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口渴或出现缺水状况时,身为家长的你是否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补充?专家提醒,在不同情况下给宝宝补水的方式各有不同,并要注意以下原则:
原则一:喂奶之间需喂水
传统经验有个误区,正在吃奶的宝宝不用喂水。其实,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或是干燥的秋天,尤其当宝宝有出汗多、咳嗽、鼻塞的现象时,两次喂奶之间一定要喂些水给宝宝喝。因为,周围环境温度的改变和呼吸道感染都会增加宝宝体内水分的流失。
提示:孩子的每日需水量根据年龄的不同有所增减,以下标准可供参考:1~4岁:100~150毫升/每公斤体重;4~7岁:90~110毫升/每公斤体重;7~13岁:70~85毫升/每公斤体重;13岁以上:50~60毫升/每公斤体重。
如果是还在吃奶的宝宝,家长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给宝宝喂水,以上需水量均包括果汁、汤、水果等食物中所含的水份。
原则二:喝果汁加水冲淡
哺乳期的宝宝需要合理饮用果汁,但是果汁不能替代饮水。同时,由于幼小的宝宝胃肠还娇嫩,喝太多的果汁也不合适。由于果汁的糖分较高,过多饮用会造成腹泻、过敏,甚至对宝宝将来长牙也会有不利影响。所以,给宝宝开始喂食果汁时应加水冲淡,不要喂原汁。
提示:从宝宝出生后第3周起就可以适量给他添加果汁、菜汤了;开始时每次1汤匙,每天2次,慢慢再增加;果汁一般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以西红柿汁、山楂汁、鲜橙汁等为佳。
原则三:呕吐时温热慢饮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都会让宝宝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并且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同时引发以酸性物质丢失为主的代谢性碱中毒。这时,不能简单地给宝宝输液,还需要给呕吐中的宝宝喂水。
提示: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现呕吐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胃肠疾病引起的,如果是喷射性呕吐,那么多半是由于脑神经方面的原因引起。
另外,给宝宝喂水要注意少量、多次、温热、慢饮。
原则四:腹泻补水看尿量
腹泻大多是由于感染、过敏或喂食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此时不仅要观察宝宝大便的次数,更要观察颜色和质地。有时宝宝会发生“生理性腹泻”,此类大便次数多,呈黄绿色稀便,但宝宝的食欲好,体重还在增加。这种情况添加辅食后宝宝就会恢复正常;而如果是因感染引起的腹泻,就应及时送宝宝去医院治疗了。
提示:腹泻宝宝的补水量够不够,以排尿量为参考,如没有尿则说明补水量不足。
此外,宝宝腹泻后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喂糖水,以免加重腹泻。
原则五:发烧后要多饮水
发烧时,宝宝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就会增高13%,心跳加快15次/分,此时宝宝需要补充水分,否则即使用了退热药,由于体内缺水无法排汗,体温依旧降不下来。
提示:宝宝低热是指37.5℃~38.0℃,高热是指39℃以上,当宝宝出现高热时,要采取枕冰袋等降温手段处理;宝宝发烧时一定要给他多补水,尤其是用了退热药之后,这样才能防止宝宝用药后不至于出汗过多而虚脱。
原则六:患肺炎紧急补水
患肺炎的宝宝常会有咳嗽、喘息、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张口呼吸会导致经口鼻腔丢失的水分大大增加,同时嘴唇会出现皲裂、脱皮等现象,更让家长心烦的是,缺水宝宝的痰液会异常粘稠,同时还会阻塞呼吸道,甚至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提示:肺炎时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多喝白开水,患肺炎期间,有时宝宝还会伴有腹泻,这时需要补充的水分应更多。
(转载自《上海家庭报》)