体的热量是肌体通过蛋白质、脂肪和糖的转化代谢产生的。酒不含蛋白质、脂肪和糖,它能给人暖和的感觉主要是由于酒精刺激肌体发生的血管扩张、代谢加快的结果(10克酒精在人体内氧化时仅能放出71卡热量,这对保持人的体温是微不足道的),这种“暖和”是极其短暂的。短暂的“暖和”过后很快便寒意临身,往往比饮酒前更加寒冷,这时,意味着人体免疫能力的减弱和防寒能力的降低甚至丧失,病毒和细菌有可能乘虚而入,就很容易着凉感冒或造成其他疾病。
误区三:依赖空调
冬天寒冷,为了保暖,有的人将空调的温度长时间调至28℃或以上,的确让人感觉到了舒适。殊不知人在空调制造的这种温度中处久了会发生鼻塞、口干、咽喉干燥、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不舒服的症状。尤其严冬,室内外温差如过大,一旦有事外出,人体很难适应气温的变化,轻则感冒;一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则极其容易发生心肌梗塞、面神经瘫痪、中风,甚至造成生命危险。使用空调时,可在室内放一盆水,以便保持室内适度湿润。出门时,室内温度要降下来,适应一会儿再出门。晚上睡眠时,空调温度控制在15℃-18℃之间。有感冒或其它传染病患者的家庭,应该禁止使用空调。
误区四:饮食“多荤少素”
我们知道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供给人体热量,特别是狗肉、牛羊肉等荤食还有温热的药效作用,适当多吃一些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但蔬菜、水果等素食是维生素、尼克酸、矿物元素等微量营养素的来源,这些微量营养素将参与高热量食物的代谢,如果缺少它们,高热量荤食将无法发挥抗寒能力,肌体还会发生健康危机。因此,冬季饮食应该荤素搭配食用,确保人体得到均衡的营养。
误区五:洗澡防瘙痒
洗澡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冬季洗澡却不宜过勤。因为洗澡时水温较热,加上用的香皂较多,时间一长,皮肤就容易出现脱屑发痒的现象。另一方面,冬天由于气温低,皮肤表面的保护膜恢复很慢,头次洗澡破坏的保护膜还没有得到恢复,又洗第二次澡,这样易造成皮肤缺水,这也是不少中老年人瘙痒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在冬季,最好隔5-6天洗浴1次,水温不宜过高,最好选用硼酸浴皂,可以减轻皮肤的干燥度和痒感的发生。
误区六:冬季少喝水
冬天白天短,活动相对较少,几乎不怎么出汗,许多人有意无意把喝水忘记,这对健康不利。其实,冬天由于人体与外界温差大,人体与空气的热交换更显著,人体的热量和水分会不断通过蒸发和汽化方式向空气扩散,另一方面,冬季空气本身就十分干燥,人体的水分更容易被吸走。水是保障人体恒定温度的不可少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容纳的热能比其他物质多。因此,冬天经常饮水(最好是在感觉口渴以前就及时饮水)既可补充体内的水分,又能贮藏更多的热量。
误区七:关门窗保温
门窗紧闭的居室里常弥漫着尘埃、人体本身的排泄物以及墙体与家具散发的化学物质等等,是个有害气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所以,寒冷冬节每天至少应在早、中、晚分别开窗换气45分钟,同时在饮食中注意多吃蔬菜、海带、水果、猪血等具有抗污染食物,以保持人体内清洁。
误区八:睡觉盖头避寒
冬季夜晚温度最低,很多人睡觉为了避寒总喜欢蒙头盖脸倦缩在被窝里。其实被窝里空气混浊,气流不畅,氧气有限,从而使大量的有害物气体吸入人体。这样会使人在醒来以后感觉恶心、头晕、胸闷、脑胀,所以睡觉时一定要将头、脸露在外面,儿童尤应如此。
误区九:早起锻炼身体好
在冬季并非“早起锻炼身体好”。这是由于冬天的早上多雾,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早起锻炼很容易吸入有害气体,对呼吸道和肺不利。冬季锻炼以日出以后,地点选择那些背风向阳、空气流通的地方或者室内,千万不要在大雾弥漫或雨雪天去户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